马云天,陈雪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公室,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我国制造业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培养智能制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整个环节以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不断地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效益和制造的水平[1]。课程思政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更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这是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用“三步走”战略擘画了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此背景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了融合,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又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用“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1],需要培养大量的智能制造人才,即兼具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智能制造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因此,培养的智能制造人才是融知识、价值和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正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一招。
新时代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应契合立德树人的理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2]。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育人价值。课程思政融入的智能制造以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旨归,立足“德”的养成,聚焦“才”的培养,主动赋予智能制造学科整体的育人功能,使得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专业技能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应实现知识传授和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变化、新形势,只有将“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国家智能制造产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大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是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涉及机械、信息、电气、管理等多学科,集多学科交叉、融合于一体。加强智能制造学科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实现“学科-技术-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这是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选择,以课程思政融入的智能制造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科技报国的生动实践,是科技强国的重要选择。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科技的前沿,越来越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多个国家多个领域,彰显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自信,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读懂中国智慧,其中蕴含中国制造的科学理论知识、文化价值理念和专业技术能力,只有对中国智慧有充分的信心,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例如上海理工大学推出的智慧中国课程,介绍了中国选择走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大学生领略智能制造蕴含的大国崛起的奥妙,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将个人行动转化为文化自觉。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最深层次、最持久的对家国的热爱,这种热爱是自发的、不计回报的真情流露,这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产物。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既要学习著名人物,也要学习身边典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挖掘学科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也可融入身边的典型案例。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孙希延研究员,是从学校自主培养的长江学者,其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成果已遍布中国—东盟多个国家、地区的不同领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前沿知识的学习,明白科技创新以及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教育大学生要培养勇攀科技高峰、主动攻克难题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3],是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一种技能的高度概括。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新一代的核心技术,需要工匠精神的涵养。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体现,只有这种负责任的职业素养,才能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要将专业知识和工匠精神进行融合,深入挖掘本学科、专业、行业、企业的典型案例、生动故事,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大学生进行工匠品质的塑造,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工匠精神赋予智能制造人才成长发展的精神力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品质,求实创新、革故鼎新的追求进步品质融为一体,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新时代高校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可从深入解读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支撑的角度,增强大学生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认识;可从全面剖析如何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角度,培养大学生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可从如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认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新工科”的“跨界性”“交叉性”加速了学科交叉,“新工科”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契合了智能制造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和专业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既需要机械、信息、电气、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又需要培育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实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
高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产业发展布局,聚焦学科专业建设,为未来技术发展增设专业方向,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对接未来技术发展的特色专业集群。高校要结合未来技术需要创新育人模式,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构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高校深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这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创新途径。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围绕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建成了智能制造现代化产业学院等4个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课程思政背景下,优化教学逻辑有利于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课程思政要遵循育人规律,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元素契合点,画好思政元素周期图,建立思政元素关系表。课程思政的融入要遵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专业课程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同频共振、一体化推进。培养高质量“新工科”人才,需要提升教师能力。一般而言,教师能力包括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品性三个方面[4]。在知识方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要做到专业知识能力和课程思政知识能力同向同行,全面把握运用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和回答时代问题的能力。在技能方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在品性方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是激发教师的榜样作用,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研究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精准预测现代产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改造升级现有学科专业,完善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智能制造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要打造为教师、企业、学生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无缝对接的平台,深化“政企学研用”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有效衔接,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现代制造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标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具备三个层次的能力,分别是基础能力、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强化智能制造人才具备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主干学科和基本政治素养、通识素养;必备能力应根据未来现代产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核心课程的学习,体现专业属性;拓展能力是在基础能力和必备能力基础上,对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学科交叉,提升专业业务的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激励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课程思政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可采用“专业学习评价+课程思政特点评价”的方式。专业课程思政是立足专业的隐性思政教育。事实上,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基于专业的职业担当和责任感[5]。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必须基于专业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特点评价是基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素等思政元素融入情况和主观描述性反馈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机械式的,是灵活多变的,重点关注“盐融入汤”的成效。加强教学评价有利于规范课程育人的成效,从而不断完善培养体系,深化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