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课程思政的逻辑结构与实践路向

2022-03-23 07:22
关键词:受教育者思政政治

余 辉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指涉“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1],是“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理念的具身化形态。从认识论上说,课程思政是关于课程教学的观念;从实践论上看,课程思政是多因素协同发力的系统性工程;从价值论上说课程思政是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合理运用课程思政,需要正确处理抽象与具体、工具与价值、历史与逻辑等诸多关系,这需要对课程思政进行多重面向的探析。没有哪一种学问研究,不同时是一种方法论研究[2]1。理念的论域在于是否合理,而方法的标准在于是否有效。综观学界,学者们普遍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新观念,理念探析较多,而以方法论的视角探析课程思政的学术争鸣还付之阙如。课程思政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课程观,又是一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种教育方法[3]。课程思政的研究不能迷失在理论的抽象性和一般性中,以“化理论为方法”的思维探析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具体的、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旧具有可深究的空间。

一、逻辑起点:高校课程思政何以成为“方法”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4]139方法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是主体借以认识对象、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的中介因素。虽然方法不是实体性的客观存在物,但任何方法都由其目标对象、运动规律以及所处的现实环境所决定。立德树人的话语意指、课程教学的必然性要求以及现代化的时代需求构建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的客观实在性。

1.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话语意指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5]302任何教育活动都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广大人民的实质利益,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189全面发展囊括了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灵的健康、精神世界的独立发展,具体说来即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多重角度综合发展。其中,思想道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定向的作用。从发生学上溯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无处不闪耀着人的光芒,其产生、延展和终结都面向人的需求,指向人的实践。从根本目的上来说,任何教育活动都着眼于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7]44教育的本质,要求其必须直入人的心灵世界,感染人的道德生命。结合现实考量,只有以德为先才能确保人的全面发展。人并非生活在孤立的世界之中,只有具有他者情怀,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才能实现综合性的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围绕着教育进行,作为一种方法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存在的一种认知方法和实践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8]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的目标指向,决定着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属,映射出时代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体现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教学的期望,规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目的确在,方法才有依存的根据,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的目的指向,勾勒出了其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路向,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因子的内部流动与组合。

2.课程必然:课程思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逻辑

“理论是灰色的,对于众多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讲解会让他们昏昏欲睡。”[9]252实质上,作为一种方法,课程思政源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需要,具体而言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需要。探清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之间的关系是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然之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两者分属不同的目标体系,有着不同的内容与手段,从而衍生出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两者侧重点不同,教学层次和方法皆有差别。然而,千篇一律地“一锅煮”,简单地就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就价值引导而价值引导,分割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多种期待和需求,更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抗逆的心理。因此,提高课程成效,需要直面与纾解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之间的隔阂。应该看到,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是互相依存的,任何知识都含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引导的说服力,需要知识的科学性和透彻的逻辑性作为支撑。知识教育赋予受教育者科学目光观察世界、运用理性思维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描摹受教育者认知世界的“骨架”。价值引导赋予受教育者观念指向、充盈着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面貌,赋予受教育者认知世界以“肉体”。课程思政作为贯穿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根红线,融合知识教育之真和价值引导之善,熔铸为受教育者认知世界中流动的“血脉”。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取得,不可缺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构筑立根筑基,也就必然规定着课程思政的贯穿与融通。简单说来,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内在地赋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交融的途径,而其作为一种方法也是由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内在机理的同一性所决定的。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的内在交融性,也规定着课程思政的发生势必是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结构而产生的自觉交融。

3.时代需求: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可能视角

需求是人类开展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原始动因。从传统到现代,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剧烈且深刻的变迁,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时代转型加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多元破碎的内容、良莠不齐的信息、参差不一的价值观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抱着“让子弹飞一会”的从众化认知逻辑,人们面对众多价值选择时总是容易陷入“两难困境”。“躺平”“佛系”“丧”成为青年面对现代化冲击所举起的文化标语,表明了现代化作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力量也将作为一种标准观照和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向与未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形态,现代社会的转型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新的图式来展现自身。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审辩、处理和解决时代问题的有效性。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化的致思方式和实践关切,对“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探索。实质上,课程思政是现代化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印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拥抱现代化,走向现代化的应然途径。课程思政深层底蕴在于对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整体性调动,形成育人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转变、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10]。从实施理路上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从协同育人的时代号角关照思想政治教育,以相对柔性和隐性方式挖掘课堂教学相关联的主流价值观因子并传播利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盐”融于课程教学之“菜”中。透过课程思政这面镜子,可以看到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动态互动与发展趋向,两者联结着主体的主观愿望与客体的客观实在,建立了一张立体之网,使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目标坐落到具体的时空之中,使其立德树人的目标具备了内在的科学性与外在的可实施性。

二、机理结构:高校课程思政成为何种“方法”

有别于将课程思政视为宏大理论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课程思政是“饱含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1]。其面向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之间多重关系的考究,本质上是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内诸多要素,理清要素间多重关系的转换器与中介系统。教育教学致力于人的生命全面而和谐地展开,遵循人的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发展规律,课程思政使用的语境不同,具体内涵也有所区分。指向交织于人的发展规律与课程教学之间诸要素和谐互动的关系结构,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促人循真的方法,是教人向善的重要手段,是助人实现臻美的重要途径。

1.课程思政是促人循真的方法

课程思政特有的融通性和流动性,贯穿在专业课教育、通识课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之中,各课程中的思政因子融合为一种新的“总和力量”,这种“力量之和”作为各学科内生出来的力量,使得三者作为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有所差别。“真”的尺度指涉事物的本质属性,求真关乎人类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教育语境中“真”的价值取向指涉受教育者从教育活动中能使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保持一致,不断趋近于理性知识的撷取。“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11只有以“真”为基础,才能展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的理性魅力,使学生由“不信”到“信”的观念转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具体方法,是以科学的理论逻辑为指导,聚合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构建结构自洽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促人寻真的过程,突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动态联系,其内在意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教育的发生、延展,以及结果都依循特定的意图和预期的目的。“课程知识这种鲜明的教育属性,不是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某一类课程,而是指将所有课程作为教育实践的载体,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浸润价值问题,并上升到对价值的追问和意义世界的构建,达成专业话语体系和价值话语体系的有机融合”[12]知识学习本身的具体化、情境化、本土化指涉着课程思政的融入。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滋养知识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课程思政之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无论具体学科知识如何变幻,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和方法永远适用于具体课程知识的学习。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出发,要坚持历史格局、求真精神考察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从实践思维出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从主体思维出发,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审视课程思政教学[13]。总之,运用课程思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强化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认知,同时,通过赋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话语传播,能够将具体的学科知识与实践结合,既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传播图式,破除封建的、糟粕的知识结构,又使受教育者能够能为真切地把握知识的脉络。

2.课程思政是引人向善的方法

教育语境中,“善”的尺度即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人是在交往实践中生成价值倾向的。课程思政之所以作为引人向善的方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玄思,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身而言,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教育者秉持着主流价值观的精神高地,主导着教育教学过程,预设性和控制性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标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于被期待、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主体意识不断彰显。然而,由于隐藏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意义对话的苍白,以及将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宏大叙事”的课程形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看似处于不是“被排斥”就是“被同化”的对立状态。正是这样的内在紧张关系使得课程思政成为必然和可能。课程思政最初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实践经验,是作为经验性术语提出来的[14]。正是源于实践活动所富有的经验性,使得课程思政天然具有“对话”的属性。作为一种方法,课程思政彰显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对话,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表达,具有重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这样的对话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宏大叙事”的形象在课程教学中具身化为故事中、榜样里、生活细微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样的经验性对话也使得课程中传达的文化价值信息直接与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真正“属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话的基础之上,主体间在共同的客体中介中会主动发生移情效应。“从交往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用来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它们则是用来培养和维护个人认同的。”[15]82在主体间移情的过程中,“我和他”的关系变为了“我和你”的表达,在“我和你”的相遇中,双方更进一步进入理解的范畴,谋求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共识。因此,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从实践经验所提供的对话开始,以主体间理解为基,构筑了主体间的文化道德认同,从而使得受教育者思想认知趋同于主流价值观。

3.课程思政是使人臻美的方法

美即真、善的和谐统一,是人自身的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的生活即是一个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的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无法脱开其他形式、环节或方面而独自发展。”[16]232人无法脱离生活而存在,也无法丧失交往而孤立存在,更无法缺乏精神支撑而存在。总之,知识、道德、精神的统一是人完整生活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体现的是知识即美德的学理意蕴,指向美德与知识之间和谐动态关系的构建。即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从现代知识教育和美德实现的复杂关系之中超越出来,使得知识重新回归美德[17]。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美”的话语意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从知到行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截取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教育信息,并进一步顺应、同化和整合后纳入认知本体,最终潜入个体的意识领域,成为个体自身的习惯性意向和不自觉取值趋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定以主体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作为起点、过程与归属范畴。旨在以更为柔和的方式,更为“美”的状态来呈现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并不意味着要将专业课演变为思政课,而是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方法,以更为和谐的方式串联知识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双重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校园文化环境、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加以利用便能成为课程思政的载体,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亦可作为“美”的音符。比如,数学课程中可通过漫谈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自身的求学经历,通过数学本身的严谨、理性、探索的精神引发受教育者对真理向往和追求,浸润式地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而激发学生的自由意志,使课程教学达到和谐的境界。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学生思想理念与审美观正确的责任,这与美学原理所倡导的净化心灵、提升素质不谋而合[18]。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亦体现着课程育人的精神之美。“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升作为实践人的价值,是主体人的再生产。”[19]对于课程发展而言,物质投入是基本要素,其中展现的精神文化形态才是其发展向前的核心要素。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工具理性和实际效益的单向度世界之中,美的观念与意识逐渐也被工具化和片面理解了,衍生出社会诸多异常现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就是激励教师从自身的举手投足间、言语谈笑间、课程教学之间展现出课程教学本身的一种内在张力之美,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之间的美。

三、实践路向:高校课程思政如何成为“方法”

黑格尔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20]10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亦是如此,只有当它建立自身的运动,使自己处在“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过程之中时,才能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取得教育实效。首先,从具体的运用场域出发,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树立其正确的课程思政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以及提升其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其次,以经验性的视角审视,要满足主体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生动力。再次,要紧跟时代,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机制。

1.抓住关键:提升专业课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

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性与整体性来看,思想道德与知识具有统一性,两者相伴而行。因此,就课程教学来说,应该主动地、适当地加入思政元素。而部分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课程思政方法和形式,这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其原因在于,专业课教师对运用课程思政方法“不知”“不愿”“不敢”“不会”困境,面对这种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纾解。首先,创设交流平台,增强各学科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科学认知。比如,举办学习交流会,增强各学科之间、教研室之间集体探讨,既把握专业知识,又融合入思政元素,使教师认知到课程思政不是增加课程教学的负担,不是强融强加,“只有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课程思政”才能走出“思政课程”的范式,进而融入到各个具体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2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课程思政既需要搭载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快车,同时也要注意在融入其他课程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切忌喧宾夺主,坚持科学融入的原则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首要问题。其次,提升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情怀。通过新媒体技术,结合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巨大成就背后的故事,宣传英雄模范人物,以当代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为引领,将科学家、教师、工人等工作者中勇于奉献的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校情、实情表扬学校先进教师在专业育人道路上进行的探索,营造强烈立德树人情景的渲染,指出师德师风、教学专业对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教师浓厚的育人情怀。最后,提升教师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之后,要提供平台提升教师运用课程思政的能力。利用多学科融合,打通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识课程教师之间的学科壁垒,通过学科之间的交流,关注主流价值观,吸收优秀的思政教学资源。同时,进行教研室集体备课,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将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参照点,提升专业课教师发现思政因子的能力。

2.满足需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

遵循客观规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切合学生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一是以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为标准,选取课程思政的侧重点。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学科思维有所差别,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有所差别,他们本身的思想道德认知和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运用课程思政方法时,要以受教育者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抓手。比如,理工科的学生较为注重学科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则教育者运用课程思政的方法时要侧重于以学科相对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本身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在其本体意义上不仅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而且包含了一定的精神维度。”[22]158也就是说,当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之“真”,即学科的理论性,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知。总之,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满足其内生需求。二是以教育对象的不同状态为抓手,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可接受度和适应性。受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成长的花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隐藏于社会热点之后的价值倾向对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思想热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认知和见解是不一样的,这些对于热点的认知与倾向正是学生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抓住具体的实事热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分析、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的正向发展,继而满足学生不同状态下的需求。三是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挖掘课程思政因子。课程思政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直入其心灵世界,最为关键的是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因此,要以日常学习、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主要载体,不断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思政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3.紧跟时代: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

我们身处一个由数字和信息构成的时代,互联网传播的多元化、交互化和个性化将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投射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因势利导把握舆论的关键时间节点是提升课程思政有效性的重要任务。开展线上线下双混合模式开展教学,创设多样化的数字教学空间,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占领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地,在关键时间节点引领学生思想入场具有强烈的必要性。这要求课程思政结合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第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对道德问题的重视。把握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教育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通过采用小组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协作意识。同时通过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方式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丰富学生学习的渠道,既能帮助教师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习和行为习惯,又能使得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第二,结合生活化的教学视频,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模式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学生疑难问题的追踪和跨时空解答,准时、及时地与学生沟通,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学有所获,感受教师的关爱和照顾,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获得心灵和成长上的归属感。第三,加强学科间的话语交往,搭建思政元素采集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是主体间在一定知识基础背景下,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就特定的话语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以取得话语共识进而共促话语发展,这种交往的本质就是通过排除错误思想或者敌对思想来辩护正确思想。”[23]院系要结合专业特点,对课程思政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线上资源包,构建思政资源“线上超市”,专业课课程教研室形成特色的思政教师资源库。这包括思政教学名师课堂库、思政课教学案例库、专业著名科学家及先进事迹库、校规校史等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库。教师能够随时索取到与课程有关的思政资源,按需取用,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4.科学评估: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个体思想观念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过不断达成又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开放探索,最后达到新的达成的循环往复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个体思想观念的发展。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亦需从结果出发继而创造新的结果,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而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以考核评估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组织设计、实施过程及育人质量作为切入点,以监督和激励两个维度给予课程思政“他者”的观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他将这种刺激氛围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正强化鼓励行为的重复出现,负强化使行为减弱或消失。于教育场域中,从“正强化”维度观察,客观公正的正面评价能够激励、强化和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高校、院系可以设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奖励项目,激励教师主动、积极地运用课程思政的手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效度,使教师的荣誉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相挂钩。从“负强化”角度审思,建立监督反馈体系是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保证课程思政元素正向流通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课程思政方法运用的监督和规制,要充分考虑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内容,以及如何监督的问题,要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一方面,要慎重评价,避免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和夸张扩大,使得课堂教学偏离应有的轨道,对于教师使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时,多做规范引导和价值沟通。另一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对于长期恶意使用课程思政方法的教师采取相关的规制措施,避免“低级红”和“高级黑”长期出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要采取动态过程性评估、静态结构性评估、质态质量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构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测方法[24]。通过多种方法,构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自洽、自如地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的价值意蕴。

总之,以方法的视角来诠释课程思政,具有逻辑上的应然性与必然性,这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呼唤、社会转型期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时代需求。需要明确的是,从方法的视域来解读课程思政的逻辑结构与实践路向,并不是要消弭课程思政的理论性、价值性,而是呼唤课程思政在格局境界上追求“道”的突破,在方式方法上追求“术”的创新。课程思政必须守住本真,在机理结构上澄清自身促人循真、引人向善、使人臻美的“道”,以抓住关键、满足需求、紧跟时代、科学评估等多重维度入手不断更新自身的“术”。于“道”与“术”演绎之中,以课程思政为方法,力求探索一条既依附专业知识又具有价值引领的共通之路。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