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金融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以福建三明为例

2022-03-23 06:49
科技和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明市三明双循环

张 静

(三明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低碳经济研究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4)

而金融资源对投资及消费的支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金融业凭借其良好的配置资源的能力,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可引导资源促进“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1 三明产业结构现状及双循环新格局下金融助力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三明市受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等的约束,产业结构不够均衡。比较三明和省内发达城市厦门的三产结构(表1)可以发现,三明地区农业化程度依旧较高,其第一产业比重远高于厦门地区及福建全省平均水平;作为工业城市,三明的第二产业比重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相反,三明的第三产业比重则远低于厦门以及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三明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比厦门地区及福建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了23.6%和10.99%,说明三明地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因此,可以看出,三明“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和发达地区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三、二、一”格局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从历年数据变化也可以发现,三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

表1 2016—2020年三明、厦门地区和福建省三次产业比重对比 %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三明市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产业链不够完整,价值链高端环节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发展模式转型难度大。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必须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和提高核心技术的供给水平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与新发展格局的适配性以实现经济驱动力的转换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因此,“双循环”新格局这种对产业的高质量、高韧性和高效率的要求给三明产业结构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特点,对比三明市经济发展现状,金融部门可通过以下3条路径助力三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1)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三产结构。

2)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创新及服务优化,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为基础,以提高核心技术的供给水平为核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提升制造业发展层次;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

3)深化消费金融,支持进一步扩大内需,优化三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结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促进消费升级,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采用组成数据,通过专用软件计算天然气的烃露点时,GB/T 30492-2014《天然气 烃露点计算的气相色谱分析要求》要求对于C+6组分的定量分析,当按碳数归类有交叉的情况时,应将苯、甲苯、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组分进行单独定量分析[15]。

2 三明市金融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三明区域各县(市、区)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居民的调研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市金融部门助力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三明全市第三产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根据三明市银保监局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0月末,该项贷款余额为688.36亿元,约占贷款总余额的37.12%、企事业贷款余额的61.65%,但是其中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过低,如图1所示,在第三产业贷款余额中,占比较高的几乎都是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等,而图1中的“其他”部分,由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等9个项目构成,其合计占比只有8.54%,其中有6项的贷款占比低于1%,可见金融资源对现代服务业的投放非常有限。

图1 三明市第三产业各项目贷款余额占比(截至2021年10月末)数据来源:三明市银保监局统计数据。

另外,根据三明市银保监局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0月末,三明市个人贷款余额为721.94亿元,约占贷款总余额的38.44%,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比就高达73.16%,如图2所示。

图2 三明市个人贷款余额各项目占比(截至2021年10月末)数据来源:三明市银保监局统计数据。

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有待提高,三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三明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比各项贷款低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单家授信500万~1 0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仅11.12%。在进行企业访谈时,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获得的贷款额度低,无法满足需求。

2.2 中小微型高新技术产业融资能力受限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传统产业如房地产业等容易提供银行要求的抵(质)押品,故而融资相对容易,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却较难提供银行所要求的抵(质)押品。通过企业访谈发现,目前实际信贷业务中,企业申贷的抵(质)押物基本还是使用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以及机器设备等动产,缺乏抵(质)押品依旧是抑制新兴产业获得信贷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对三明辖区11县(市、区)的调研数据统计所得,2020年前11个月的新增贷款中通过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及各类收费权、知识产权等权益类质押方式发放的贷款仅约10%,其中,明溪和大田两县甚至未发生任何一笔该类业务。通过对各县区商业银行的访谈可知,尽管人民银行一直在致力于推广供应链金融及权益类质押贷款业务,但是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商业银行对该类贷款的拓展动力不足。

2.3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三明区域内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相互竞争过程中,对产品研发重视较弱,现有金融产品同质性强、创新性差,不同县市、不同银行的产品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差别,但本质上是类似的。如围绕三明市农林业发展,各县区农商银行及信用社推出的“福林贷”“福田贷”“福竹贷”“福茶贷”“快农贷”等产品,实质内容差别不大。再如各家银行的税贷产品虽然名称不同,内容却基本一致;而在各县区银行发放的权益类质押贷款也几乎都是水电收费权质押贷款居多,疫情及后疫情期间,各家银行又前后推出内容相似的复工贷等等。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之下,客户的金融差异化需求日趋明显,同质化的金融产品供给已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2020年厦门大学对福建全省营商环境评估中“获得信贷”指标当中的改革措施创新性项目评分中,全省九市一区总分80分,三明仅获得3分,这也反映出了三明市金融创新程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4 金融服务质量及效率有待提高

首先,银行贷款的申贷手续烦琐。通过企业访谈发现,虽然各银行的线上贷款产品手续简便但金额不高,线下贷款手续却过于烦琐,银行要求企业提供的材料、信息报送过多,甚至很多是重复的。事实上,企业的很多信息都是很透明的,企业希望银行尽量能从相关系统中直接调用需要的资料,做到数据共享,而不是所有材料都要求企业送达给银行,尽量简化贷款的流程。另外,目前三明市政务数据的平台数据仍然不够完善,不少政府部门的数据尚无法进行查询。

其次,贷款周期短、续贷流程有待简化。企业融资难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资周转”成本高,贷款周期过短(多为1年,而且往往11个月后就要开始办还款续贷的手续,所以事实上甚至不到1年),很多企业资金回笼周期长于贷款期限,续贷时企业往往需要从社会上筹集过桥资金,成本极高。虽然这两年各部门致力于促推商业银行通过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但是各家银行无还本续贷模式的发展情况差距较大,部分银行的续贷成本依旧较高。而且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监管部门明确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后,无须下调贷款评级,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在企业无还本续贷之后,依旧会将该贷款降一级至关注类。续贷时过桥资金筹措,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也使得部分企业由于无法在短期内筹措到资金而无法续贷,进而致使这类小企业资金更为紧张甚至迅速“死亡”。

3 金融助力“双循环”格局下三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3.1 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助力产业结构优化

首先,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降低对房地产业、高排放行业等传统产业的金融供给,加大支持中小微、新技术、新业态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教科卫的发展。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围绕三明市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新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的信贷投放,助力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3]。提高小微企业授信额度,并通过发展小微“首贷户”扩大小微贷款客户群。地方政府用好各类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进行增信增贷,同时,持续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强化激励,帮助小微企业提高其申贷获得率、降低融资成本。作为风险补偿,地方政府在允许的范围内可考虑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生态产业企业以及其他的地方特色产业等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或者设置风险资金池、贷款保证保险等惠企政策。另外,地方政府可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的内容中,强化高新技术小微企业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这一指标的考核。

3.2 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经济内循环要求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通畅运行,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要求能够迅速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保证经济循环的持续、稳定,有效防范产业链中断。供应链金融是支撑双链正常运转的关键枢纽之一,它能够帮助上下游企业加速资金流,稳定各环节的供需关系,是保证产业链资金流的重要方式[4]。商业银行应运用金融科技提高供应链金融风控能力,认真梳理本区域的产业链,依托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整条产业链提供集成化的融资方案,有效提高授信使用率及资金周转率,保证产业链资金链畅通;加大对上游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降低产业链各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度,畅通产业链各环节。

3.3 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融资便利性

首先,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及成长潜力,创新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如加大“科技贷”的品种创新和投入,推动各产业的科研投入和自主创新;创新特色农业金融产品,带动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结构优化调整,等等。

其次,加大丰富信贷产品的抵(质)押方式,提高缺乏传统抵(质)押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提高信用贷款占比;继续推广以纳税、缴交水电费、工资、资金流水等数据信息为基础的信用贷款;加大丰富抵(质)押物的许可范围,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各类权益类质押贷款,根据企业的特点,拓展应收账款、特许经营项目收益权、收费权、排污权、股权、知识产权、中标标的、仓单等权益类质押贷款。如配合三明市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针对体育产业的贷款,其抵(质)押担保方式可推广场馆运营权、赛事运营权、体育品牌等权益类质押模式以及体育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等。

3.4 运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和流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利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共享,银行尽量从相关系统中直接调用需要的资料,精简企业递交银行的材料,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适度延长贷款周期,加大对高新技术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简化续贷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扩大无还本续贷的覆盖面;提高续贷审批效率,可通过更改授信期限、调整授信额度、灵活设置还款方式等途径,帮助企业实现转贷便利、还款自由,减少企业还款压力和转贷成本;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以及政府应急转贷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增信增贷的作用。

3.5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以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内循环”的出发点是要求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促进消费升级,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收入[5];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其次,优化消费信贷结构,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降低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占比。如前所述,三明市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的比重高达73.16%,如此高的占比挤占了过多的信贷资源,对居民的其他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因此,金融机构应调整消费信贷结构,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通过消费信贷结构的优化来推动居民消费升级,进而以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按照三明市现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规划,开发如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消费信贷产品,以增加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通过消费升级和服务创新进而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促推产业结构调整。如开发更多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等非传统商品相关的消费信贷和保险产品,促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配合三明市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新健身休闲消费的金融引导模式,金融监管部门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发行健身休闲联名银行卡,通过开户礼、激活礼、持卡健身休闲消费折扣、健身积分换礼品等健身福利方式,利用“金融+健身”的跨界合作,借助商业银行庞大的客户群,引导居民加大健身休闲消费;同时,完善运动健身的保险保障机制,如为体育企业及机构、场地方等提供公众责任险和场地责任险等保险产品,解决其后顾之忧,以促进体育场馆和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完善不同年龄段的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加公众的体育消费需求等等。

猜你喜欢
三明市三明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