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2022-03-23 03:17朱成杰佟智颖赵家义商艳韩一平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军医科研活动规培

朱成杰,佟智颖,赵家义,商艳,韩一平

2019 年海军启动首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目的是提升基层军医医疗技术和海军卫勤保障水平,但海军全科医师规培基地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主要参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培方案[1],仅添加部分军事医学内容作为补充课程。目前,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还未纳入规培的教学计划中,存在缺乏教学内容、尚未形成体系的现实困难。然而,科研能力是全科医师解决临床工作中疑难问题的必备素质,是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提高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为基层部队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军医,是规培基地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就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2021 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海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0 名男性军医作为研究对象,其分别来自海军各基层部队,年龄(29.77±2.97)岁,范围25~36 岁,基层工作年限(4.66±2.95)年,范围1~12 年。其他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019-2021 年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n=70)

1.2 研究方法

1.2.1 制定调查问卷 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后,拟制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基层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务、参与科研工作的意愿、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科研工作存在的困难等,分别调查海军全科规培医师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的科研能力。

1.2.2 问卷调查实施 采用集中组织、无记名问卷填写的方式,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70 份,回收有效问卷70 份,有效率为100%。

1.2.3 分析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现状,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有效依据。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的意愿和需求情况比较

70 名研究对象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愿意参与科研的人数分别为56 人、48 人,占比分别为80.00%、68.57%;在规培期间参与科研的意愿高于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 名研究对象认为在规培期间需要开展科研活动的人数有41 人,明显高于认为在基层工作期间需要开展科研活动的人数(19 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的意愿和需求情况比较(n=70)

2.2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工作的情况比较

70 名研究对象在规培期间的科研培训、科研活动、申请科研基金、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专利的人次数分别为45、54、5、6、2;而在基层工作期间的以上数据分别为10、8、0、2、0。可见在规培期间参与科研工作的人次数明显高于在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由表3 可见,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及军事医学的人次数分别为1、2,申请的科研基金涉及军事医学的人次数分别为1、0,表明涉及军事医学的科研工作相对较少。

表3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工作的情况比较(人次)

2.3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比较

本研究设计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调查问卷见表4,并针对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3 个要素,将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评估等级分为好、一般、差。调查显示,规培期间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临床科研思维能力调查问卷内容

表5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比较(n=70)

2.4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困难比较

根据科研活动的难易程度分成困难、一般、容易3 个等级。调查显示,70 名研究对象认为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困难、一般、容易的人数分别为43、27、0,而基层工作期间以上数据分别为64、6、0,可见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困难程度明显小于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另外还调查了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具体困难情况。见表7。

表6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难度比较(n=70)

表7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和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具体困难比较(n=70)

2.5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个人科研综合能力自我评价

根据个人科研综合能力自我评价情况,将个人科研综合能力分为较好、一般、较差3 个等级。结果显示,对应的人数分别为6、27、37,较好率仅为8.57%。但超过一半的人数(39 人)认为规培后个人科研综合能力有所进步,占比55.71%,见表8。

表8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个人科研综合能力自我评价(n=70)

3 讨论

开展海军全科医师规培的目的是提高基层军医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一线官兵服务,保障部队战斗力的生成[2]。独立思考、主动研究、解决难题的素质是基层军医执业的必备要求,然而不少规培基地仍将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技能视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唯一标准,忽视对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将直接制约其综合素质的发展[3]。培养规培医师的科研综合能力,不仅使其很好地完成日常的医疗工作,还能改进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深入思考潜在的机制,这对于海军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总体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提高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成为规培基地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3.1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参加此次海军全科医师规培的基层军医,大多毕业于军医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理论基础扎实,军事素质过硬。但由于毕业分配至基层后缺少继续教育机会,加之基层卫生机构“大病没法看、直接送医院,小病没啥看、水平难提高”的工作特点,基层军医的临床经验积累不足,科研能力更是不容乐观[4]。

3.1.1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基层工作期间参与科研活动意愿和需求不高 在基层工作期间,虽然有68.57% 的军医愿意参与科研活动,但依然小于在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意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仅有27.14% 的军医认为在基层有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明显小于认为在规培期间需要开展科研活动的人数(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2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相较于基层工作期间,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更能主动发现科研相关问题、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并有效解决问题,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现状与基层部队的卫生工作特点密切相关。不少军医反映,在基层开展科研活动缺少领导支持,缺乏科研课题项目,接诊病例的病种单一,不具备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这些原因的确客观存在并限制了基层军医参与科研的热情,但军医分配至基层后,缺乏吃苦精神与科研意识,没有主动钻研前沿知识和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5]。但经过规培后,基层军医参与科研的热情以及个人科研综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因此,规培基地要抓住这一良好势头,积极作为,为海军全科医师规培出站后的基层工作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3.2 开展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届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已于2021 年7 月出站。但在此次规培期间,规培基地开展海军全科医师规培的教学经验还较薄弱,制定教学计划时主要参照地方规培方案,尚未建立针对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

3.2.1 培养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缺少教学内容 一是缺教材。对海军全科规培医师来说,从医科院校毕业后便分配至基层,接触科研工作少,对科研活动的概念较为陌生迷茫,在选题立项、论文书写上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学习。由于在规培期间带教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手把手从零基础开始教授。因此,编写一套关于提高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自学教材十分必要,应纳入进一步完善规培教学方案的计划中。二是缺课题。尽管军医大学教学医院作为规培基地,申请课题的机会较多,科研经费也较为充足,但目前尚未有针对性的培养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思维能力、科研实践技能的课题。对于海军全科规培医师而言,一方面现有的大多数课题对科研能力要求较高,而规培医师大多仅本科毕业,未受到系统的科研实践培训,难以应付高难度的课题项目;另一方面课题周期较长、程序复杂,规培医师时间有限,难以全程参与[6]。

3.2.2 培养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缺少教学方法 在临床教学中,目前国内外流行着多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基本上全程采取“填鸭式”教学[7],科研培训更多的还是以指令的方式让规培医师被动地执行科研任务,教学过程中较少顾及规培医师的个人兴趣、能力及个性特征;另外,由于规培医师在各科室轮转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带教教师专业方向、科研领域和能力层次不同,导致规培医师无法得到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6]。

3.3 海军全科规培基地开展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

尽管规培基地在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同样具备了较多优势,有利于教学体系改革的实施。

3.3.1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高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认为规培期间参与科研的困难程度以及困难数量明显小于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过九成的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基层期间没有接受过科研培训,也没有撰写过学术课题和学术论文。但在规培期间,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参与科研培训、科研活动的人次数以及申请科研基金、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专利的人次数均明显高于基层工作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体现出在规培期间,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潜力。规培基地应充分认识到他们在规培期间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他们正确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3.2 海军全科医师规培基地科研实力雄厚 海军全科医师规培基地大多为军队三甲综合医院,临床技术、科研水平、教学质量高,不仅能提高规培医师临床技能,也具备培养其科研能力的实力[6]。一是实验设备先进、信息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科研硬件条件;二是骨干队伍中人才济济,科研成果、教学经验丰富,为规培医师科研工作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三是科研项目充足,为全科医师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课题支撑和经费支持。

3.4 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

虽然海军和地方的全科医师规培遵循着共同的培训途径,但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执业范围和培训需求与地方差别很大[8]。因此,需要通过改进规培教学方案,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临床、轻科研”现象,逐步建立临床科研并重、海军特色鲜明的海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3.4.1 创建高质量的科研平台 建设科研公共平台,共享临床教学资料,编写科研自学教材,丰富完善学习资源库。整合各专业科研力量,组建高层次的教学团队,通过院士讲座、名师论坛、经验交流、第二课堂等形式全方位指导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活动,并设立与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相关的专项科研基金。多方面为其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系统培养其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技能[9]。

同时,根据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需求,设置科研思维、兴趣引导、方法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培训内容,如开展文献检索系列授课,帮助其学习文献检索方法;召开文献阅读交流会,师生一起讨论阅读学术文献的心得体会;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海军全科规培医师掌握科研设计思路。另外,带教教师也要端正学术态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知识储备,保证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质量[10]。

3.4.2 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要求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教务及科研部门在规培考核要求中设立科研能力考核目标,对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水平进行定期考核评定,包括: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的硬性指标,科室及带教教师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

完善科研激励政策,鼓励并指导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参与研究课题项目的申请、向国内外期刊投稿,进一步开拓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提高其科研兴趣、科研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学术论文写作水平[11]。奖励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等科研成果,表彰创新成果特别优秀者及其带教教师等[12]。全方位提升规培医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科研教学团队的建设,发挥科研教学骨干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不断提高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学素养。

3.4.3 突出海军特色的科研培训方法 在本研究中,仅有3 人在申请的国家专利、撰写的学术课题和学术论文等方面涉及军事医学,军事医学成果相对较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海军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在此次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上,具备海军医学和海战伤急救特色的科研优势。开展与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临床技能、海战伤救治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训,既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又能突出海军特色教学的目标[3,13],为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出站后面向基层、紧贴实战的卫勤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4 拓宽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出站后的继续教育路径 虽然借助军队综合医院的良好平台可以提升海军全科规培医师的业务能力,但规培时间相对较短,且规培出站后返回一线基层部队,工作期间仍缺少继续教育的途径,其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无法保障[1]。为此,可开发基层军医导师制,延续在规培期间带教的师生关系。这样,由于师生经常保持联系,不仅使基层军医的成长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持续引导,还有利于上级医师为一线官兵的健康提供保障。此外,医院还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或视频会议系统,定期对基层军医进行远程培训,增强基层军医的知识储备能力。

综上所述,海军全科规培医师在基层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开展海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在完成规范标准的培训计划基础上,突出海军基层部队常见病诊治、海战伤急救等海军医学特色的科研培训。不仅要培养其扎实的临床技能,还要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分析的科研水平,使海军基层军医真正承担起现代化的海军后勤保障压舱石的重任。

猜你喜欢
军医科研活动规培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军医
战时中国社会观察的一个新视角——评戈登的《一个英国军医的中国观察实录》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我的军医爸爸
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知及其影响的探究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