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智婷
(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为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有关,以患侧面部出现眼裂增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斜和面部表情瘫痪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1]。该病的发病率为11.5/10万~40.2/10万,有70%~90%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但仍有10%~25%的患者经治疗后,伴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2-3]。周围性面神经炎不但影响患者的面部功能,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周围性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口僻”范畴,以风寒型为主。本研究采用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二科就诊的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4.38±6.45)岁;平均病程(8.16±2.56)d;其中左侧面瘫13例,右侧面瘫17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98±5.27)岁;平均病程(7.66±2.17)d;其中左侧面瘫11例,右侧面瘫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编号:SXSZYY-2019.B32)。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制定:急性起病,多有感染史、受凉、吹风等情况;单侧周围性面瘫,伴或不伴耳后疼痛、舌前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或唾液分泌异常;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继发性面瘫[1]。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中面瘫的相关标准制定:单侧口角斜,病侧口角低垂,抬眉无力,面部表情肌瘫痪,伴有听觉异常;风寒型面瘫发病时多有面部着凉史,常伴有发热、恶风寒和肌肉酸痛,患侧面部畏寒,舌淡苔白,脉浮紧[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均是第1次发病,且为单侧发病;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中枢性面瘫,或面瘫由其他原因引起,如颅内肿瘤等;伴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严重肝肾损伤等;惧怕针刺或针刺部位有皮肤破损者。
2.1 对照组 给予西药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89,5 mg/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1次,连续服用5 d后,隔3 d减1片,直至减完;给予阿昔洛韦颗粒(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五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206,0.2 g/袋)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给予甲钴胺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5,0.5 mg/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温针灸治疗,选穴:阳白、太阳、四白、下关、牵正、颧髎、地仓、颊车、合谷穴,以上穴位均取患侧,并随症加减。选取0.25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运用平补平泻手法,患者得气后,在下关、翳风、颧髎、合谷针具针柄处加1 cm左右的艾炷,连续灸2壮,为避免烫伤,皮肤上可放置硬纸板隔热,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 ①多伦多面神经评分。采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估面神经功能[5],内容包括面部肌肉动态、静态及联动运动等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面神经功能越好。②面神经肌电图。主要包括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和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越长,提示神经功能越差,反之则功能越好;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越高,提示面神经运动功能越好,反之则功能越差。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面神经评分标准》制定[5],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痊愈: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无明显周围性面瘫症状,多伦多面神经评分≥90分;显效:面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面部仍存在少许症状,70分≤多伦多面神经评分<90分;有效:面神经功能有所恢复,面部仍存在周围性面瘫症状,50分<多伦多面神经评分<70分;无效:面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面部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治疗过程中加重,多伦多面神经评分≤50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多伦多面神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多伦多面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多伦多面神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面神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面神经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组 30 45.23±5.77 85.78±7.97△▲对照组 30 46.23±6.36 70.56±7.23△
(2)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比较(ms,±s)
表2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瞬目反射R1潜伏期比较(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3.35±1.73 8.81±0.68△▲对照组 30 13.42±1.89 10.62±1.56△
(3)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比较(mV,±s)
表3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比较(mV,±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0.68±0.12 1.38±0.26△▲对照组 30 0.71±0.13 0.99±0.21△
(4)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目前,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血运障碍等因素有关[6]。临床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为主,但激素和抗病毒药物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并非适合所有患者[7];若病情严重,可采用手术治疗,如肌肉神经移植术、面神经减压术等。
周围性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口僻”“面瘫”等范畴,《灵枢》记载:“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描述了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症状。在《针灸集成》一书中,首次提出“面瘫”这一病名,并沿用至今。中医认为,对于其发病原因,多从寒邪、风邪考虑,周围性面神经炎病位在头面部,病位为阳位,而风邪易侵袭阳位,结合寒邪共同侵犯头面部,又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血运行,使面部气血运行出现障碍,经络阻滞而使头面部肌肉拘急不适,出现口眼斜。故临床多以祛风散寒、温经通脉为治则。
温针灸是治疗周围型面神经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适合风寒型。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共同作用,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脉的功效。赵婧等[8]研究发现,温针灸可改善风寒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部功能,同时还可提高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有助于面神经恢复。本研究采用局部取穴为主,同时配合远端取穴。局部取穴以阳白、太阳、四白、下关、牵正、颧髎、地仓、颊车为主,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恢复局部的经络功能,同时太阳具有散风寒的作用,风池为风邪之所聚,针刺此穴可增强发散风寒的作用,还可改善面部痉挛。远端取穴以合谷穴为主,研究表明,面口部与合谷穴区存在内在功能联系,针刺合谷穴可促进感觉运动脑区的皮层功能重组,有助于面瘫患者的康复[9]。
综上所述,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可提高其面部神经功能,改善面神经肌电图等客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结果与李娜等[10]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单中心研究的不足,以后须进行大样本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客观评价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