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院制为依托的新法科建设探索
——新文科视野下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2022-03-23 04:41王晓骊寿新宝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通识书院法治

叶 青 王晓骊 寿新宝

加快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是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高等教育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已形成共识。新文科建设把“创新发展”和“育人育才”作为关键词,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提出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基本抓手,而书院制则被视为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①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新法科建设,也为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创新融合,新法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从根本上来看,新文科建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才培养。相对于传统法学教育,新法科在人才培养上的“新”体现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运行机制、课程设施、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了新法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第一,以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教育落地做实,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也是新法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二,回应社会需求的目标定位。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回应社会关切,打破学科壁垒,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更要满足法治中国建设的强大需求。在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法学学科融合创新,并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哺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不仅是新法科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应尽之责。

第三,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大学原有过细过窄的专业培养模式暴露出很多问题,制定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高校的重视。未来的法治人才培养一定是强德强能的全人教育,新法科人才培养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面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和法治人才需求,帮助学生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素质结构,重塑现代大学人文精神。

第四,以协同融合为特色的育人体系。新法科对学科融合的要求及其成果最终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深化科教融合育人。①《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政府监管效能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8日,第1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把“深协同,破除培养机制壁垒”列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以高校法学院为单一培养机构的方式,建设具有多学科融合、多部门协同特点的育人平台和保障机制,切实发挥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见,创新融合成为新法科建设的关键。②杨宗科《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建设“新法科”“新法学”》(《法学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一文认为,“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办学制度、新的评价体系、新的学科和专业布局之中,代表着一种融合趋势,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和融合性”,同样,创新融合也是新法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词。如果没有具有融合性、创新性的体制机制作依托和保障,新法科建设将无从着手。以打破学科壁垒、学院壁垒和行业壁垒为基本特征的书院制由此成为新法科建设中值得尝试的重要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于2017年5月设立文伯书院,建立了一整套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成为国内第一所推行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政法类院校。学校以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融通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1+0.5+X”的人才培养方案,即“1年书院新生学习+0.5年衔接专业学院学习+多形式、多层次的特色化培养”,探索建设以书院为平台的法科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体系,开展以“通识修养+专业素质+特色素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体制改革。构建 “实体化书院、通识课程体系、导师制、社区制”四大要素,创造性设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四大中心运行机制:通识教育中心旨在提供高质量、系统化、全方位的通识课程及通识讲座和通识实践;艺术教育中心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深度参与学校“高雅学府”建设,创造审美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学生发展中心创建“辅导员+导师+朋辈导生”的复合机制,以导师制和社区制为抓手,成立学生成长工作室、社区党建工作室、学习研讨室、劳动教育中心、健身房等,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成长的空间;运行管理中心以实体制书院运作为主要任务,与各中心协同开展组织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四大中心共同打造具有法科特色、多科融合的育人机制。这些举措与新法科建设的思路不谋而合。而在明确了新法科建设的目标之后,书院制教育改革进一步凝聚于创新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扣价值引领、回应需求、协同育人、“五育”并举四大环节,为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开展先行先试的探索。

二、价值引领,不断强化法治信仰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12月8日,第1版。。学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坚守第一课堂主阵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体系,系统开展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紧紧抓住法学新生书院教育的关键阶段,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法治中国”等课程,形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课程思政全覆盖、法治信仰教育融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综合育人课程体系,全面培育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信念、实事求是的法治思维、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全过程全环节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②具体举措参见叶青:《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紧扣书院新生特点,入党启蒙教育贯穿一年级培养始终。一是关口前移,伴随录取通知寄送《书院生活,从继续探索开始》倡议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为必读书目,依托新生家长会、新生班会、“开学第一课”做好新生入党教育,将启蒙教育的时间前移;二是空间延伸,不拘泥于传统教学区域,将入党启蒙教育的场所延伸到社区等校外场所,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开发多元化导师资源,带领新生“走出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党实践教育;三是主体拓展,在“导师+辅导员+导生”之外,吸引专业教师、行政教辅、社会力量共同融入党员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入党启蒙教育的大氛围;四是主题嵌入,将主题教育、“四史”学习嵌入到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中来,在指导入党申请书撰写、入党申请人谈心谈话、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

司法伦理和职业道德融入法科学生养成教育。以第一课堂“法律职业伦理”为主阵地,依托书院成长工作室,深入做好法学新生司法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举办法官检察官讲座、职业沙龙、实地考察、庭审旁听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司法事业的敬畏之心;建立健全成长工作室学生队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点及面,将法律职业启蒙教育延展、落实到书院学生整体;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职业礼仪、职业技能(中英文法律文书撰写、中英文法庭辩论技巧)培训沙龙活动,培养法科新生的职业技能;凝聚辅导员、导师、导生和优秀校友合力,拓展文伯书院成长工作室的校外合作基地,输送学生到校外合作基地走访、实践、实习,助力法学学生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提前感知法律职业生涯。

三、回应需求,持续优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开展书院制教育改革的初衷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国家、社会和行业对复合型法治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传统专业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短板之间的矛盾”①杨忠孝:《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书院制教育改革——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法学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学校不断深化书院制教育改革,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以实体制书院为平台和载体,积极开展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积极探索一体化、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扣新文科建设“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依托书院制建设,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提升教育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法学+”培养模式、“法学+”通识课程体系和“法学+”实践实务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研究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卓越法治人才教育组织模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卓越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阶梯式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明确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和涉外高端卓越法律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形成了“国际化”“实践型”“合作式”“连读式”等多层次特色化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求的高端卓越法治人才。

其次,打造集成式法学综合素养培育平台。作为实体化教学育人机构,书院拥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和来自校内法学院、职能部门及社会业界的导师队伍,着力于学生“学习力、选择力、批判力、整合力、创造力”的培育,通过全方位组织、全过程实施的博雅教育和养成教育,融合学生全面发展与专业教育两大领域,实施大类培养、基础培养、综合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等创新举措,强化法治信仰培育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以实体制书院、通识教育、导师制和社区制为四大支柱,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文化营造等方面构建具有书院特征的运行模式和育人模式,致力于将书院打造为集成式法学基础素养的培育平台。

再次,构建“专通融合”“知行合一”的教育体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原则,以通润专,以专引博。通过新生入学前学习导航计划、通识课程教育和书院身份终身制等举措,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全景式的书院人文与养成教育,弥补传统专业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的不足,构建知识、素养、能力和智慧培养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坚持课程设置多元化原则,构建了两大类别、九个模块、三种性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详见下表1),以实现“既博又专、越博越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表1 文伯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不断完善跨学科讲座、境内外访学和社会实践,打造知行合一的“大通识”教育体系。在第一课堂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打破学科界限和学院壁垒,构建跨学科、多来源的通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原则。在法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凸显“强专业”的特点,在学生一年级开设5门、16学分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法治精神和专业养成”模块,注重通识课程和法学基础课程的融通和衔接,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除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之外,采用跨学科前沿讲座、新生讨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授课方式,开展法学素养与通识素养融合教育。第二、三课堂方面,由知名法学教授或业内专家主讲新生“开学第一课”,坚定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对学生开展法治信仰和法律伦理教育;为拓展学生视野、激活成长动力、丰富文化内涵,开设包括法治讲坛、社科经纬、人文纵横、科学讲堂四大系列的“文伯大讲堂”,专设“法治讲坛”模块、在“名师进社区”中邀请校内外法学名师和法律实务专家开设讲座,不断开拓法科新生专业视野。积极加强和创建品牌实践活动,在书院“阅读上海、感知社会、融入新时代”实践调研活动中,校外实务导师带领书院学生积极参与上海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法治实践之中;在“走出去”学生系列活动中,通过“法行天下”境内外游学计划和“文化之旅、红色之旅、开放之旅”假期社会实践,进一步丰富、拓宽、延伸学生的知识架构,用人文关怀与特色机制锻造有理想、有能力、有情怀的华政学生。

四、打破壁垒,共筑卓越法治人才育人共同体

明确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核心,创设以全人教育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运行机制,共筑卓越法治人才育人共同体。

首先,提升全员育人的质量效果。党建引领,提升入党启蒙教育覆盖面、融入度,激发基层党支部的组织育人能动性,不断创新组织育人举措;不断优化导师库结构,吸引更多实务导师加入育人工作,通过制度完善、过程考核、评优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激发导师、导生育人能动性和创新热情;明确全员育人的目标责任,突破教师评价的“五唯”倾向,把参与育人工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成效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之中,通过机制保障引领,进一步凝聚育人力量,提升育人水平。

其次,拓展全过程育人维度。通过新生入学前学习导航计划、贯通本科四年的通识课程教育、“书院—法学院”衔接续航培养、书院身份终身制等措施,落实时间维度的全过程育人;通过书院学生分流后担任导生、书院学生社团骨干参与书院活动、书院毕业校友助力书院人才培养等措施,落实主体维度的全过程育人;通过与法学院协同开展入党启蒙教育、职业发展启蒙教育、品牌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实践育人活动、“走进法学院”系列活动,聘请法学院教师、学生担任书院导师或导生并做客“文伯大讲堂”、参加社区读书会和沙龙,提升“书院—法学院”协同育人的衔接度。

再次,创新全方位育人机制举措。协同挖掘资源、坚持学习研讨,及时了解高等教育、书院教育、法治人才培养的最新政策导向、有益实践经验,用以指导书院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建立书院校友库,推进“家校合作”,听取校友、家长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跟踪并宣传书院学生、校友成长成才轨迹,为创新人才培养举措积蓄力量、提供支撑。通过导师制工作模式,打破高校与社会的体制壁垒以及校内各单位的机制壁障,不断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等校外法律部门的育人合作。尝试跨学科、跨专业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各部门或单位见习、实习,尤其是创新企业,以破除专业视野局限和培养机制壁垒。探索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形式的养成教育模式,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相结合,硬件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依法治理、制度先行,加强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将书院社区建设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场所,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空间,学生自主管理的阵地以及书院社区文化的载体。

五、全人教育,扎实推进“五育”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发展,要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依托书院通识教育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整合校内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和学院,打造“五育”融合一体化建设平台,实现课程与社团相融合、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文化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工作新局面。加强校内、校外合作,与博物馆、美术馆、其他艺术院校、艺术团体共建一批“五育”实训实践基地。

以课程为抓手,以品牌文化活动为着力点,打造具有标识性的“五育”融合实践样本和文化品牌。创新性开设“沉浸式”特色课程“《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法治故事、党史中的法治史。通过话剧《雷经天》的创排和会演,把信仰教育、专业学习、身体训练、能力提升、审美教育和文化创造相结合,尝试探索“五育”融合沉浸式课程新模式。

强心健体,锤炼法科新生坚强意志。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是新时代法律人最基本的身心素质要求,书院重视通过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锤炼法科新生意志。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单列“运动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模板,在第一课堂创设体育教育、生命教育情境,增强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现场感和代入感。在社区拓展供师生强身健体、调适心情等的共享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强心健体活动,在距离学生学习生活最近的地方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自我调适的良好习惯。通过朋辈引领、激发运动兴趣,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氛围。组建文伯书院运动队,发挥体育类学生社团、体育特长生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竞技类体育比赛,开展覆盖所有班级的集体运动会、覆盖新生骨干的“新生领导力训练营”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弘扬体育精神、磨炼坚强意志。

以美育人,提升学生创造力和审美力。以高雅学府为建设目标,做细做实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育人品格品味。多维推进,充实艺术教育课堂。内外联动、挖掘资源,在第一课堂开设覆盖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戏剧、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类通识课程40余门,建设“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通识模块,把艺术和审美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以“雕琢时光——师生文化艺术沙龙”为活动载体,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举办“以美育人 美美与共——师生艺术教育成果展”,把课程教学成果展示和楼宇文化、社区文化融为一体。

劳动奉献,将法科生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1日,第1版。。书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大力提倡劳动实践。首先,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聘请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刘宪权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周欣司法为民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欣法官,全国劳动模范、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洪亮等担任学生导师,他们以华政教师或华政校友的身份,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劳动故事,阐释劳模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有力的榜样引领作用。其次,多维度、多举措引导法科新生投身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依托校内常态化法律援助平台,鼓励法学新生积极投入社区普法、宪法宣传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进口博览会、体育赛事和校园开放等大型志愿服务;在书院新生中创设“以新(生)迎新(生)”志愿服务、“太阳花”社区服务活动,引导新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树立劳动意识和服务精神。通过以上举措,法学新生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超过50%。最后,将劳动、志愿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肯定劳动价值,帮助学生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结 语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②《习近平出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讲话》,2019年7月5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5/content_5406606.htm,访问时间:2022年1月23日。。新法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环节,作为政法院校中最早实施书院制的高校,华东政法大学的教育实践为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为新法科建设提供了改革创新方案。

猜你喜欢
通识书院法治
朵云书院黄岩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江南书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