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版本初考

2022-03-23 02:52
戏剧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新刊琴谱

张 凝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典籍中的《阳关三叠》曲牌

曲牌,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的统称,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乐曲形式。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曲牌的运用是分不开的。曲牌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创新、流变中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曲牌综合了曲调、文字、思想感情、演奏等多方面因素。在曲牌母体的基础上,倾注知识血液、音乐灵魂,形成了诸多有着传承基因的子体。子体有着相同的母体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部分。子体的创造,在乐曲传播过程中完成。记谱法早在汉魏时期就已出现,由于民间流传艺术惯用“口授心传、耳提面命”,故中国古谱记写采用“点到为止”的方式,节奏、旋律在小框架之间,自由繁简。于是在“口授心传”中,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同一曲谱的不同演绎形式。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流传、创新、发展。

《阳关三叠》,一曲千古名唱,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而后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清《钦定词谱·卷一·阳关曲》:“按,此亦七言绝句,唐人为送行之歌,三叠,非歌法也。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在历史长河里,曲牌的变化也使《阳关三叠》慢慢获得了一些新的生命。从《送元二使安西》到《阳关曲》《阳关三叠》《春江送别》,再到后来的三叠、多段。曲谱从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笔者在徐建、赵春婷的基础之上,共搜集到46 个版本的《阳关三叠》曲谱,从最早1491 年明代的《浙音释字琴谱》到最后的1931 年的《琴学丛书》,历时440 年。

近几年,传统音乐研究工作逐渐增加,曲谱分类研究方式也有多种。笔者将从古琴、古筝角度来寻其源流。

(一)琴曲《阳关三叠》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琴是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称作高雅的代表,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从古至今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中都有琴的身影。

琴曲最初用文字谱来记录,后在唐朝发展为减字谱,明朝后减字谱趋向成熟。笔者收集的曲谱中琴曲《阳关三叠》大多为减字谱,最早在1491 年明代的《浙音释字琴谱》中有记载。

通过分析收集的《阳关三叠》曲谱、歌词、结构等,可以发现,琴曲《阳关三叠》大致可以分为一段体《阳关三叠》、三段体《阳关三叠》、多段体《阳关三叠》三种形式。

一段体《阳关三叠》一共五个版本,都采用王维原诗作歌词,或在其基础上加入叠词、叠句进行创作。曲牌母体原型,可以派生出多种变体。

一段体《阳关三叠》

在笔者整理收集的一段体《阳关三叠》曲谱中,以1742 年的《新定九宫大成》里记载的《阳关曲》《阳关三叠》为最早版本。《阳关曲》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最贴近王维原诗。《新定九宫大成》后一篇《阳关三叠》与《阳关曲》略有出入。《阳关三叠》中出现三次“更洒偏客舍青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一叠用带有情绪的诗词加以隔开,情绪层层推进。以《阳关三叠》为曲牌母体原型,《新定九宫大成》里有一记载变体《又一体》,《新定九宫大成》所记载:“按阳关三叠,句法系词阳关曲所出,首关本元人小令,第二句柳色新三字不做叠,而第三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却多一叠。”变体则是在《阳关三叠》的基础上不叠“柳色新”,多叠一遍“劝君更尽一杯酒”。加入新的词如“一霎浥轻尘”“旧游如梦”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和《东皋琴谱》《魏氏琴谱》《碎金词谱》一样依旧围绕《阳关曲》进行创作。

三段体《阳关三叠》有23 版本;其中明代9 个,最早的三段体《阳关三叠》是1530 年明代的《新刊发明琴谱》。

以《新刊发明琴谱》为版本源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围绕版本源头在歌词、叠法等曲谱内容上并没有很大变化,变化较大的是调名,版本源头从《古音正宗》开始出现“紧五弦一徵”定弦,出现了不同调名,有了不同的定弦方式。最流行版本《琴学入门》也包含在这一版本流派之中。

多段体《阳关三叠》主要以明代的流传版本为主,发展到清代《阳关三叠》以三段体为多。最早的多段体《阳关三叠》记载在1491 年明代的《浙音释字琴谱》中。多段体《阳关三叠》有几个清晰的版本源流:《浙音释字琴谱》《谢琳太古遗音》《张鞠田琴谱》。据许健研究的《张鞠田琴谱》里的《阳关曲》:“除标题外,词曲都与王维原作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系该书编者采自昆曲《紫钗记》中的五段。”《张鞠田琴谱》除了多次出现“阳关”,歌词中没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诗。

《谢琳太古遗音》中记载:“按三叠之词,始于王维渭城朝雨之作也。或云句句三叠,或云只用第三句三叠。今之为是词,如曰青山无数,白云无数,浅水芦花无数,是又一变而为词中三叠也。后人以此被之管弦者本此。”采用王维的诗句,加入叠词、叠句。陈秉义也曾提出:“此版本叠句用法,和唐人用阳关句反复歌之的说法是相吻合的”,把“轻尘”二字与“柳色新”三字的叠词穿插在歌词之中,形成有韵律的长短句,这种句子,就是“缠绵尽致,多少年来使骚人游子,在旗亭送别之际,依依执于话别扣人心弦”。

《浙音释字琴谱》是其中发展流传版本最多的源头。《浙音释字琴谱》到《重修真传琴谱》的特点是曲谱的曲式结构、歌词等均相似,第一段出现原诗,而后进行复杂音乐发展;从《真传正宗》到《大音希声》的曲谱特点是整体结构相对于前更加完整顺畅;《立雪斋琴谱》到《希韶阁琴谱》的曲谱吸收了前两阶段的结构组合,是曲式结构上的综合体。

(二)筝曲《阳关三叠》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在外形上与古琴相似。虽和古琴一样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但不像古琴一般流行。

筝曲在古代记谱方式主要以工尺谱为主。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谱。由于古筝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大量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都保留着这种记谱,目前大部分的古筝谱都译为简谱使用。

筝曲《阳关三叠》,现流传较广的版本为《弦索备考》所记载的《阳关三叠》筝曲。《弦索备考》里《阳关三叠》的题注:“楚人王摩诘作此琴曲,又名《春江送别》。”全曲七段加引子尾声。与琴曲《阳关三叠》不同的是,《弦索备考》中的阳关三叠曲调较复杂,为器乐合奏曲,调式变化也较为复杂。但《弦索备考》中《阳关三叠》也是由“三叠”的曲式结构构成全曲。

二、《阳关三叠》的通用版本

根据收集的《阳关三叠》,其通用版本是:

通用版本1:《浙音释字琴谱》之《阳关三叠》

题解:“希仙曰,是曲也,王摩诘所作,而后人增益之。按祖谱无此曲,想夫吾人之生,会少离多,临别之际,把酒而三唱阳关,西出而无故人,吴楚同愁之语,何其怆乎。”明确说出此曲为王维所作,由后人为其增益,临别之际三唱阳关,是离别之曲。

八段其一——沙头过雨,歌词用王维原诗开头,为自己所处江南景色进行描述,多次用“离别”“叮嘱”等词语渲染离别伤感之情绪。

通用版本2:《谢琳太古遗音》之《阳关曲》

题解:“按三叠之词,始于王维渭城朝雨之作也。或云句句三叠,或云只用第三句三叠。今之为是词,如曰青山无数,白云无数,浅水芦花无数,是又—变而为词中三叠也。后人以此被之管弦者本此。”与《浙音释字琴谱》相同之处是指明此曲词为王维所作,未提及其作曲者。指出作曲者通过研究前人之所作而“回归”的琴谱。

歌词上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加入“轻尘”“柳色新”作为叠词,本曲主要着重于歌词与唱法的叠法上。无“浅水芦花无数”,用《送元二使安西》四句不断重复叠加,是多段版本中最为简洁的一个版本。

通用版本3:《新刊发明琴谱》之《阳关三叠》

此曲无题解,但三段均用王维原诗,后增入新意。歌词第一段中加入“长亭柳阴阴”,后“长亭”也加入送别诗词,成为送别诗词常用词语。第一段“长亭柳阴阴”是全曲出现的音乐小引子,而后在《真传正宗》取得继承,使得三段体《阳关三叠》不断流传发展,最后在《琴学入门》中,获得三段体《阳关三叠》的成熟版本。

通用版本4:《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之《阳关曲》

此曲同之前一样,指明作者王维。采用王维原诗,不加叠词。《新定九宫大成》中所记载的《阳关三叠》就在其原诗的基础上加叠词,两句三叠。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通用版本之间的共同点。都以琴歌的形式存在,四个版本均有歌词,从歌词上看,四个版本都采用王维原诗或在原本的七言绝句基础上加入新的叠词、叠句,歌词文学在曲调音乐下抒发一种伤感别离之情。或采用叠奏方式,在重复的基础上,将局部进行即兴变奏、展衍,使曲调缠绵,每一叠都在前一叠的基础上,情绪进一步深化,加重离别的惜别气氛。

其二,通用版本之间的不同之处。

《浙音释字琴谱》中《阳关三叠》为多段体琴歌,现知8 段,有段标题,为遗谱。有学者认为其编撰时间与《新刊发明琴谱》相近,与《新刊发明琴谱》里《阳关》谱面相似度很高,考察可以参照《新刊发明琴谱》中《阳关》。曲谱注重离别之意,用减字谱记载,运用缠达形式即两个曲牌循环出现,叠法复杂多样,歌词中只有第一段用王维原诗“渭城朝雨……”,其余七段用简朴的歌词“木兰舟”“长短亭”“秋风冷”等词,情绪一段叠一段,更显离别之愁。

《谢琳太古遗音》中多段体《阳关三叠》,共13段。歌词均采用王维四句原诗,正如题解“或云句句三叠,或云只用第三句三叠”,无浅水芦花无数,所以此版本显得格外简洁。将原诗中“轻尘”“柳色新”叠词进行叠加,长短句的唱法,更显缠绵的离别之绪。

《新刊发明琴谱》中的《阳关三叠》,与其中《阳关》不同,为三段体,凄凉调,采用减字谱。每段除了王维原诗外加入新增歌词,出现最多的“长亭柳阴阴”,也成为了后世常用的送别诗词。

《新定九宫大成》中的《阳关曲》,与其他源流版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段体结构,歌词只有王维一诗四句,曲谱采用工尺谱进行记录。

以上四个版本源头,以《浙音释字琴谱》与《新刊发明琴谱》的流传谱本为多数。

三、结语

本文主要查阅历代典籍,辑录46 个版本的《阳关三叠》曲谱,对其进行初步分类与版本比较研究。通过分析琴曲、筝曲《阳关三叠》的流传情况、曲牌源流,查找出其版本源头。对几个《阳关三叠》的通用版本进行分析,探究其独特而又具有魅力的特点。然而,典籍中《阳关三叠》有多种别称,其分类方式也有多种,曲谱收集难免有遗漏。又囿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之时间有限,在版本分析上难免挂一漏万,出现纰漏。因此,本文尚未对其曲谱流变过程、版本的刊误纠谬及校勘等进行阐述。这些研究课题有待日后探讨。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新刊琴谱
浅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培养
——以《阳关三叠》为例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蔗湖琴谱》考①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2021年新刊订阅开始啦!
不一样的钢琴谱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
《新刊古列女传》版本源流及陕图藏本递藏渊源
《当代外语研究》召开新刊发布暨第一届编委会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