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秋莉
(内蒙古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宋金时代,我国古典戏剧开始进入成熟期。特别是南宋,偏安一隅,而东南地区又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宋朝特别是南宋戏曲发展较快,出现了真正意义上正规戏剧的雏形。
宋代的戏剧叫宋杂剧。为什么叫杂剧?胡忌《宋金杂剧考》认为宋杂剧包括滑稽戏、歌舞戏、傀儡戏三种,这些戏从内容到形式确实较为纷繁杂沓。从内容上看,它们有的演历史,有的演传闻,有的演神话等;从形式上看,它们有的属于正剧,有的属于悲剧,有的属于喜剧,有的属于讽刺剧、闹剧等;从表现手法上看,表演者各擅其事,演出时唱、做、念、打俱全,插科、打诨、戏谑、调侃,不一而足。凡此种种,确实很杂,所以称为“杂剧”。
“杂剧”一词晚唐时已经出现,《李文饶文集》卷十二载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颍追赠》一文,其中有一段:“……蛮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华阳两县只有八十人。其中一人是子女锦锦,杂剧丈夫两人,医眼太秦僧一人,余并是寻常百姓,并非工巧。”这里所说的“杂剧丈夫”就是杂剧男演员。到北宋,“杂剧”一词已普遍使用,到南宋,“杂剧”的含义有了明确所指,专门指接近正规的戏剧,在各种技艺中,“杂剧”已列于魁首。《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宋代以后,“杂剧”一词,词义又有变化,元代专指正规的戏剧,演出的内容与形式并不杂。明代以后指长篇大戏以外的短戏、小戏。这一点需要注意。宋代虽曰“杂剧”,但并不是“杂”到汉代百戏的程度。宋代杂剧,实际是从百戏中分立出来的独立艺术,不再是百戏的一部分,不是杂技、笑谑、幻术的大杂烩,虽言“杂”,但毕竟是剧了。宋代戏剧较前代有较大的发展,已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雏形。从内容到形式,从演员到剧团,从台上到台下,都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越来越接近于正规戏剧的演出。
宋代戏曲接近成熟表现在正式剧团及其行当脚色的形成。王棠《知新录》:“演戏而以班名,自宋‘云韶班’起。”当时的剧团叫戏班子,也叫“甲”。宋代戏剧中脚色行当已正式形成,从上面的剧团中看到有戏头、引戏、副末、装旦、次净,《梦梁录》卷二十:“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宋代戏剧脚色行当的形成,标志着戏曲走上了成熟,这对戏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直至今日,戏剧中的四大角色生、旦、净、丑皆源于当时。周密《武林旧事》卷四载南宋杭州著名的戏班子有以下几个:
刘景长一甲八人:
戏头:李泉现,引戏:吴兴祐
副末:王喜,装旦:孙子贵
次净:茅山重,侯谅 周泰
盖门庆进香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引戏:吴兴祐
次净:侯谅,副末:王喜
内中祗应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引戏:潘浪贤
次净:刘衮,副末:刘信
潘浪贤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引戏:郭名显
次净:周泰,副末:成贵
以上这几个戏班子,都是小戏班子,其中有些成员可以互相客串,也可能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较大的剧团组织,他们只是下面的不同剧组。这些戏班子都是职业剧团,他们的演出都具有商业化的性质。
宋代戏剧中脚色行当已正式形成,从上面的剧团中看到有戏头、引戏、副末、装旦、次净。一些重要的典籍对脚色的称谓有所不同。净末两个脚色历史最长,是由唐代参军戏的参军和苍鹘两个脚色变化来的。装旦,旦本是女性,由男演员扮演,所以叫装旦。装孤,孤本是皇帝的自称,也指官员,由演员扮演官员,因此称装孤。这些脚色的分工,戏头即末泥,负责演出时安排调度,类似导演,所以叫做“末泥色主张”。引戏是女性,即后来所说的旦,在场上负责发动剧情,所以叫“分付”。“副净色发乔”,指装痴作呆。“副末色打诨”,是指戏谑嘲弄。宋代戏剧脚色行当的形成,标志着戏曲走上了成熟,这对戏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直至今日,戏剧中的四大脚色生、旦、净、丑皆源于当时。如:
瓦舍(也称为瓦肆、瓦子、瓦市),是宋代各种技艺表演,也包括杂剧集中演出的场所。瓦舍,应是街巷中鳞次栉比的房舍,这些房用来演出,很多瓦舍连在一起,所以瓦舍也可以理解为“戏曲歌舞一条街”或一片街市。瓦舍里的勾栏其实就是在房舍外搭建的简易剧场。当时在瓦舍里作场的艺人,大抵都设有布棚,布棚以外用栏杆或草绳之类维护起来,俗称“看棚”或“邀棚”。为方便观众看戏,布棚内设有木凳之类的坐具。在布棚中央,用低矮的栏杆围出一块场地以示与观众有别,演员在里面演出,这种看棚就叫勾栏。
宋代的瓦舍勾栏相当繁盛,《东京梦华录》里就有记载,大小勾栏五十多座,有的甚至可容纳数千人。戏曲是舞台艺术,没有舞台也就不可能有戏曲,宋代瓦舍勾栏多,也说明宋代的戏曲确实繁荣,是以前历代无法与之相比的。
为什么瓦舍勾栏像雨后春笋般瞬间出现这么多?这是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戏曲商业化的结果。
宋代城市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很发达,繁华的城市,促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出现了市民阶层。瓦舍勾栏当是应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而产生。市民阶层成分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欣赏层次高低不等,审美趣味雅俗有别,这就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去满足市民多方面的需要。瓦舍勾栏并非官办,也不为谁所雇佣,只是艺人出卖自己技艺的地方。艺人以卖艺为职业,观者付钱,因此戏剧已具有买卖商业的性质。元代杜善夫有一套套曲,题目叫《庄家不识勾阑》,写的是一个农民进城看戏的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戏曲是怎样经营、怎样演出的,这套套曲就是元代人写元代情况的,其实宋代的演出也是如此。“门前吊着个花绿绿纸榜”,是演出的海报,也即广告,当时叫“花招儿”,贴广告的目的当然和我们今天做广告目的一样,是为了招徕观众。勾栏的门口,还有个人在高声叫“请”“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这个人的喊叫,类似今天的广告喇叭,其实仍然是在招徕观众。“要了二百钱放过咱”,这是购票入场。其余是庄稼汉看到的演员化妆演出的情况。
这一段套曲,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从这里我们得知,当时瓦舍勾栏中的戏曲演出是属于商业化的,面向广大市民有偿服务。艺人演出属于卖艺,观众看戏需要掏钱。
商业具有竞争的特性,因此各种艺人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以在日益发展的戏曲舞台上站住脚跟,这当然也会促使戏曲飞速地发展。
宋代,除了大都市的瓦舍勾栏集中了大批的职业剧团定时定点演出外,在民间还广泛活动着一批游散艺人。他们也组成一定的集体,往来于南北各地,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随时随地在村头路口设场演出。他们被称为“路岐人”,他们的演出被称为“打野呵”(也称打野狐、打夜胡)。这些路岐人也都是卖艺的,他们的收入很低,没有保障,观众扔给一个钱也拾取,不像勾栏,看戏者须交二百钱方可入场。路岐人地位低下,受文人士大夫的鄙视,被称为“艺之次者”“鄙俚”“村野”,但他们深受乡间民众的欢迎,也为戏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瓦舍勾栏的出现,职业剧团的形成,必然推进戏剧的发展,创作上演许多新的剧目。特别是宋杂剧具有商业性质,艺人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技艺,增多剧目,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宋杂剧剧目较前代增加了许多。《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杂剧剧目有二百八十多种,这些剧目中以故事或人名缀以曲名者如:《争曲六幺》《孤争旦六幺》等。
以故事缀法曲者如:《棋盘法曲》《孤和法曲》等。
以人名或故事命名者如:《相如文君》《李勉负心》等。
单称爨者如:《天下太平爨》《白花爨》《钟馗爨》等。
冠以数字以示出场人物或剧情者如:《双厥投拜》《三入舍》《四脱空》等。
从这些剧目中,可以看出宋杂剧内容庞杂,从古到今,从中原到少数民族,历史、故事、传说、奇闻、逸事等等,无所不包。有些剧目直接承袭唐传奇,如《崔护》《莺莺》《裴少俊》等。其中有些剧目思想内容健康、表达人民美好愿望、深受喜爱。宋代有一剧目《目连救母杂剧》,演出达八天之久。如果是连台一出一出地演,说明内容极其丰富,否则不能演八天。如果每天都演同样的情节,重复演八天,那么演出一定非常精彩,不然观众不能倍增。宋代出现这样大批的优秀剧目,说明宋代戏剧有了较大的发展,也是宋代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东京梦华录》记载:“杂剧一场两段。”《梦梁录》记载:“杂剧先作艳段,次作正剧,通名两段。”又说道:“又有杂扮,即杂剧之后散段也。”还记载“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条第七盏御酒记“参军色作语,勾杂剧入场,三段。”这样看来,宋杂剧有可能起初是两段,后来发展成三段了。
正杂剧之前有艳段,《辍耕录》中也有提到“燄段”,曰:“燄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燄,易明而易灭也。”其实,艳段是正杂剧之前的加演,内容也可能与正杂剧无关,是为了招徕观众,稳定早到的观众而进行的类似滑稽戏、竞技游戏之类的演出。有人认为艳段演出大概演员比较年轻,衣着比较鲜艳,故称“艳”,或许有一定道理。
杂扮是正杂剧演出之后的加演,因为退场时不可能一下子退完,还未退场的观众坐着无聊,所以加演一段杂扮,以便调节观众情绪。杂扮演出以调笑、戏谑为主,《都城纪胜》记载:“杂扮或名杂班,又名纽元子,又名拨和,乃杂剧之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梦华录》记载:“复有一装天舍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村妇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殴态。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妇出场,毕。”可以看出杂扮是假扮村人滑稽调笑的表演,主要作用是调节正杂剧演出后的场上气氛。
宋代杂剧有了固定的体制,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这也说明宋杂剧的演出已经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秩序、按部就班进行的。体制固定下来以后,才可能构建戏剧的结构、确定戏剧的规模,才可以构思情节、安排剧情。宋杂剧的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他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元杂剧的一本四折就是在宋杂剧一场三段的基础上形成的。
宋杂剧主要的表演方式是戏谑、打诨。虽然这种传统是承袭唐代的参军戏,但是比参军戏提高了许多。表演的题材不拘一格,表演的人物也无限制,而是根据剧情安排人物。嘲弄的对象也不只是参军一个脚色,戏弄与被戏弄的格式已被打破。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有载王安石变法遭遇顽固派反对,退居江宁。这出小戏嘲弄王安石退隐为“溜”,当时俚语称王姓为“甜采”,所以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在嘲弄王安石。从上面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宋杂剧主要的表演方式是戏谑、打诨。表演的题材一不拘一格,表演的人物也无限制,而是根据剧情安排人物。嘲弄的对象也不只是参军一个脚色,戏弄与被戏弄的格式已被打破。唐宋戏曲这种诙谐、戏谑的表演风格成了中国古代戏曲表演的基本基调,元以后戏曲走上正规,但基本保持了这种插科打诨、诙谐谑浪的特色。
以上是宋代情况,金朝与宋代大体相同,只是规模不及宋代而已。金代的戏剧称院本杂剧,简称院本。院本的体例、表演方式等其实都与宋杂剧基本相同。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院本之体制,有白有唱,与杂剧无异,唯唱者不限一人。”
中国古代戏曲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终于在元代成熟起来了。由于它的成熟有着长期积累的坚实基础,所以它一成熟,立刻就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出与唐诗、宋词并列的辉煌业绩,使元曲成为一代文学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