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的影视动作捕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3-23 13:29:27杨恒
中国新通信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摘要】    随着“动作捕捉”在影视中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高校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进行相关实践教学的探索。但受制于设备、师资、操作维护、项目引入等多方面因素,高校很难独立开展“动作捕捉”的相关教学实践。有鉴于此,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产教融合的“动作捕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当下国内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动作捕捉    人才培养

引言:

“动作捕捉”当下广泛应用于影视中的动画制作领域,相比于以前影片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完成的动作制作部分,“动作捕捉”则优势鲜明:耗时短、人力成本低、且效果逼真。因此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当下国内影视公司和艺术类高校实践教学的青睐。但“动作捕捉”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且技术相对前沿。受限于设备、师资、操作维护及项目引入等多方面因素,尽管当下国内影视行业急需大量动作捕捉专业人才,但高校很难独立进行相关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鉴于此,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进行“动作捕捉”设备的投入、课程的设计开发,开展动作捕捉相关的教学,是当下国内艺术类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创新动作捕捉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较于国外艺术高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很早就开始了与影视相关企业联合进行动捕人才的培养。国内目前对于动作捕捉人才培养和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少量艺术类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始搭建动作捕捉实训室,进行动捕相关科研项目的合作。

但是真正将动作捕捉应用于教学中,并结合影视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系统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没有一家高校真正做到。

2019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联合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两点十分文化传播公司共同投资建立了拥有32组动作捕捉光学传感设备的“数字艺术研创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动作捕捉表演人才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依托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成熟的教育体系,两家合作企业分别从设备支持维护、实践导师选派、项目课程案例导入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参与和共建。学院通过借助企业的资源,提升本院相关专业的动作捕捉教学实践条件和师资力量,并将影视动作捕捉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与行业标准紧密对接,开启了校企协同影视动作捕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二、校企联动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动作捕捉”教学初步探索实践

前期在学院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运动规律》和《三维实训》课程中植入“动作捕捉”实操教学环节,由企业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行业导师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共同进行课程授课。课程既涵盖传统动画课程的三维制作部分,也引入最新的“动捕”实操教学。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由企业提供已经完成的部分解密商业项目案例作为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实践,并邀请学院表演专业师生同步进行角色的动作扮演和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了“动捕”的操作原理和数据采集、修正方法,还能熟练将采集的各种数据与三维模型进行有机融合和绑定,大大提升了影视动画的制作效率和整体质量。同时,这种引入企业参与高校教学课堂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校园里提前接触了最前沿的影视行业新技术,更让学生按行业标准进行学习,提升了整体课程教学质量和标准,也锻炼了学生对于动捕商业项目的了解和实操能力,为后期开展相关项目实践合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动作捕捉”后续课程开发计划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在充分论证后,校企双方準备进行全新的动作捕捉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拟在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影视三维数据合成实训》、《运动捕捉设备使用维护实训》等课程,在表演专业合作开设《演员表演实训》、《表情身体捕捉实训》、《影视故事情境设定实训》等课程。

通过在以上专业开设上述全新动作捕捉相关课程,既可培养动作捕捉演员,又能培养出进行数据合成输出的动作捕捉技术人员,完成全套动作捕捉的人才培养。

三、搭建动捕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除了进行课程的联合培养外,本次校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还重视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商业项目的联合开发。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当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初步具备完成商业项目能力后,引入企业的真实商业项目案例,融入后续教学中。

目前借助这种机制已经与武汉两点十分文化传播公司联合进行了《我是江小白2》等商业项目的联合作业,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表演专业的学生与动画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实际项目的操作和历练,不仅让传统的动画专业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促进了专业融合发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产生联动,通过联合作业,锻炼了学生跨专业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这种全新的项目植入课程形式,也解决了大学应届毕业生项目经验缺失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构建校企联动的制度保障体系,助力人才培养

为了便于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教师方面,学院给予了额外的奖励配套机制,通过让教师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来提升动捕实践技能。并提供专项资金供教师开展“动捕”相关的影视作品创新设计。

学生方面则从课外学分的认定和推荐实习就业,对学生建立系列保障制度。如对参与实践创新项目的学生认定创新学分或课外学分,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优先推荐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就业。

五、结束语

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离不开企业和高校的共同投入,本次合作通过一种创新的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各自优势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将真正的商业项目引入学校,把学校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将教学、实习、就业、创业等工作和市场进行无缝接轨。为中国影视“动作捕捉”商业化应用与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结合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也为国内相关影视行业人才输送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参考范本。

作者单位:杨恒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