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 王雨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不仅能够为我国现有的城乡规划工作提供大方向,还能够促进现代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发展现状,重点剖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提出协调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关系;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城乡发展速度与日渐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出现越来越显著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城乡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动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城乡规划工作内容概述
城市规划工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内部结构,统筹规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立足于城市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规范城市当前的综合布署现状,这项工作是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秉持科学的论证态度、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经济与社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专业分析决策,为城市分区域规划工作进行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新时代下城乡规划是一项综合全面具有战略性质的工作。不仅需要对城乡发展规划有详细的了解,合理分配资源,同时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迅猛提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做好城乡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化的整体进程。把城乡规划工作落到实处,不仅扩大了城乡的规模,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民群众当前的生活环境。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新时代下,需要对城乡规划工作做好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进程,同时对于城乡规划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土地规划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事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并重视土地规划管理,了解其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使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能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土地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城镇的发展速度。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土地类型也非常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综合应用和分类管理,使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当前城乡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要结合工业、农业、居住、服务等不同区域的要求,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另一方面,土地规划管理可以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耕地面积逐渐缩减。开展城乡建设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不断提升,我国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为了保障长期发展,必须做好土地规划管理,避免将来出现无地可用的状况[2]。
3二者现有问题分析
无论是对于强化土地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都属于我国特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人口出现了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使得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虽然这一趋势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为城市的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相关的单位就需要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实际工作中,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使得我国的城镇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口也不断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劳动力变少,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一些闲置或荒废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土地规划管理方案,但是在进行土地拍卖时,由于相关的拍卖人员只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导致我国出现了天价土地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土地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虽然这两种工作都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是这二者的宗旨出现了差异,并且形成了矛盾。
4协调土地规划与城乡管理二者矛盾的有效策略
4.1规范土地征用秩序
想要有效解决对于土地盲目征用的问题,首先,规范土地征用秩序,提升土地征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针对已经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给予适当补偿。在对农民的损失进行估计时,工作人员还应当考虑到土地征收给农民带来的间接影响,最大程度地安抚被征用土地农民的不满情绪;其次,在对土地征用之后相关单位应当给予科学设计的土地征用方案,保證土地使用的科学性。最后,针对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应当给予恰到好处的思想教育,让其意识放弃土地并不意味着放弃农业,推动农业多样化的必要措施[3]。
4.2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不管是土地规划管理,还是城乡规划,都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相适应的规划政策,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打好基础。如土地征用工作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为了平衡各方权益,首先要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引导农民转行,同时提高土地征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其次,综合考虑土地性质、质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保证农民利益的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针对建筑用地,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遵循保护耕地原则,充分体现土地规划的意义。
4.3强化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实施交流
虽然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宗旨存在偏差,导致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是无论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工作来说,这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为了保证二者的和谐开展,对这两项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在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城乡规划工作,保证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在定程度上加剧城乡规划二者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导致城镇化进程放缓。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应当针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态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方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敏.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6,15(2):49.
[2]徐凤秀.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应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21(8):32-36.
[3]王贤云.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3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