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所有人实时凝视的冲突

2022-03-23 22:02李静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连斯基冲突战争

李静

人们蜷缩在没有窗户的防空洞里,导弹在乌克兰的各个城市呼啸而过,空无一人的杂货店以及乌克兰边境加油站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这些视频和画面取代了时尚、健身、舞蹈和综艺,几乎成为每个主流社交网站最有流量的内容。

从2月24日乌克兰遇袭开始,在这个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年代,社交媒体、算法、流量以及高速数据捆绑在一起所提供的图像,几乎肯定比以往任何一场战地报道都更快、更直观、更丰富,每个人都轻易成为了“记者”或是自己所支持阵营的“宣传员”。

在这样的舆论战中,理性和中立无疑成为更加重要和稀缺的资源。

越来越多的乌克兰用户利用起社交媒体,把传播乌克兰的信息,争取西方的同情作为一项使命。曾经,提到乌克兰,人们想到的是贪腐、精英逃离和“欧洲子宫”的负面形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表现出一种悲壮的形象。

在这个新的舆论战场上,军事更加强大的俄罗斯似乎成为弱者。3月1日,苹果下架两款俄罗斯权威新闻App,且正式宣布对俄罗斯断供并停止俄罗斯境内的手机支付,随后谷歌也宣布暂停俄罗斯境内支付功能。这造成俄罗斯当天地铁大堵塞,因为人们只能排队去购买纸质车票。俄罗斯普通民众的愤怒无法传达出去,俄罗斯官方也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们在最活跃的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早已被禁言。

在被全世界注视、讨论和围观中,2月27日凌晨,俄罗斯被禁止使用SWIFT,瑞典、芬兰和瑞士的中立性已经消失。2月中旬,德国不仅拒绝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还阻止荷兰等其他国家向基辅运送德国制造的武器,但26日德国戏剧性地扭转了方向,宣布计划向乌克兰运送至少1000件反坦克武器和500套毒刺防空系统。欧盟也决定向乌克兰提供5亿多美元的武器援助。

社交媒体上每个参与者的实时发布、围观和讨论,抽走了以往那些普通人看不见的外交博弈所需要的从容时间与空间。“过去战争过程中处于胶着状态时,那些本该是在外围的东西,突然成为战争整体中的重要部分,甚至会影响到战争本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无时无刻不在“直播”的社交媒体,成了一个混战的战场,充满不确定性,一个人也许无需付出太多成本,就可以吸引来全世界的目光。

在輿论的裹挟中,人们似乎无暇再思考冲突的根源,也难以保持解决冲突的该有的理性。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美国现代战争研究专家彼得·W·辛格在2018年写过一本书——《如同交战:社交媒体的武器化》,他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再把战争中的各种信息与实际战场或地缘政治、外交分开,他们已经搅合在了一起。在辛格眼中,俄乌冲突是证明社交媒体如何有效影响公众看法的最好实例:普通乌克兰人用社交媒体来展现他们曾经的生活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有多么相似,而乌克兰国家领导人则利用社交媒体在战斗中或面向人民宣传自己。互联网不仅本身即战场,而且已经成为征服现实世界的工具。“这是一种新的战争方式,”他说,“再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根据worldometers截至2021年12月底的统计,全球有超过45亿人使用某种形式的社交媒体,按月活跃用户计算,Facebook、Youtube、WhatsApp、Instagram等排名前五名的顶级社交平台均为美国企业。

俄乌冲突爆发伊始,美国多家社交媒体运营商就收到联邦参议员马克·沃纳的信件,敦促它们遏制俄罗斯的“影响力攻势”。谷歌当地时间3月1日宣布,旗下视频分享网站将禁止今日俄罗斯和卫星通讯社的账号面向欧洲发布信息。Facebook的安全政策负责人纳撒尼尔·格莱彻也宣布Facebook将继续为“更多的俄罗斯国家媒体”添加核查标签。

截至发稿,推特、Facebook、Google都已经对在这些社交媒体上被标记为俄罗斯官方的账号进行封号或禁言,禁止俄罗斯官方媒体投放广告及盈利;应欧盟的要求,Facebook、YouTube、TikTok和微软在欧盟范围内对禁止今日俄罗斯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新闻信息产品在欧盟落地和传播,对两大媒体账号进行屏蔽。据今日俄罗斯报道,自2月26日开始,数以万计的俄罗斯用户在使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时遇到问题。

这些措施似乎解释了,为何在社交媒体的舆论上似乎总是听到来自乌克兰的声音,却对北约东扩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相对弱化,因为支持俄罗斯的声音难以通过社交媒介传到俄罗斯之外的地方。

在俄乌冲突过程中,泽连斯基经常发布自拍视频。在传播学中,自拍与新闻镜头的他拍效果完全不同,它是第一人称视角的个人情感表达,与观者没有间隔,仿佛彼此结盟。“1978年出生的他也无疑更能够适应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政治家。如果他能够面对长焦镜头自如表演,那么应付自己的自拍镜头,就更加游刃有余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月24日凌晨,即俄乌冲突开始前的几小时,泽连斯基在Telegram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同时使用乌克兰语和俄语发表严肃讲话,表示试图致电给普京让他不要开战。但据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4日说,俄方立场是希望能解决包括乌克兰中立地位以及乌克兰不在其境内部署武器等“红线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同乌方谈判。与泽连斯基在视频中的说法并不相同。

3月3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媒体采访。图/人民视觉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25日普京已经准备派代表团前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乌方谈判,不过,乌方先是提议波兰首都华沙为谈判地,随后又与俄方“失去联系”。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说,乌方“拒绝谈判”,要求“把这件事推迟至明天(26日)”。

在成为总统之前,泽连斯基因主演知名喜剧《人民公仆》成为乌克兰“国民喜剧演员”,这个身份自他从政那天起,就成为众人嘲笑的标签。他执政以来的政绩也确实越来越让人怀疑。俄乌战争发生后,泽连斯基的演员天分却成了他在舆论战中的武器。

乌克兰危机媒体中心的联合创始人Yaryna Klyuchkovska,曾为乌克兰政府从事公关服务工作,她在谈到泽连斯基的战时形象时说,当然,他是一名演员,“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的真实本色。”

媒介与现代战争的关系从来密不可分。发生于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一直被称为第一次“媒体战争”,因为在煽动公众“一致同意”发动战争的过程中,报纸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约60年后,越南战争获得了“第一次电视战争”的称呼,因为1965年春天,大量美国战斗部队投入战争后,这场战争成为了大规模新闻报道的主题。之后,无论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都突出了有线电视新闻在这个时代的力量,尤其在伊拉克战争中,800名授权记者全程跟进,通过直播对战争进行全方位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后修改的《作战纲要》中明确写道,“媒体传播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 。”

那是一个媒体叙事的时代,在媒体与受众为发布和接收关系的单向传播中,信息的中心为职业媒体人,民众对于战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媒体的报道,信息传输到受众那里也存在时差。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时差和核心化都消失了,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成为媒介的一部分,公众通过因特网获得大量及时且“不加过滤”的新闻。“不加过滤”的结果是第一时间且一手,但代价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24日俄乌冲突爆发当天,社交平台上迅速出现城市被轰炸,大楼在人们面前轰塌的视频,一位乌克兰父亲与女儿挥泪诀别的视频更是催人泪下。但很快,轰炸视频被证实来自两年前的贝鲁特,那位和女儿吻别的父亲也根本不是像视频中所说的那样。

一些很有故事性的现场照片也被证实不是事实,例如广泛出现的泽连斯基身穿迷彩服、头戴钢盔上前线的照片,是一年前他视察军队时拍摄的旧图;“轰炸后头裹纱布血流满面的妇女”,其实是4年前一场瓦斯爆炸的受伤者,甚至军事模拟视频游戏《武装部队3》的视频片段被当作真实冲突视频,一条乌克兰最大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在冲突中起火的消息,也是几经反转……

专门研究和打击假新闻现象的美国民间智库统计,在美国,90%以上的信息收集和传播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的,但只有不到1%的用户会在阅读新闻时进行事实核查,与此同时大多数人却认为自己非常擅长识别假新闻。

但那些不真实的消息往往更符合人们的想象,因此能够轻易调动起人们的情绪。前述智库的负责人称,“如果你觉得社交媒体没有故意这么做,就太天真了。”在这样的情绪化之下,“我们都成为战争的目标。我们的点击决定了哪一方获胜。”

这个世界的叙事方式被改变了,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左右着实际战争和政治的进程。“军事失败的一方,可能在另一个层面上,成为胜利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表示,“现在的舆论技术手段使得战争进程越來越变成一个全透明且全世界人民都参与观察的对象。”

当人们在办公室、客厅、公交车、学校……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全过程,这些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便再也不神秘。人们曾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如果历史在进程中就一直被直播,它成为所有人共有的记忆,便无法改写。

“人类历史上每个时代都发生过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从未有一次像今天俄乌冲突这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全球共时性”——这是昝涛为俄乌冲突总结的最突出特点,这个前所未有的特点,使军事冲突或者说历史事件多出了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下结论,也许为时过早,但是,“战争被改变了。”

2月24日,乌克兰民众搭乘从乌克兰基辅开往波兰普热梅希尔的火车,期间在火车站一处临时避难所休息时,人们通过手机关注时事。图/人民视觉

猜你喜欢
连斯基冲突战争
泽连斯基和乌将领间冲突加剧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补课”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