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化学试题中“真实情境”的价值导向——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乙卷化学试题为例

2022-03-22 12:07:44徐凯祥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化学试题乙卷真实情境

徐凯祥

浅析高考化学试题中“真实情境”的价值导向——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乙卷化学试题为例

徐凯祥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衔接高中化学学科育人方式改革。2022年全国高考试卷既体现了人才选拔功能,又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教育功能,试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持续稳定地助力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对高中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高考化学试题;真实情境;社会价值;应用价值;育人价值

化学学科已成与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学科,每个阶段的化学学习均有其自身的阶段特点。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恰好处于整个化学学习重要的基础阶段,所以高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就是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基础阶段的一个初级检验,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2022年全国高考甲、乙试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做出的贡献,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突出价值观念引领,起到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设置真实情境,深化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2022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聚焦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应用,优选情境素材,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积极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考化学试题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问题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在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全国乙卷第7题和全国甲卷第7题选取生活密切相关情境素材,如铅笔芯、食品膨松剂、棉花、麻、蚕丝、漂白粉和舞台上制造“云雾”干冰等等,注重基础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考查。全国乙卷第12题对新能源汽车、航天领域中新型电源的考查,让化学贴近生活,其应用使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其前景让学生畅想化学创造的美好未来。

例如全国乙卷第8题: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此题虽然直观上是考查有机化学的空间共线面、同系物判断、官能团特征等知识。其中选项D是判断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考查学生以加成反应、聚合反应为基础,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的结构判断开环聚合反应,实际上从更深的层次上是以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为情境,向我们传达了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达到再利用的目的,并向学生普及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方法和手段,展现了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责任与担当,符合教育改革新发展理念,展现化学科学所能体现的重要社会价值。

再如以全国乙卷第28题(节选)为例: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此题简单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3-③即得到2H2S(g)=S2(g)+2H2(g)的Δ4=(-1036+94)kJ/mol÷3+484kJ/mol=170kJ/mol;(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3可得2H2S(g)+O2(g)=S2(g)+2H2O(g) Δ=(-1036+94)kJ/mol÷3=-314kJ/mol,因此,克劳斯工艺的总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硫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高温热分解方法在生成单质硫的同时还有氢气生成。因此,高温热分解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氢气作燃料;但由于高温分解H2S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其缺点是耗能高。

该题以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废弃物H2S的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为真实情境。结合学科生产实践应用实例,通过呈现工业上硫化氢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克劳斯工艺为基准线,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即高温热分解方法与之相比的优点、缺点,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展现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其实质是在以学科教育为重要目标的基础上,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保理念,从而坚定未来的化学从业者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深化化学学科应有的社会价值。

二、选取真实情境,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化学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基础上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学习学科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加强了应用方面的设计。高考试题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选取情境优化设计,特别关注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人类健康方面的试题与环境科学相关的试题,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实现从“解试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化学科学的基础地位和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全国甲卷第8题(节选):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辅酶Q10的说法正确的是

例如全国乙卷36题(节选):左旋米那普伦是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的药物之一,以下是其盐酸盐(化合物K)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忽略立体化学)……

上述两题直观考查有机物的化学名称、空间结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为、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的总数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以辅酶Q10、左旋米那普伦药物合成的试题为情境,体现出化学研究成果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和化学学科的重要应用价值。

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Fe(OH)3Fe(OH)2Al(OH)3Pb(OH)2 开始沉淀的pH2.36.83.57.2 完全沉淀的pH3.28.34.69.1

此类试题加大了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使学生达到辩证地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应用,夯实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化学科学在推动人类发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科学地认识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及科技上的巨大应用价值。

三、创设真实情境,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其突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试题情境素材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在秉承教育初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真实情境的创设在内容的呈现上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具备这样的一个特点——立足于基础知识,创设真实情境并聚焦学科思维过程与学科关键能力,这也是化学教育改革关键点、着力点之一。全国甲乙卷试题提供多样信息,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回归理性学习,达到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双重考查。

例如全国乙卷35物质结构选做题(节选):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2)②一氯乙烷(C2H5Cl)、一氯乙烯(C2H3Cl)、一氯乙炔(C2HCl)分子中,C─Cl键长的顺序是_______,理由:_________。

(ⅰ)C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形成的C─Cl键越强:(ⅱ)__________。

考查学生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熔点,键长的顺序,化学键的应用等试题形式较往年比较有很大的创新性,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转变呈现方式,考查思路比较新颖,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对大Π键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方法上掌握化学基础的知识内容,体现出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和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积极导向作用。

另外化学试题中对信息提取、整理、加工再处理能力是发展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能力要求。例如全国乙卷11题化合物 (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

此题将元素推断与热重分析图像实验数据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以及计算能力等。其中硼元素的确定方法,一种是以化学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元素的价态,再结合题给信息推算出该元素为硼元素。另外一种方法是,如果学生能注意到试卷中给出的可能用到的原子量(B这个元素原子量在整套试卷中其他地方均未涉及),也可以直接快速解出B为硼元素。全国乙卷13题将弱电解质溶液和离子膜相结合,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计算。28题H2S和Ar不同投料比中,热分解过程中H2S转化率图像,分析不同投料比等。此类题高考化学试题通过化学模型、文字、表格、图像、化学用语等进行分析,深入考查学生对信息提取、整理、加工再处理的归纳与论证能力方面能力,体现育人的价值导向。

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务。通过全国高考试题进行初级评价、筛选,是课程改革检验的关键一环。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符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发展战略主题。让学生在“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实际情境中选取真实素材、提炼真实问题,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实战考察;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重视真实问题解决和化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引领化学教学,扎根于宽厚扎实的学科知识沃土,运用实践育人的教学手段服务于人才选拔,对持续稳定助力推进化学教学改革优化,对学科教育教学及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1]教育部考试中心深化学科基础考查 发挥积极导向作用——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DB/OL]. j.cnki.11-3303/g4.2021.07.01.

[2]司徒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与高考试题分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22.

[3]周世祥,理科综合全国卷:培养科学思维[N].光明日报,2022-06-09(6).

2022—09—25

G633.8

A

1673-4564(2022)06-0146-03

猜你喜欢
化学试题乙卷真实情境
从2023年全国乙卷看物理电学实验的备考方向
高考化学试题解答有效争分策略
2022年全国乙卷化学模拟试卷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乙卷)评析
物理之友(2022年1期)2022-04-19 12:34:58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