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绿色成为美丽江苏最靓丽标识,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最鲜明底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标准、高要求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争率先实现“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100%优Ⅲ类、湖泊水质达到Ⅲ类”的总体目标。
湖泊生态环境与国家生态安全、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021年1—11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在全国98个国考湖泊中,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的仅为20%,近一半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接近42%的湖泊总磷指标未达Ⅲ类,甚至有9个湖泊总磷为Ⅴ类或劣Ⅴ类,总磷污染已成为制约湖泊水质提升的主要因素。
部分省市湖泊治理基本经验。湖泊治理需要综合运用产业调整、环境整治、引水活水、生态修复、湖内保育等多种手段,是多部门、多区域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从全国情况看,部分省市近年来积累了湖泊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一是湖南大通湖治理经验。近年来,大通湖全面实现湖泊退养,临湖1000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全部退出,2.4万亩精养鱼池均退出精养模式,恢复水生植物近4万亩,强化稻虾养殖尾水监测和管控;全面推进疏浚引水活水,建成4个主要入湖口湿地,大通湖全面退出劣Ⅴ类水体。二是云南洱海治理经验。近年来,洱海完成沿湖1806户生态搬迁,初步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全面消除27条主要入湖河流Ⅴ类及以下水体,推广绿色化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关停洱海流域57座非煤矿山和3座水泥厂,流域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亿方清水入湖。“十三五”期间,洱海水质累计实现32个月Ⅱ类。三是山东南四湖治理经验。近年来,山东高标准治理南四湖污染,清退一批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定位要求的产业和企业,严格控制企业污染排放标准,清理10万多平方米湖区网箱网围;打好“治(污水源头治理)—用(中水回用)—保(末端生态净化)”相结合的“组合拳”,创新湖泊生态治理模式,南四湖水质已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
省内湖泊治理总体情况。太湖作为江苏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湖泊之一,始终是全省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中之重。2007年,太湖治理攻坚战正式打响,省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亿元,带动地方、社会资金投入超千亿元,实施相关治理项目超万个。流域内累计关停重污染企业超过5000家,建设污水管网超过2.5万公里,关停整治畜禽养殖场超过6000家,完成生态清淤土方接近4000万立方米,打捞蓝藻1000多万吨。在太湖地区首创河长制、湖长制并推广至全国,有效压实地方治水责任,不断强化流域治理效能。全面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太湖一级保护区基本建成无化区;出台太湖流域新标,进一步收严污染排放标准;实现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区域供水和垃圾转运体系全覆盖;完成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9.5万亩渔业养殖整治,太湖4.5万亩和滆湖2.3万亩网围养殖实现清零。通过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太湖湖体主要水质指标浓度显著下降,15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
苏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级城市,2020年全市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23.9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三。近年来,苏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GDP突破2万亿元的同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全省“263”专项行动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实现“四连冠”,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首批美丽山水城市。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建成387条可观可感的生态美丽河湖,暨阳湖等获评“江苏最美水地标”,傀儡湖入选江苏省首批生态河湖样板,地表水环境质量优Ⅲ比例由“十三五”初的64%提升至92%,河流断面100%实现Ⅲ类。
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严格落实太湖流域新标要求,全面提升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出台城镇污水厂准Ⅳ类的苏州特别排放要求。累计淘汰化工企业661家、低效产能企业7344家,整治“散乱污”企业5.35万家,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排放总量。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实施太湖治理工程项目510个,投资约750亿元;实施三轮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推进重点项目超过400个;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达到100%;太湖围网实现清零,阳澄湖围网养殖规模削减近90%,完成23.5万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并实行一体化生态养殖。
率先推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分类、分级指导全域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推进太湖金墅港、渔洋山水源地水生植被修复工程和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种植试点工程;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和湖内保育,重点湖泊断面总磷浓度明显改善,2021年1—11月同比改善幅度在5.6%至18.7%之间。
尽管如此,苏州仍有6个国省考湖泊断面水质未达到Ⅲ类,湖泊水质改善成为制约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苏州市废水排放量高达11.3亿吨,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8.78吨、0.42吨、0.09万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以后,攻克湖泊总磷难关、完成生态转型成为苏州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控源减排任务依然艰巨。湖泊具有水域面积广、水体交换缓慢、污染物易扩散等特殊规律,保护和修复难度较大。一是河流入湖通量居高不下。根据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湖泊总磷标准(Ⅲ类0.05mg/L)远严于河流标准(Ⅲ类0.2mg/L),而苏州境内湖泊均为平原湖泊,与水库、山区湖泊等封闭型湖库相比,入湖河流多并承担了防洪调蓄功能,水质受入湖河流影响较大。通过对全市湖泊开展污染源分析发现,阳澄湖、淀山湖等重点湖泊入湖河流总磷输入负荷超过入湖总负荷70%以上,成为制约湖泊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瓶颈。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少地区仍存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位、管网错漏接、雨污混接等问题,污水收集率有待提高。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化学需氧量进水浓度远低于水务部门提出的260mg/L的要求,甚至还存在个别小区污水主管网未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情况。排查发现,太湖流域(苏州辖区)共发现各类排污口10188个,全市劣V类水体超过1200条。三是脉冲式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湖泊作为调节水资源的重要节点,因受到汛期直接冲击而导致湖体总磷浓度迅速升高。苏州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平均汛期(5—9月)降水量约为642mm,占年内降水量的60%。受其影响,汛期排水量明显增加,大量城市面源、农业面源污染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湖,特别是每年7—8月水质优Ⅲ比例会出现明显下滑。如2020年7月,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仅为44%,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水产养殖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阳澄湖、澄湖分别是苏州的第二、第三大湖泊,目前仍在进行湖体养殖作业。近年来,阳澄湖湖体内围网养殖规模虽然从14.2万亩压缩减至1.6万亩,但长期湖体养殖加大了湖底的污染负荷。据测算,围网养殖带来的总磷负荷约占全湖总负荷的8%。湖底污染负荷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月到10月。澄湖主要承担的功能是水产养殖,整个湖区均由苏州市水产养殖场有限公司承包,年产各类水产品2500吨左右。受其影响,澄湖水生态退化严重。同时,各湖泊周边岸上还存在养殖池塘和种植业密集区域,岸上面源污染也对湖泊总磷造成了不利影响。如阳澄湖以北区域约有池塘养殖10万亩,虽已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但因面广量大,少数养殖池塘尾水在清塘期直接外排河道现象依然存在。
湖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全市湖泊生态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型生态系统退化尤其严重。2015年起,太湖持续处于高水位运行,加上水草管护不科学,导致太湖湖体水草总量骤减,太湖水生植被分布区面积较2014年夏季锐减近80%、较2014年冬季锐减90%。在目前高水位运行的状态下,重新构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难度极大。水质变化与水生植被的减少密切相关,受水产养殖影响,澄湖生态系统破坏较为严重。澄湖生态调查数据显示:澄湖湖体几乎没有水生植物,底栖生物均为耐污染类品种;阳澄湖水生植被从东往西呈递减趋势,特别是阳澄西湖水生植被几乎为空白,西湖的总磷浓度约为东湖的两倍。受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全市主要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太湖、阳澄湖等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退化,湖体磷内源释放并造成固磷能力减弱,打破了草藻竞生的平衡,大量生长的蓝藻通过生物泵吸收底泥中的磷并在衰亡后进行释放,进一步提高了湖体总磷浓度。
调水工程导致生态格局变化。太湖作为苏州境内最重要的湖泊,受江苏“引江入湖”、浙江“引湖入杭”、上海“引湖入浦”等调水工程影响,换水周期从自然状态下的300天左右缩短到180天。阳澄湖共有太浦河、木沉港、陆泾河、外塘河等4条调水通道,从阳澄湖大量引调水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是长江引水增多、长江总磷本底浓度较高加上沿途污染汇入,导致入湖污染物通量增加,不利于降低湖体总磷浓度。二是换水周期缩短,导致水体停留时间随之缩短,影响水体自净能力,不利于总磷降解。三是底泥扰动加剧,水文条件变化改变了湖体内的水流情况,水体流动加快底泥扰动并造成底源总磷释放。
区域联动治水亟待加强。在全市重点湖泊断面中,共有3个断面涉及跨界。太湖虽有约72%的水面位于苏州境内,但苏州位于太湖下游,主要承接上游来水,入湖通量占比仅为2.2%。同时,苏州位于淀山湖、元荡上游地区,入淀山湖、元荡的总磷通量占比最高,分别占比19.4%和5.3%。目前,相关地区虽已建立了联合治水机制,但地区间壁垒并没有完全打破,属地责任尚未明确,推诿扯皮情况仍时有发生,与“措施上加强对接、节奏上步调一致、标准上统一执行、进展上实时衔接”的区域协同治水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并明确提出了“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确保达到100%、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力争达到100%”的目标,全市上下将围绕湖泊治理这块“硬骨头”开展攻坚行动。通过科学编制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太湖综合治理“十四五”规划,以规划引领压实工作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并与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开展苏州水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
科学谋划湖泊保护路径。湖泊污染来源多、污染成因复杂,一直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必须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好湖泊治理路径。一是战略性调整湖泊保护理念。注重保护第一,突出扩面提质,拉高保护标杆,严格准入条件,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向好;注重绿色发展,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优化调整湖泊保护技术路线。坚持“以治控源、以保促净”,加强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推动湖泊保护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全面转变;系统分析湖体本身及“三圈一纵”(湖滨缓冲带、湖荡湿地、水源涵养林和入湖河流)的自然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科学的保护路径。三是综合调整湖泊保护手段。湖泊保护涉及多地区、多部门,应采取综合手段统筹协调,注重区域协同联动,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河湖同治、水岸同治、流域同治”,形成“互相帮衬、互相提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生态环境管理良好局面。
强化湖泊水质目标管理。近年来,苏州围绕主要湖泊和重点河流断面,开展了“一断面一方案”攻坚、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消除劣Ⅴ类水体攻坚、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水生植被种植恢复等重点行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水质目标管理机制仍需积极谋划。一是实施湖泊水质目标考核。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湖泊及主要通湖河流水质改善目标,坚持“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要求,不断收严总磷控制要求,以水质倒逼属地落实治水工作。二是加强湖泊水质联保共治。在市级层面,加强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间的协同,共同研究制定湖泊保护治理规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改革,探索建立跨界河长、湖长协调联动机制,协调解决湖泊保护治理跨区域、跨流域重大问题。三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生态环境、水务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湖泊水生态环境会商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动态跟踪湖泊保护进展。对水质不达标的地区,综合采取预警、挂牌督办、行政约谈等手段,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发现问题。湖泊总磷来源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是提升湖泊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开展出入湖河流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实现总磷指标可监测、可统计,总磷通量可量化、可考核;实施主要入湖河流、支浜加密监测,推动溯源治污;开展不定期巡查,坚持“以日保月、以月保年、以点(点源)保河、以河保湖”,不断提升湖泊治理水平。二是建立与完善湖泊生态评估制度。以太湖、阳澄湖、淀山湖、元荡、澄湖、昆承湖为重点,开展湖泊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把好湖泊治理的“方向盘”。三是要加强总磷来源分析。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分析反演湖泊总磷污染源,定期反演精准识别总磷高值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针对性治理。
积极推进湖泊生态保护。2020年以来,苏州实施了金墅港、渔洋山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和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种植试点工程,通过重构“水下森林”提升湖泊生态水平,但目前相关工作仍处在摸索、试点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生态恢复路径。要在总结金墅港、渔洋山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和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种植试点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成熟且可复制的生态治理方案,并扩展应用于其他湖泊治理。通过恢复本地优势植被物种,培育芦苇、鸢尾、黄菖蒲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科学构建水下植物群落,构建完整、稳定、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精准实施调水引流措施。目前苏州已全面开展湖泊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但湖泊水文水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尚不完备,水资源调度对河湖水质、水生态的影响分析还有待加强。以阳澄湖为例。除七浦塘“引江济阳”引调水工程外,还在外塘河(15个流量)、陆泾河(18个流量)、木沉港(40个流量)建有3个调水泵站,但当前尚未完全摸清湖区调水情况对湖泊的水文影响,科学调水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坚持“三水”(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统筹。通过对水文、水质的监测分析,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水生态的响应关系模型,形成以改善水质为导向的水资源调度机制;通过开展重点湖泊“三水”共治试点,精准实施调水引流。
深入推进控源减排任务。浅水湖泊水体营养盐的动态,取决于外源输入与湖体内循环过程。要加强内外源解析工作,开展污染物通量监测试点,科学分析各类污染源入湖入河影响。一是要加强源头治理。强化点源管控,推动造纸、印染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入湖、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溯源整治,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不断削减上游污染物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削减入湖总磷负荷。推进入湖河流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河道总磷标准,加快推进生态美丽河流建设和劣V类水体整治行动,不断削减河流入湖总磷负荷;提升污水收集处置能力,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通过建设排水达标区和污水处理设施、检查修复配套管网,不断补齐污水收集短板。三是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湖泊周边种植业、水产养殖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和养殖池塘高标准改造;严格落实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要求,支持使用有机肥料、绿色农药,提高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同时,优化生态养殖方式,积极探索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