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百年发展的历史成就与未来展望

2022-03-22 20:53丁省伟储志东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学生

丁省伟,储志东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建党百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回应,有必要对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并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展望。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百年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

1.1 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学校体育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无论是战争时期解放区学校体育的开展,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学校体育的本土化探索,抑或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的不断跨越,始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其中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仅带头参加体育活动,还多次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指示批示,有力推动了学校体育事业的普及化和现代化。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通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党的领导的实现。二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建党百年来,我们始终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天然地带有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这也决定了学校体育事业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1]三是始终坚持“扎根本土”和“面向国际”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坚持本土化探索,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体育活动,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体育课程改革,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实践和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作出的生动回应。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也始终坚持面向国际,以他山之石为中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的学校体育模式和体育课程进行学习转化,改革开放后学习引进“运动教育论”“动作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国外先进的学校体育思想与理论。正是得益于“扎根本土”与“面向国际”的有机统一,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既能契合中国实际又能保持旺盛活力。百年来,一代代体育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扎根本土”和“面向国际”有机统一的发展之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2]。

1.2 实现了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学校体育事业伴随学校教育的大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 793万人[3]。这些数据意味着全国每天有53万多所学校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有近3亿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在管理模式、制度建设、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愈加规范,制度建设更加健全,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材更加丰富多元,课程体系完整衔接,师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条件保障更加充足。此外,在百年来的发展中,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国际影响力、发展引领力和社会贡献力等方面也有了质的提升。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446所高校设置了852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点,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总在校生人数达到28万[4]。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不仅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专业人才,为我国实现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强国的跨越作出了突出贡献。

1.3 建立了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始终以法治化和规范化为目标,有力促进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正是得益于日趋完善的法治体系和制度体系,学校体育才能得以在各个时期顺利开展。革命战争年代,党就制定了各种法令和文件,对教育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包括学校体育)。如《列宁高级小学校组织大纲》中规定:“体操注重兵式”,其“教授标准”规定“体操,练习兵式,先用木枪,后用铁枪”[5]。这一时期的法令文件不仅保证了体育相关内容在学校场域的有效开展,还体现出军体结合的红色体育特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指导、组织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相应的体育管理机构,承担学校体育的政策制定、组织、管理、检查、指导和监督等工作。1952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不仅明确了学校体育为国家培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合格人才的目标,还规定大中小学每周开设两学时的体育必修课。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各种法规文件的颁布,对学校体育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文革”结束以来,为推进学校体育事业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多个法规文件,并对学校体育制度、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如1977年设立体卫司、恢复学校体育处,1985年设学校体育司,1990年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9年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6年印发《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最终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机构改革使学校体育事业的管理工作走上了法治化和规范化的道路,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实现了学校体育管理从“政府控制”到“政府监督”的转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始终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使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1.4 书写了助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业绩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遭遇了空前的灾难。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才逐渐站了起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体育事业全程参与其中。战争年代,为助力国内战争任务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不仅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以强健学生体魄,还融入军事训练的相关内容间接为革命事业提供助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善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不佳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开设体育必修课,还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力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展示中国良好精神风貌的需要,学校体育事业不断改革和调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体育人才。21世纪以来,为助力“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学校体育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上升到事关国运兴衰的高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等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体育的多重价值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百年实践,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来源,另一方面展示着中国式的学校体育事业助力民族复兴、服务国家建设、助力国民培养的光辉业绩。可以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不仅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征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2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学校体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在百年的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相较于教育事业的其他部分来说,学校体育仍处于一个弱势地位,是整个战线中的薄弱环节。这种薄弱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失衡、偏远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短缺、基层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多方主体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够、社会力量对学校体育的支持不足、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等。目前党和政府已经制定和出台了较为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政策在基层学校落实好,使政策真正成为学校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助力。但由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的压力、教育评价导向的不合理、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体育资源投入的失衡、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体育课运动安全问题等原因,使得学校体育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产生巨大的落差,理论上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替代,而实际中却可有可无。此外,有调查显示全国超过1/3的学校体育课程并没有按国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节课,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节课,高中每周1节课”的规定执行[6],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经常侵占体育课的时间,一些学校的高二、高三年级甚至根本没有体育课,原本的体育课或被其他文化课代替或换成自习课,体育课也成为只有检查来时才会拥有的“稀罕课”。此外,限于场地器材、运动安全和教师专业性等原因,相当数量学校的体育课被上成了安全课、“放羊课”、自由活动课,体育课的专业性、有效性、趣味性等无法得到体现,未能发挥出学校体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这些问题最终都导致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

2.2 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作用有限

自1985年开始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等)指标在近40年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超重肥胖率快速增长。具体到心肺耐力、柔韧、速度等体能指标,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直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方“止跌回升”,情况不容乐观[7]。与此同时,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令人忧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经常受到各种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困扰的人数至少有3 000万,其中存在明显抑郁、人际关系交流不良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为5.2%[8]。导致中国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育观念的误导与教育体制的束缚、教育投入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体育课在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上作用的缺失、生活与学习不良习惯的影响及体质健康测评机制的缺乏等。这其中教育观念的误导影响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判断,致使很多学校和家长为了能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文化课学习置于首要位置,不仅造成学生课余作业负担的加重,还严重挤压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致使青少年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睡眠得不到充分满足,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不正常的价值导向也影响了学校体育发展的资源保障,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学生的体育认知和体育参与。虽然各方都认同学校体育是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有效落实、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达不到有效要求、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短缺、体育师资力量短缺和专业性不强、课堂安全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学校体育不仅无法发挥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反而成为影响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

2.3 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竞技化、统一化、单一化、刻板化等问题

一是体育课教学过于竞技化。现代学校体育的内容模式作为一种学习西方的产物,不可避免地继承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思想基因。加之我国“奥运战略”的影响,竞技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领域更是大行其道,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内容。体育师资作为实施体育教学的主体,在其接受的培养课程中竞技运动是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在这些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体育教学中的训练手段、练习方法、教学方法多是按照竞技体育的模式进行,甚至连考核、评价以及竞赛也都因袭竞技体育的形式。其结果必然导致学校体育的重技能、重竞技的竞技化趋势,从而过于强调技能学习,无视“健康第一”的初衷,无视个体情感体验。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统一化。一直以来,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的实施、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等方面,均采用了“一刀切”的方法,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时采用统一的大纲,开设统一的课程,使用同一套体育教材,每个在体育课堂上的学生,虽然体育基础不同,但是接受的教育形式和内容都一样。这样统一的教学形式虽然有助于节约教育成本、培养更多的学生,但却做不到因人而异、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易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疲乏和无趣,从而导致体育知识及技能的低效转化,无法实现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的教学目的。三是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化。受制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因袭、体育教师责任不强及场地器材缺乏等原因的影响,当前绝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为主,课堂教学又多采用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两种组织形式,且分组教学呈现出以性别分组为主的特征,组织形式仍显单一,不利于更好地区别对待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培养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同时“准备活动—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组织模式过于死板,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了距离,这样的体育教学往往给学生带来的是难熬的学习体验和无趣的体育认知。四是学习评价过于刻板化。在评价内容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普遍以体能和技能为主,忽略了体育课其他领域、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学生体育情感、态度及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较为单一,不够全面;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缺乏多主体参与机制,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评价中的作用与价值,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在评价方法上,许多体育老师只注重期末这一阶段的评价,且往往针对的是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而并未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实际学习情况和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考察,评价方法上还不够严谨,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的方法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在评价形式上,仅以百分制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就是给学生一个分数,缺乏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给学生很好的反馈和指导,学习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3.1 矢志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变革和价值重构

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9]这一论断不仅清晰地指明了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出了学校体育对教育现代化、对国家建设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道出了学校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功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向,也是学校体育价值的终极追求。“人”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学校体育“立德”的逻辑起点,也是“树人”的价值旨归。因此,学校体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满足学生的身体需求和精神追求,增强学生的主体自觉和精神自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变革,如可通过加快学科建设,强化学术育人;加强制度监管,落实制度育人;优化环境资源,实现公平育人;培育主体价值,弘扬精神育人[10]。通过促进体教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共同发力、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进而更好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1]。青少年学生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并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贯穿于日常实践,才能实现自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服务党和国家建设、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下功夫,更应该在如何更好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做努力,以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终极命题。同时通过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和提高工作站位,使体育的育人价值得以回归与重构。

3.2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既关系到大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每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即使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也依然坚持开设体育课或开展课外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坚强的体魄、磨炼了意志品质,更有力支援了抗战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第一”就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曾两次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长,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更是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化,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12]。党和政府之所以一再强调“健康第一”的重要性,是因为目前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相对落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同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又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各级主体都要坚定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与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相联系,从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全方位理解和把握“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继承者。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注重体育技能传授和健康知识传递的有效结合,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既要传授体育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为其终身体育打好基础[13]。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单靠学校体育不可能解决学生健康的所有问题,因为健康并非体育的唯一目标,而且体育也担当不起健康的全部目标[14]。学校体育要做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充分释放体育的健康价值,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打下终身参与体育的基础。

3.3 坚决执行“四位一体”目标体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这一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更构建了内涵深刻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是未来学校体育事业努力的方向。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内涵来看,其最终指向依然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外在表现上更加全面和具体。“享受乐趣”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感悟到生命的乐趣和美好。为此既要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意识,也要实现中华体育精神的代际传扬。“增强体质”可以强健学生体质,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保持民族发展的生命力。为此,要把增强体质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把发展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思想境界,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学校体育以育人为本,为此要积极发挥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作用,为培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做贡献。“锤炼意志”有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未来的信心。坚定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传家法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5]为此,学校体育工作必须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造,并通过开展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的体育活动,实现对学生的锻炼、磨砺和提高,锤炼中养成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品质。可见,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突出的指向性、时代性和深刻性,还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未来学校体育工作要坚决执行“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持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服务教育现代化和国家建设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4 不断完善学校体育体制机制建设,破解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和桎梏

一是构建学校体育多元治理模式。在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也应积极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从传统的政府组织单一主体垂直化管理模式向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多元主体网络化治理模式转变[16]。为此,政府要持续进行“放管服”改革,加大学校自主办学权,引入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学校体育事务治理并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整个过程中政府虽然起主导作用,但更多承担的是监督和服务者的角色,以实现多方治理主体的有序进入和合力的有效发挥。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利用改革的力量、集体的智慧破解学校体育发展难题。以“体教融合”为例,要想实现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达到育体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由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体育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7]。三是建立校内外体育锻炼联合机制。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共同参与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支撑。为此,可整合各地区体育资源,打通学校、社区、社会等的界限,建立体育资源协调小组;制定学生校内外体育锻炼计划,并根据时间安排、体育资源及学生选择等条件合理规划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开发探索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计划或方案,如学校制定家庭体育锻炼作业、家庭开展亲子体育锻炼计划、社区开展学生体育锻炼帮扶行动、社会开展校外学生体育活动工程等,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3.5 着力提高学校体育资源保障水平,夯实学校体育发展的物质和人才基础

一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教育的基础,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过硬、水平高超、数量充足的体育师资队伍,是推动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支撑。为此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如推进新时代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体育师资;完善体育师资职后培训体系,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乡村体育教师规模,保障偏远和农村地区体育课得到落实;保障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增强体育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为此要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达标率,如国家及地区每年要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物资供应,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积极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进行体育物资的捐赠;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作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想办法自己动手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增加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将学校体育发展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重点对中西部及偏远地区进行资金倾斜。三是加强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增加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体育教师通过虚拟仿真课堂,使学生体验武术实战中的击打效果、高山滑雪的动作技术及模拟篮球运动的技战术配合等,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开发多种“体育在线课程”,为体育老师、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课程知识及中西部偏远地区学校体育提供更科学、更便捷的线上指导;开发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以实现对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动态监测和考核,从而更好地督促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实现学生体育考核的个性化、客观化和公正化;开发学生体质测试、体育参与、体育竞赛等学校体育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以便更全面、更高效、更直观地反映、监测、管理学生体育参与的相关情况,并为教育和体育部门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确化。

3.6 深化学校体育课程和评价改革,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实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的要求,各地要出台具体措施保证体育课的基本课时,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项目学习规律,建立衔接有序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丰富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做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体育教学吸引力,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运动项目教学计划,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增强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性和自主性,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普及武术、抢花炮、斗鸡、射艺等传统体育项目,赋予学生部分体育项目选择的自主权,增加学生的可选范围,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增强学生体育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体教之间的深度融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构建运动技术学练与比赛之间有效通路,实现“教、练、赛”互进,畅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共赢。提升体育课的课程地位,从选修到必修,从副科到主科,并将体育纳入高、中、小学升学方案,改革体育考试制度。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措施,组织丰富多彩且与学校体育课程相互配合的课外体育活动,并通过制度建设实施常态化管理。二是深化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改革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合理的考核制度,注重动态评价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身心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以最大限度实现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公正客观评价。改革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标准,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考核评价机制,以完成工作的实际结果、成果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改革学校体育督导评价机制,进一步细化学校体育督导范围和内容,将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成效、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政策文件实际落实情况等纳入学校体育督导评价范围,同时将各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考核指标,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前进。探索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有效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以避免地方教育部门与学校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可能产生的“共谋”行为[14]。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