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晗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2)
南北通衢的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象征之一,历史绵延,与时俱进,承载着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国际软实力的重任。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最多、文化品位价值最高的省份,江苏是孕育大运河的文化摇篮,已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7个遗产区和22处遗产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文化基因赋予大运河(江苏段)新的使命——向世界讲好中国运河的人物故事、历史故事和当代故事,从而提升中国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运河江苏段包括越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三个文化区段,风格迥异,出现了一大批运河名人和故事,人河关系紧密和谐。作为漕运管理中心和漕粮纺织产区,大运河江苏段现存大量的文化历史遗产和珍贵资源,也为运河两岸周边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和效益。江苏省内大运河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价值通过每一个沿线城市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彰显独有的江苏特色,每个段域都体现出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豪迈霸气的楚汉文化段位于台儿庄和宿迁等地,集中体现在戏文、诗词、运河遗址和餐饮文化中。在扬州、淮安、泰州及南通等地段,淮扬和海盐文化开创进取,开放包容,其精髓主要表现在当地方言、文艺作品和淮扬菜系中。金陵文化地带的南京、镇江和吴文化代表的苏州、无锡、常州都是南方运河典型的江南段。运河边诞生的诗画文章、山水园林和亭台楼阁,都是被赋予了巧夺天工、上善若水和崇文重教的文化特产。
大运河江苏段至今水运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位居运河全线高位,拥有最优的通航条件。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江苏先后开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漕运城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等场馆建设,启动大运河数字云平台和国家先行文化传承试点区项目,其开放和创新的江苏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大外宣翻译研究,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笔者试图归纳运河历史事迹、名人故事和旅游文化资源等内容的英译以及大运河文化的海外传播对策研究。
学界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呈现多元角度,跨学科特性不明显,从翻译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传统文学翻译学、生态翻译学等理论,没有系统的外宣翻译理论支撑。翻译是国际传播的媒介,也是对外宣传的关键。外宣翻译的特点在于它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国际传播,是在大量翻译实践与传播中积累的经验和感性知识,其交叉学科的属性符合对外推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理论指导。
从外宣翻译学“译”之角度,大运河文化带的外宣译文必须符合翻译的基本理论“信、达、雅”和“三贴切”原则,完成语言和思维的转换。首先应该考虑到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进行适应性的语言表达互换,对译文的选词、句子顺序等翻译处理方法,是否与原文完全一致做出调整,但更多地考虑是在语言对等和忠实的层面。
大运河江苏段的一些地名、河流名等,无特殊文化含义,一般遵循汉语拼音规律的音译或“音译+重复意译”原则。例如,“云岩寺塔”译为“Yunyan Temple Pagoda”,“海河”译为“The Haihe River”,不会出现太大差池。而一些文化遗址名和博物馆展览馆文献专业性较强,采取直译或者“直译+注释”原则,这样准确传达出历史上的汉语意思,简单直白。例如,“河道砖”逐词对应译为“River channel bricks”,“水陆城门”直译为“Water and Land Gates”。当遇到对读者的历史知识和专业背景有一定要求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表意,加上解释的句子,对极具中文特色的用语进行转化。例如,“胡人佣”直译为“Figurine of Hu person”,加上备注“a water repelling mystical creature”,在字面意义上附加详细说明,更好地还原本义,完成双语直接转换。
还有些运河文化遗存,译者在充分调查和了解后,采取“意译”的方法。例如,在大运河中至关重要的行政部门——坐落于淮安的“漕运总督署”,以汉语为源,英语为代码,根据具体意思翻译为
“Office of the Director-General of Tribute-grain Transport Boats”[1],指出了该机构的管理功能和职权范围,并且着重解析了中国历史上水道运粮的“漕运”,由此可见此机构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在语言转换中,译者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回归语言本身,寻求维持原意的外宣翻译,使外国读者对运河沿岸的文化带产生清晰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在过去主要是内河航道,与国际上著名的其他运河不同,缺少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寻求国际群体认知,激活大运河文化战略基因,是外宣翻译的首要目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外宣翻译必须深入交际功能,依据接受者认知,阐述文本交际的显性目的和隐性目的,充分传递原文信息。
笔者参考和整理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部分展馆文献资料,发现译文多注重原文的语用和语篇的交际功能。例如,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内,介绍《平江图》碑时提到“三横四直”。这是一种古代主干河道的简称,典型的汉语四字词结构,佐以深厚的历史渊源,十分晦涩难懂。为了达到深入浅出、浅显通达的对外交际效果,译者采取了明确阐释文本信息的“直译+意译”的翻译手段,“三横”译为“three trunk-canals running from west to east”,“四直”译为“four trunk-canals running from north to south”,不拘泥于原句的等效处理。同样位于宿迁的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内,对京杭运河东关口的描写中用到了“船舻相接、帆樯林立”等四字词,来形容昔日货运码头河面上的繁荣景象,原文词汇对称押韵,简洁而富有深意。为了预期的交际功能和摆脱原文束缚,取其对等语,最终采取减译法,译为通俗易懂的“accommodating tremendous boats”,以此来帮助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成语的背后含义,也为后面的文化互动做出合理的铺垫。
外宣翻译最基础的本体就是翻译工作,但它不同于其他翻译,还包含对外宣传的含义。因为外宣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地域的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活动,一种意识形态的国际旅行与传播实践,一种国家形象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选择与自我建构方式”[4]。江苏大运河的外宣翻译旨在为国外读者介绍江苏特有文化和运河文化,有意识地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优秀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理解。加强大运河文化外宣翻译,有利于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的运河文化。
江苏大运河名人文化效应得益于外宣翻译的文化传播,例如,在运河景区的双语介绍中,有描述项羽战败自刎乌江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Be man of men while you're alive;Be soul of souls even if you're dead)”,译者首先从句子层面上实现译文的工整对仗,保持诗歌本色。同时顾及汉语中没有提及诗句的出处,考虑到外国读者不熟悉中国古诗和诗人,译者采用增译法,在诗句前补充了“Xiangyu was commented by Li Qingzhao as...”。这句选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表达了对项羽盖世豪情的欣赏之意。译者标明出处,弥补文化空缺,同时将诗词作为文化载体,来传播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外宣翻译研究也有望成为系统理论的独立学科。两者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国际传播下,外宣文献具有“翻译”与“宣传”的双重属性,大运河文化带的外宣翻译也不例外。通过大运河文化带的外宣翻译工作,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发展。基于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即Who(传播主体),Says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传播受众)和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2],笔者梳理大运河文化的对外“宣传”现状与问题,尝试以下对策研究:
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译介传播过程中,各地注重运河历史遗产的维护和展览。促使运河文化走向世界,语言翻译是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译介主体应该摆脱单一的译者,运河管理部门、遗存展馆机构、文化传播公司、非遗传承人和媒体等都可以应用译介领域的科研成果,运用双语实物介绍、双语纪录片、西方歌剧表演等。目前省内传播领域,运河文化相关图书、网站和机构大多只有汉语版本,缺少外文译本,国外读者只能留于参观旅游的表面接触,无法通过外文翻译全面深刻地了解江苏运河文化的内涵。专业人员辅以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来制作外宣译本,既注重保留运河文化的中国特质,也易于被国外受众所接受。
建议通过编辑出版多语图书、完善官网海外版本、推出纪录片英文字幕和举办国内外社交媒体活动等形式,系统介绍大运河文化的江苏文化基因。例如,国内媒体制作的京杭大运河纪录片版本众多,虽然较为系统全面,但没有正式标配的英文解说和备注,更没有专门针对国外观众的纪录片。而国外制作发布的京杭大运河相关视频,也不够地道准确,主讲人多为来华的外国旅客或者摄影工作者,非专业人员,引进手段也非官方,对运河文化项目的历史渊源、区域价值等描述不到位,使运河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播受阻。建议省内传播主体对传播内容进行价值共性的探寻,做好中国运河文化和世界运河文化的价值对接。例如,推广运河江苏段历史遗存文物保护、运河水资源生态保护等国际话题,讲述中国运河故事,寻求文化共鸣。省内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可组织翻译、出版大运河文化相关外宣丛书,内容兼具传统特色与现代审美,图文并茂,避免挫伤国外读者的阅读或观赏兴趣,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人文知识和语言习惯,确保提高传播的预期效果。
目前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渠道单一,新媒体传播利用率不高,境外社交平台的推广不够通畅。因此,传播主体在优化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应该拓宽传播路径,形成多元化和立体化的传播平台。传统的纸质版宣传品应该与网络新媒体优势互补,如开发多国语言的大运河公众号,精美的印刷版多语宣传册可以与网络同时发布更新,供海外爱好者下载和收藏。全球疫情影响下,以跨境旅游业为依托的传播慢慢滞后,建议省内传播主体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开拓大众自媒体,与国外新媒体运营商或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制作双语直播或视频放送在国外网站宣传大运河文化。
面对大量信息的推送,传播对象的能动作用发挥。建议根据受众的详细分类,制定不同的传播内容,设计相应的传播方式。通过跨学科、跨机构、跨国、跨界的合作提高大运河(江苏段)在国际上的知名度[3]。在运河文化国际交流过程中,建议省内传播主体积极收集国外受众的数据和反馈,划分个人信息、个人喜好和地域国别,组织海外展演、参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和国际学术会议,最后建立有针对性、系统的分众个性传播。例如,扬州和苏州,作为首批运河文化名城示范城市,得益于运河文化的滋养,发挥沿线博物馆、度假村、风景区的推介作用,打造世界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好运河文化带的外宣工作。又如,2021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建成,配以官方公众号和网站,多次举办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配以独特的沉浸式游览直播,方便国外游客线上观看,推动了运河文化的国际化。同时,持续推新与运河文化有关的船帮菜美食文化、运河文化体验馆,举办一年一度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吸引在扬州和苏州的外国人加入传播活动中,他们是直接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让外国人亲身经历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亲口讲述中国运河故事。再如,苏州民乐团多次国外巡演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大型曲目《江河湖海颂》,向国外输出运河文化。另外,建议省级传播主体搭建数字化高科技的传播平台,引入学习世界其他运河城市的传播措施,交流借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播经验。
中国大运河是古人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是动态的中国文化名片。大运河部分江苏段至今维护使用状况良好,承担重要的航运功能。在传统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自媒体,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外宣翻译工作,通过提升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助力江苏提高中国运河国际影响力的探索和实践,争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运河江苏段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