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 杨 幻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情感教育是指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明确其生理与心理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提高教学效率。
(1)健全人格,培养情绪控制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意识、行为能力及综合素养等存在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成熟,如果不加以规范引导,其成长与发展就可能出现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教师要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及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其情绪控制能力,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2)保留好奇心,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好奇心与想象力较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眼界的拓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会逐渐减弱。对此,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留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典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变化,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后续情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作文教学有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及意境美等多种属性。其中,情感美是重要内容,决定了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不过,传统观念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很大,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教学问题,提高情感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体验性原则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要遵循体验性原则,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在其中赋予一定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与心灵的共鸣,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2)尊重性原则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学习情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进度。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尊重性原则,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其健康成长。
(3)互启性原则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要保持激情与良好状态,情感要饱满,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要增进对情感教育工作的了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在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树立清晰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策略,保障教学工作稳定高效地进行。不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规定学生严格按照模板写作,削弱了学生写作的兴趣,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当前,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落后,通常是先讲解例文,然后学生根据要求仿照例文写作手法写作,最后教师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流程不仅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还限制了其想象力的发挥,降低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
在写作活动中,学生的素材积累情况影响着写作质量。受传统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大多靠读书、看报或者阅读一些简单的课外读物,摘抄优美的词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或者富有哲理的句子,然后用于作文中。但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很少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影响了学生素材的积累。加之学生过于依赖经典例文,导致文章同质化现象严重,也影响了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但学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毒害很深,写作思维僵化,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等没有得到开发,只会按照固定的套路和模板写作,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影响下,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还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一文中,主人公与老爷爷相互鼓励,最终登上了山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登山。在登山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勉励,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到达山顶,体会成功登顶的喜悦心情,以更好地理解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个过程,就融入了情感教育,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学生的情感素养得到了提升。
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对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极大影响,而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开展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激活其情感,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推进。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体验的意识与能力。
在开展写作训练时,仅采用阅读优美文章、收集优美词句等方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也会影响写作教学的效率。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布置课外作业,提升学生的观察与联想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入作文,让作文内容更真实生动。例如,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写了鱼、珊瑚、海鸟、龙虾等生物,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珊瑚、龙虾、鱼、海鸟等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作文教学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不重视教材内容的挖掘,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缺少情感因素,不能对学生的情感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探索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哲理等。例如在《白杨》一文中,白杨身处茫茫戈壁,无山无水无人烟,面对恶劣的环境,它们不畏惧,不后退,与风沙对抗,为边疆建设贡献着力量。学习此文时,就可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活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准备大量的阅读素材,从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入手,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修辞手法,确保写作过程稳定高效地进行。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网络小说等大量涌现,一些网络文章中没有注重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后,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作文水平降低。教师要对学生阅读过程严格管控,筛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与读物,从而保障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质量。
过去,学生写完作文,教师大多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评价,与现代化教学理念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一些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点评结果与自身预想的相差较大,极易挫伤其自信心,进而对后期成长与发展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与创新作文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性、多方面的评价,出现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并给予指导与鼓励,为后期学生的深入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加强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结合写作主题进行讨论,安排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并用心感受,之后将心理感悟融入作文中,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有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创设相应的情境,设置一定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感知事物,激活情感与思维,为写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过去的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比较传统,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率与学生成绩,没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加强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引导学生仔细、全面地观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口语表达与书面写作,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师生间缺少有效交流和沟通,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关系,保障教学过程稳定高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作文水平受自身素材积累的影响,因此,想写出佳作,就需要大量阅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喜好和兴趣,引进优秀读物,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在后期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开展课外活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中的人物,激活自身的情感,进一步提高阅读与写作学习的效率。
除了以上措施,为了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根据新时期小学教学工作的发展要求,加强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在其中融入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还可以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引进现代化教学方式与设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及教育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