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洪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546400)
手术治疗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清除病变组织、受损组织修复等有显著意义,而目前临床手术治疗均为侵入性操作,此技术应用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手术设备等均具有较高要求,而手术室为手术治疗的实施场地,一旦出现问题除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外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2]。因此在临床手术介入治疗时往往辅助护理措施以求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实现手术治疗目的。查建华[3]学者研究中提出,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次研究如下。
1.1 临床资料样本选择:在我院就诊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样本量:378 例,就诊时间2020 年11 月-2021 年6 月,依据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对照组:n=189 例,其中男女占比为100:89,年龄18~64 岁,中位值(41.00±1.03)岁,手术类型:骨科、妇产科以及其他科室各占80:70:39;观察组:n=189 例,其中男女占比为105:84,年龄18~65 岁,中位值(41.50±1.00)岁,手术类型:骨科、妇产科以及其他科室各占75:73:41;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基线资料差异甚微(P>0.05)。
1.2 方法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准备手术医疗器械,向患者讲述手术方法,并对手术流程进行宣教。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协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操作。手术结束后向患者通报手术结果,并嘱咐手术恢复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护理内容见下:细节护理小组成立:小组成员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医生以及各科室资深医护人员组成,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小组人员对患者所行手术、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依据既往临床护理经验,常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护理重点,提出对应性预防、解决措施,护理计划制定完毕后严格依照计划实施护理内容。术前:①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以及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为患者讲述病情现状、手术目的、方法等,同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并为其指导预防措施,对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依据患者自述、面部表情变化等进行评估,针对存在负性情绪患者给予心理疏导、言语鼓励,协助患者明确自身病况以及现有治疗效果,为患者讲述既往本院成功治愈案例,促进患者治疗信心与依从性。②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消毒、灭菌,依据手术类型进行所需医疗器械准备,同时检查术中所用仪器设备性能、运行是否正常等,确保手术器械消毒均符合临床消毒标准,手术设备可正常运行。③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依据手术部位进行对患者进行体位调节,同时安抚患者情绪,依据患者自身感受结合手术所需进行室内温湿度调节,与麻醉医师进行患者个人信息、手术类型进行确认。术中:①患者开始实施术后中,护理人员严格正确使用手术仪器,依据手术操作执行流程进行对应性干预。②对于术中用药严格核对,所用药物药瓶需保留至手术结束核对后丢弃,对术中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妥善保管,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同时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告知手术医生;合理安置患者手术体位,确保固定良好,以免造成神经损伤,配合手术医师进行切口止血、缝合等。③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患者隐私部位进行遮盖。④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药品等使用数量进行详细登记。术后:护理人员在手术医师关闭体腔前对纱布、纱垫、器械进行树木核对,及时收回医疗物品放置固定地点;对患者各项引流管实施加强管理,防止脱落,术后准运患者入普通病房时需要轻搬轻放,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对接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自身感染预防措施,同时告知病房护理人员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3d 内应进行一天一次的床旁访视,知晓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并明确患者自身护理需求,对访视情况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护理效果评估。主要包含手术操作规范性、医疗器械消毒规范性、手术器械准备情况、护士配合度四方面,各项目总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则护理效果越优;感染事件发生率。对手术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消毒不合格获或其他原因造成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4]。对手术过程中消毒不合格、设备管理欠佳、用药错误、医疗器械清点错误情况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调查。我院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患者自信填写,调查问卷针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有效性三方面进行制定,问卷总分为100 分,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 检验、X2检验对比。P<0.05 为差异显著。
2.1 护理效果评估观察组护理效果较优(P<0.05)。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评估()分
2.2 感染事件发生率对照组:感染12 例(6.35%)、观察组3例(1.59%),经统计学计算,X2=5.623、p=0.018,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 [n(%)]
2.4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4.65%、97.88%,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分
表3 护理满意度()分
手术室工作量较大、时间较长且风险较高,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例如手术器械消毒工作、术前准备工作等均对手术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且护理工作环节复杂,依据手术操作以及患者病况变化导致护理要点具有可变性,因此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操作、护理技术具有较高要求[5-6]。
常规护理的实施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存在原始弊端,主要护理途径是依据护理人员术前口头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手术器械准备、术中病情监测为护理要点,缺乏针对性、综合性,未考虑个体化因素,因此造成手术室护理效果欠佳。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经数据计算得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较优、感染率较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细节护理的实施可以在繁忙、琐碎的救治工作中注重细节服务,护理质量,其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实施目的性、系统性的新型护理模式[7]。通过组建护理小组,依据手术室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病况进行护理计划制定,可有效规避个体化差异;通过术前访视、心理干预、手术介绍等,促进患者对手术治疗认知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为其讲述手术相关事项,可有效提高预后;通过术中体征观察,手术结束前医疗物品清点等,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不良事件发生;通过术后访视,明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率[8]。
综上:细节护理的实施可有效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促进护理效果提高,降低医疗感染,是减少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的有效途径,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