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英
(通用环球西安西航医院,陕西 西安,710021)
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及心源性和栓塞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意识通常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当病情进展到中期,患者会出现昏迷、高热、意识障碍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5]。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实质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之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再加之此病的发病人群集中于中年到老年人群(≥49.8 岁),该群体生理机能的下降一定程度导致此病症具有很高的致死潜在性[1]。虽然目前社会的医疗水平让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得到了显著下降,但对患者被症状造成的后遗症的处理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且脑梗死复发率较高,一旦复发,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2]。虽然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疾病本身并无实质性作用,但能够在当下条件最低成本地、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投入正常生活[4]。因此需要在满足必要的治疗药物和一般护理干预之外,再对患者进行额外的康复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得到恢复[3]。本文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64 位脑梗死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共19 名,女性13 名,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2±1.07)岁。观察组男性共18 名,女性共14 名,年龄50~85 岁,平均年龄(59±1.82)岁,两组在性别以及患者年龄的一般统计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若患者症状满足头疼、头晕、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者失音、认知功能出现下降、面部及上下肢体麻木、对侧面部及偏身感觉障碍等,即可诊断为脑梗死。排除标准:若患者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和脑部疾病,例如:癌症,精神疾病,脑溢血,心脏病等等,因参与因素过多,故无法得出有效结论,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则无法纳入本次测试。
1.2 方法一般药物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都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具体如下:(1)维持患者必要的营养需求,注意患者对于营养的摄入,保持患者在测试期间的体重均无明显变化。(2)保证患者的心理状况是正常且稳定的,脑梗死不仅会给患者造成机体上的功能缺失,还会给患者造成来自其他方面的精神压力,而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机体恢复也比较重要,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细心讲解疾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前景,配合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的额外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体位护理:防止患者血管密集和神经密集等部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受力状态。针对比较严重的偏瘫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训练患者体位翻转、帮助患者进行一定力度的全身按摩,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的流通。护理人员先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每次按摩和训练的持续时间为15min。(2)身体综合训练:患者年龄较大,且有疾病。所以肢体训练应当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幅度由小变大。患者一开始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训练,比如关节处的按摩、肢体有规律的摆动,每次训练需要保证3min 的时间。踝关节、肩关节和颈部关节等保障患者能够正常运动的骨骼,则需要保证每次5min 左右按摩和一定力度挤压,直至患者能够自主完成这些训练为止。可以自主进行关节活动和行进关节训练的患者,则要开始进行徒步行走的训练,患者一开始需要在护理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帮助下完成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直至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这段时间的徒步行走为止。患者在能够自主完成上述的基础训练之后,则要开始进行有一定强度的、需要一定体能的体质训练,比如跑步、单杠、柔韧性训练等。进行这些训练时,一开始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监督下完成,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为45min,直至患者能够自自主完成为止。(3)语言以及吞咽能力的训练:语言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提高有帮助,能在病后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发声训练,每次发声的时间维持在45s 左右,且音响音色不同,每天一百次,直至患者在一天之内能够独自完成完成任意次数、任意音色和任意音响的发声为止。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阅读训练,直至患者能够独自完成一篇两万字的阅读为止。患者家属在此期间要时常和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情绪性对话,直至患者能完成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社交沟通为止。(4)食疗和饮食习惯:日常饮食应当避免刺激食物,脂肪、糖类含量比较高的食物,益多饮用开水。(5)生活能力训练:在语言功能以及运动能力以及肢体训练能够自主进行的基础之上,患者可以试着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尝试着一些日常自理活动比如自行穿衣、自行如厕,自行吃饭等等。
1.3 观察指标神经缺损程度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均用国际通用的(NIHSS)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以及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越高,反之则表明患者情况得到控制。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则用国际通用的工具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总分为100,生活能力越强得分越高。综合上述工具和统计学方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统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对比,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比()n=3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对比()n=32
由于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之中,且发病部位为大脑,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成功率。虽然在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之下,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之以往有明显的下降,但在攻克这种疾病的问题上依旧有一段路需要走。脑部即便短暂性缺血都很容易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后遗症[6]。在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运动能力的问题上依旧有很多讨论的空间。康复护理干预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背景之下由医学研究者们展开的医学实践。
根据表1 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测试显示: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必要的治疗药物给予和一般护理干预之后再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严格执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之下完成体位护理、一定强度和频率的综合身体训练和语言以及吞咽能力的训练等,康复护理干预相较于一般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在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的表现(P<0.05),也能更显著地减少疾病造成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P<0.05)。综合身体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较大地恢复机体功能,语言以及吞咽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给患者树立社会支持,连同其余训练,也显示了康复护理干预相较于一般护理拥有着一般护理所不具备的优势。
综上所述,康护护理干预在临床指导之下,对于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各项生理机体的指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其相较于以往一般护理干预拥有着较为显著的优越性,所以康复护理干预可被普遍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