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时代农民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评《农民文学ABC》

2022-03-22 10:44李顺军
中国农业气象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事网络时代农民

试论网络时代农民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评《农民文学ABC》

《农民文学ABC》

作者:谢六逸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3366

谈及中国文学经典,大多数人脑海中涌现出唐诗宋词的绝美意境,诚然,唐诗里的壮志难酬、宋词里的悲凉婉转令人喜爱,但是追溯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农民文学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何谓农民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题材,侧重于表现农民生活状态的文学创作。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封建大国时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能够决定国家的兴盛,统治阶级为体察民间农业状况,搜集各地民间歌谣,因此古人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在这种需求之下,农民文学相继产生,体裁日趋多元化。

古人重视农业发展,故而重视农民文学,以文学反映农业发展情况。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为阅读生活提供了便利,随着文学题材的多元化以及文学主流意识的普及,农民文学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然而,农民文学中记录着珍贵的历史文化,是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阅读内容。谢六逸先生看到了农民文学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编写了《农民文学ABC》,先生立足农民角度,在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中选取许多中外知名农民文学典籍,结合俄国、爱尔兰、北欧、法国、日本等地的农民文学的发展状况,将世界优秀农民诗、农民歌剧、农民小说为广大读者娓娓道来,激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什么农民文学受到世界各国作家的热爱,这是因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的功能,通过描写农民的生存困境,反映底层人民的艰苦,领悟人生百味。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人们在劳作时产生的吆喝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基本的节奏,劳动的记录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文学产生之时的主流内容是农业和农民。中国农民文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单一体裁到广泛体裁的变化,从“诗”到散文、小说、戏剧,与别类文学一同进步。中国农民文学的发展在先秦《诗经》中十分明显,《周颂•良耜》中“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描写出了农业劳作的状态,其中还描写了古代的农业工具;《国风•豳风•七月》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则反映了农民的生存窘迫现象。

在古典诗领域,由于农民本身教育水平不高,许多农民诗皆是文人所写,魏晋时期陶渊明归隐之时创作了不少的农事诗,在《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中皆有记录个人农业劳作事迹。唐代白居易名篇《观刈麦》立足民生,有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臂筐”,将农民的心酸苦楚刻画出来。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反映农民生存困境一度成为现当代文学作家的主流题材,余华的《活着》讲述了落魄地主的一生孤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描写了黄土高原农民的幸福渴望,另有俄国作家契诃夫小说《农民》表达了农民阶级的悲惨命运。

农民不应被历史遗忘,农民文学也应该受到追捧,因为真正的文学并不是一味地歌颂幸福、表现幸福,而是挖掘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唯有了解人世间的困苦,才能引导读者学会深思人生。网络时代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及时查阅详细的文学作品,农民文学的数量在整体的文学作品阅读数据库中比重偏小,搜索频率不高,大众农民文学阅读兴趣指数较低。然而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农民文学不仅仅是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体,更多的是文化与历史的承载体。

农民文学之所以是文化与历史的承载体,原因就在于其所属的艺术领域具有记录历史文明的功能,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在共同意识体中,中国文学起源于先秦,先秦时期工商落后,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平民阶级的生活和国家发展中十分重要,不论何种题材的诗,都与农民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先秦时期文学并没有独立的地位,主要体现为歌谣、朝廷宴乐词以及祭祀颂歌,农业的发展形态、农民故事以及农民生活状态皆可作为创作内容,因此农民文学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农事诗为例,通过陶渊明的农事诗,读者可以了解到魏晋乱世的残酷和魏晋人的生存渴望诉求,此外,在魏晋文学独立之时,陶渊明农事诗在“诗言志”主流题材中标新立异,通过农事描写,表达“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生存观念。其次,在其农事诗中,更有浓厚的老庄哲学意味,将哲学文化提升了一个高度。如果说魏晋农民文学是乱世中文人的生存诉求,那么唐代农民文学则是封建时代农民生活困境的表现,白居易提倡诗歌创作反映现实、反映底层人民的困境,其农民诗歌集农业劳作、农民生活环境及其生存窘迫为一体,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农民的疾苦,后世读者据此可以看到封建历史中农民的真正生活状况。在文化上,白居易的农民诗力求通俗易懂、反映现实,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历史文明与诗学文化的发展流变之下,农民文化承载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明,在今天,农民文学虽比不上别类文学的优雅,但在农业文明传承中,却能够起到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典范作用。网络时代,文学创作渠道十分丰富,文学阅读共享也十分便捷,过去乃至现在,即便许多人依然赞颂着传统农民文学,但不得不承认,许多人在唯美主义的追求之下仍然偏爱风花雪月的文学。民间文化不可遗忘,农民文化不能丢失,尤其在农民文学遗留甚少之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媒体信息发展飞速,农民文学的阅读与体验能够突破实体文献资料稀少的局限性,而我们应该将农民文学普及给广大读者,通过网络媒体的共享,鼓励全民阅读农民文学、全民传承农业文化。

(李顺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农事网络时代农民
农事 处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农民
网络时代做有智慧的家长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