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王淑妍,邓 茜,汪春年,俞文英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 CF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性肿瘤,最早由Rosenthal等[1]于1988年首次报道并描述为“伴砂砾体的儿童纤维性肿瘤”,Fetsch等[2]于1993年报道10例并将这类肿瘤更名为“钙化性纤维性假瘤”,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CFT”。早期文献报道该肿瘤多位于四肢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随后报道可见于胸膜、腹膜、实性脏器及胃肠等空腔脏器内。目前,文献报道发生于胃的CFT较罕见。本文回顾性收集24例胃CFT,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8月~2020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诊断的49例CFT标本,发病部位:胃24例,小肠及结肠部位8例,肠系膜3例,纵隔3例,胸壁胸膜3例,肺2例,肩部2例,横隔、阴囊、后腹膜及肾上腺各1例。24例胃CFT患者多因进食后腹痛、腹胀等不适就诊,内镜检查见胃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临床多疑诊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行ESD术或局部完整切除病灶;1例行胃癌根治术发现该病。
1.2 方法标本均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制片,并对其中22例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抗体包括vimentin、SMA、CD117、CD34、DOG1、S-100、desmin、ALK等。用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用血清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具体操作步骤,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1 眼观24例胃CFT患者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31~68岁,中位年龄47.5岁;发病部位:胃体16例(66.7%),胃底4例,胃窦3例,胃窦胃体交界处1例。肿瘤最大径0.3~3.0 cm,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结节状,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质硬,界清,表面黏膜光滑无异常。
2.2 镜检肿瘤位于胃黏膜下层,境界清楚(图1),大量胶原化的背景中夹杂少量梭形纤维母细胞(图2),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图3)。本组9例间质内见淋巴细胞聚集、淋巴滤泡形成(图4),18例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或砂砾体形成(图5)。
图1 病变位于胃黏膜下层,境界清楚,胶原化背景中见散在砂砾体 图2 胶原化背景中夹杂少量纤维母细胞,可见单个砂砾体形成 图3 肿瘤境界清楚,间质内见慢性炎细胞浸润 图4 营养不良性钙化,间质内淋巴细胞聚集、淋巴滤泡形成 图5 间质内见散在砂砾体,淋巴滤泡形成 图6 梭形细胞vimentin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2.3 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mentin强阳性(图6),SMA、CD117、CD34、DOG1、S-100、desmin、ALK均阴性。
2.4 治疗及随访本组22例行内镜黏膜下肿瘤剥除术,1例行部分胃壁切除术,1例因确诊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电话随访2~108个月,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
CFT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良性纤维性肿瘤,以女性多见,肿瘤多发于四肢、躯干、腹股沟、头颈部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也可多灶性发生于纵隔、胸膜、盆腹腔等组织[3],发生于空腔脏器如胃、肠的CFT偶有报道。本组49例CFT标本,其中24例为胃CFT,提示胃已经成为CFT最好发的部位。有研究认为胃CFT的形成是炎症反应性过程,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等导致的消化道黏膜创伤有关[4]。由于胃CFT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故推测该病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但其分子机制及遗传学特征尚不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5]。
3.1 临床特点胃CFT与软组织CFT不同,其体积更小,发病年龄更大,且无复发[6]。一般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本组24例中男女比为9 ∶15,中位年龄47.5岁。曾也婷等[7]研究发现肿瘤形状常与发生部位有关,位于胸、腹腔的CFT可多发,而位于胃肠道的CFT常单灶发生。本组24例胃CFT均呈单灶性,2例合并有食道贲门部位的平滑肌瘤,而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其他部位CFT病灶。文献报道的胃CFT多发于胃体,偶发生于胃窦或胃底,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临床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少数病例可由手术或临床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超声内镜检查示胃黏膜面光滑完整,黏膜下有中等回声结节及结节后方有声衰改变。
3.2 病理学特征胃CFT多表现为黏膜下结节,大体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包膜,结节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偶有砂砾感,肉眼可见其与GIST或平滑肌瘤等间叶源性肿瘤较难区分。镜下肿瘤表现为显著胶原化的背景中夹杂少许梭形纤维母细胞,常伴特征性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或砂砾体,间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局部可有淋巴滤泡形成。本病虽命名为“CFT”,但文献报道发生于胃肠CFT的钙化率约为81%[8],本组18例可见多少不等的营养不良性钙化或砂砾体,余6例在镜下未见明显钙化灶,本组胃CFT钙化率为75%,稍低于文献报道,推测钙化可能是该肿瘤的不同反应性阶段,在肠道CFT中的钙化比胃CFT的钙化可能更为常见。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及FXⅢa,而不表达actin、SMA、CD34、CD117、DOG1、S-100、desmin和ALK1。近年,有文献报道显示该类肿瘤中的很多浆细胞表达IgG及IgG4[9],推断CFT与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形成有关,但张雷等[10]对32例CFT患者检测血清IgG4水平及免疫组化IgG4染色,结果均未发现异常。因此,还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分析。
3.3 鉴别诊断(1)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主要由增生的胖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组成,间质内常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亦可见生发中心形成。故两者在组织学形态有重叠,但IMT除梭形细胞外,还可见类圆形的组织细胞样细胞及不规则、多边形、奇异形细胞,类似节细胞或R-S细胞,且间质胶原化远不及CFT,钙化及砂砾体较为少见。IMT中的梭形细胞不仅表达vimentin,多数病例还可表达SMA、MSA或desmin,50%的病例还表达ALK1[11],而CFT中的梭形细胞不表达actin、desmin和ALK1。(2)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少数病例间质也可见玻璃样变性、钙化,但砂砾体罕见,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及DOG1均阳性。(3)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us polyp, IFP):发生于消化道的良性间叶性肿瘤,临床罕见,内镜下常呈息肉样,病变多位于黏膜下且境界清楚,光镜下示纤维黏液样背景中含有增生的薄壁血管,纤维母细胞呈洋葱皮样围绕血管,并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出现CFT的特征性胶原化背景及钙化,免疫组化标记CD34弥漫强阳性。(4)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由交替分布的细胞稀疏区和丰富区构成,瘤细胞常呈条束状、席纹状、鱼骨样及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免疫组化标记CD34、STAT6均阳性。(5)纤维瘤病: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但与CFT不同的是纤维瘤病周界不清,常浸润至周围软组织,一般不出现钙化及砂砾体,梭形细胞SMA及β-catenin不同程度阳性。
3.4 治疗及预后CFT发生于消化道,多采用局部肿瘤完整切除或内镜下病灶切除术。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消化内镜下的肿瘤剥离是胃CFT的首选治疗方法,病灶经完整切除后均可达到治愈,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
总之,胃CFT文献报道较少,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无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病理医师在工作中需与其他胃肠道间质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