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2022-03-22 11:19师晓洁吴迪郭巍
风景园林 2022年2期
关键词:耕作农田景观

师晓洁 吴迪 郭巍

里下河平原位于江苏省沿海江滩平原的中部,其地势最低洼处的兴化地区分布着独具地域特色的圩-垛田乡土地貌景观。圩田是中国南方地区通过修筑圩堤形成的“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典型水利田,垛田在兴化低洼地区是指用泥土堆积而成的水中高地旱田。这种“圩-垛”结合、“水-旱”并存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千百年来兴化人民为应对水患灾害进行人居环境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将治水、营田和聚居3类人居环境建设要素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思想和乡土智慧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近年,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垛田的起源、特征、优点以及保护价值。吴必虎从土地肌理的形态特征研究入手,探究在水环境变迁和农业开垦影响下,圩-垛田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1];卢勇、王思明以神话传说为出发点,探究垛田的成因、起源及价值[2-3];胡玫等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究垛田乡土景观体系内自然、农业、聚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4];袁慧等则从历史地理和农业耕作角度出发,研究兴化地区圩-垛田的农田空间分布、农田微地貌塑造及农作物种类选择形成的原因[5]。目前,对垛田独特的地域性和特殊性的研究还有待加深,圩-垛系统中“水-田-村”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因此,本研究首先以全新世—20世纪60年代为研究时间线,在区域尺度探索圩田和垛田地貌景观发展演变的动力,然后将时间聚焦于清末民初至20世纪60年代,研究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的关系。

1 区域尺度下的圩-垛田景观演变动力

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环境变迁和人居环境建设共同影响的结果。海相沉积与土壤淤垫初步界定了圩-垛田景观空间,以治水、泄水为目标的水利建设则进一步划分了土地单元,不同土地单元中的农业开垦则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圩-垛田景观格局。

1.1 水文影响下的区域自然景观

里下河平原为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内的一片凹陷洼地,其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至通扬运河,东抵串场河,西侧以里运河为界。在地质运动和水力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里下河平原经历了由海湾到古潟湖,进而到湖泊群,最终至湖荡沼泽水网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过程。

距今6 000多年前,里下河平原还是一片汪洋浅海,随着海面波动、泥沙沉积,海岸线的沙堤逐渐形成,浅水海湾逐渐发展为古射阳潟湖[6]。在沙堤的不断发展下,古射阳潟湖逐渐由半封闭转向全封闭。历史的海浪侵袭与泥沙堆积奠定了里下河平原周边高、中间低的基本地势,也划定了原始的水文空间(图1)。唐宋年间,人工海岸线阻碍了海水入侵,同时也使得江淮积水难以排泄,潟湖因水的流动与沉淀作用形成了大小的湖泊群。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江淮平原流淌的700余年时间里,整个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几乎全部输送到了里下河平原[7],泥沙的沉积使湖泊日益淤浅,形成一些彼此不相连的小型湖沼和陂塘[3]。黄淮之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泥沙淤垫形成西北多、东南少之势。兴化地区位于古射阳潟湖东南侧,淤积程度较小,地势相对较低,湖荡沼泽的特征更为明显。

图1 里下河地区竖向分布图及剖面分析图[1]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section analysis of Lixiahe Plain[1]

地质运动和岸外沙堤的形成界定了圩-垛田景观的发展空间,海沙沉积与河泥淤积影响了里下河平原的土壤母质。长江冲积母质、黄淮冲积物、老冲积黄土性母质、湖淀沉积母质、沿海海岸冲积母质[8]为里下河平原典型的5种土壤母质,皆由水文作用形成,土壤母质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圩-垛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图2)。

图2 土壤母质分布图[8]Distribution of soil parent material[8]

1.2 人工干预下的圩-垛田景观

为控制上游来水和抵御海水入侵,1 000多年来,里下河平原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海堤、运堤与河道防洪体系,由此也逐渐奠定了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发育基础。唐大历二年(767年),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创筑海塘“常丰堰”。宋天圣元年(1023年),张纶、范仲淹在此基础上重加修建,形成长达290余 km的海塘,后统称为“范公堤”[9],该项工程在阻止海潮入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里下河平原的积水外排。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航运体系开始确立,通过修筑堤坝、闸堰,使运河逐渐成为区域水流调节控制系统。而宋代的黄河改道工程对运河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出于保运目的,明清两代在里下河平原西部的大运河沿线筑堤置闸以控制上游来水,并在东部滨海一带开挖了大量入海水道以保证下游泄水通畅。由此,里下河平原中部的兴化地区成为众水归海的必经之路,汛期四水汇聚,水患严重。为防洪排涝,人们不得不兴建水利、清淤排浚,挖河渠引水入海。明初,朱元璋“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9],大量的苏州百姓被迫移民至里下河平原,为兴化带来了太湖地区筑塘建圩的经验,兴化先民开始疏浚河道、圈筑圩堤和开垦农田。

岸外沙堤的不断向西深入以及黄淮两河带来的泥沙沉积,使得串场河以西、兴化东塘港以东区域的地势较高,为应对洪水来袭,“兴邑之有圩围,昉自乾隆初年嘉道以来筑者踵接”[10],兴化先民筑堤圈圩,大圩格局在东部高爽地带开始形成。

兴化中部地区原为射阳湖群,长时间泥沙沉积使得湖体被分割成破碎的河道和小块的土地,同时土壤母质以湖淀沉积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不宜筑堤圈圩成田,但丰富的沉积物促进了小规模的土壤堆积[5]。黄河北移后,来水量减少,兴化中部地区的河底淤泥开始大面积显露,兴化先民将河底淤泥堆高成田,小圩的分布格局逐渐形成。

兴化中部以西地区,是兴化地区乃至里下河平原地势最低洼的地带,为众水汇注之地,可耕作的农田土地十分稀少。由于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田地,兴化先民被迫向水“索要”土地,开始拓宽、疏浚河道,取河底淤泥堆叠成高地农田。由此,兴化地区水-旱结合、圩-垛并存的乡土地貌逐渐形成(表1)。

表1 历史时期里下河平原的人居建设活动 [10-11]Tab. 1 Human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Lixiahe Plain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10-11]

2 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解析

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是自然系统、水利系统、农耕系统及聚落系统的叠加,是长时间以来诸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结果。河湖变迁影响了兴化地区的水文基底和土壤母质,水利建设塑造了水网格局,共同影响了兴化地区的农耕景观,从而形成了特异的圩-垛田景观格局。同时水环境和农田耕作促进了兴化地区生产与生活相结合,产生与发展了具有浓厚地域性色彩的乡村聚落。

2.1 水系分布与水利建设

兴化地处里下河平原腹地,明清时期,黄、淮河的洪水倾泻于此,水走沙停,大量泥沙使湖泊淤塞,湖泊呈碎片化,土地被重新划分,逐渐形成西部多湖荡、密布河流沟汊,东部多河流、河道,近似网格状分布的水文环境。其整体水势西接高邮湖南北各闸和归海诸坝来水[12],通过北澄子河,经由六纬七经、纵横交错的河道,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图3)。

图3 水网分布图[10]Water network distribution[10]

自唐大历年间以来,为抵御黄河夺淮造成的水患灾害,兴化地区人民先后修筑了常丰堰(后重修加筑统称范公堤)、绍兴堰、沿湖运堤、减水坝等水利设施,将浚河、筑堤、建闸等工程统筹建设。同时结合其独具特色的圩-垛农耕系统,逐渐形成由海塘、闸口、运堤、河堤、圩堤、垛田组成的“堤-坝-闸-堰”农田水利系统(图4)。

图4 堤–坝–闸–堰农田水利系统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dike-dam-gate-weir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2.2 圩-垛田农耕景观的分布与特征

兴化地区的圩-垛田农耕景观的地域分布差异性,受不同区域的地势高程、土地划分格局及土壤母质条件等影响。“水-旱”并存、“圩-垛”交错的农田地貌景观的形成其实经历了沤田—大圩—小圩—垛田4个阶段。沤田是在天然浅洼处开发的无圩岸农田,是圩田和垛田大规模开发之前,兴化地区分布最普遍的耕地类型,但沤田常年积水,生产效率较低。为保证供给,人们一方面借自然地势在东部高爽地带筑堤修筑圩田,另一方面开挖河道、清理淤泥并垒土成垛,圩田和垛田农耕景观逐渐发育。

由于土壤母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的差异性,兴化地区的圩-垛景观格局大体分为3部分:东部高爽地大圩、中部低洼地小圩和西部湖荡垛田(图5)。南部圩田多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垦的,其成因、发展过程与其他三部分不同,故不做研究。

图5 兴化地区圩–垛景观布局[12]Xinghua polder-stack field landscape layout[12]

2.2.1 西部湖荡区——垛田

垛田为湖荡沼泽地内的高凸旱田,是兴化地区乃至里下河平原腹地独有的一种耕作农田类型。西部湖荡区地势较低,平均高程为1.88 m,最低处仅1.40 m,最高处也仅2.80 m。垛田狭长条状的农田肌理是由其分布位置和土壤母质条件决定的:1)垛田分布于兴化地区地势最低洼处,众水交汇于此,且为长期分泄上游来水的滞洪地带,河网支离破碎,土地被分割成很小的单元,不具备修建大圩的条件,与其筑圩不如就近取土堆叠成垛[5];2)垛田地区原为射阳湖群,土壤母质以湖积物为主,土壤含水量极高,垛田一般高于水面2~3 m,不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但其良好的通风环境更利于瓜果蔬菜的生长[13](图6-1)。

图6 垛田分析图Analysis of stack fields6-1 1978年的垛田风光[13]The scenery of stack field in 1978[13]6-2 垛田农耕系统解析图Analysis diagram of stack fields farming system

河渠-沟洫-垛田组成的垛田农业耕作系统:主要河网划分出农耕区域,垛田单元排列分布于其中;田与田之间的沟洫作为乘船耕种的行驶通道和浇灌水源;垛田形状各异,多为长条形,长度不等,一般与河道呈垂直方向分布(图6-2)。

垛田单元大部分呈长条形,经测量较多垛田的宽度约为近似9 m的倍数(27 m、36 m等),沟洫平均宽约3 m,深度在0.5~2 m之间。垛田景观的形成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关,还与耕作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垛田位于低洼地带,为了抵御洪水,历史上的垛田一般高于水面2~3 m,甚至更高。同时,垛田传统积肥方式“罱泥”(即一年多次将河底淤泥作为肥料施肥于垛田之上)也使得垛田高度年复一年地逐渐增加。由于垛田远高于一般农田,旧时无法引水入田灌溉,故采用“戽水”方式,以“戽水瓢”取水浇洒在田上,因此戽水距离也限定了农田单元的大小,传统垛田宽度一般约为9 m,现存的垛田面积较大,则是在农业改造时期由多个垛田单元组合构成的(图7-1、7-2)。

图7 圩田分析图Analysis of polder7-1 地理区位Geographical location7-2 案例A:垛田农田空间Case A: Farmland space of stack field type7-3 案例B:框式圩田平面模式图及剖面图[16]Case B: Plane model and section of frame polder[16]7-4 案例C:东部大圩—中圩农田空间Case C: Farmland space of the eastern polder – middle polder

独特的岛状耕地形态、浇灌耕作方式、肥沃的土壤条件使得垛田在生产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有万弯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描述的便是兴化油菜花在春季盛开,万亩垛田披金装的景象,十分壮观。同时,龙香芋、香葱、韭菜、油菜等经济作物也构成了兴化地区除旅游资源以外的主要经济来源。

2.2.2 中部低洼区——小圩

唐港河以西,蚌蜒河以北为小圩分布最广的区域,小圩又称“鱼鳞圩”。《民国续修兴化县志》中记载:“兴化水防大圩之外,有鱼鳞圩,即普通合匡水田之小圩是也,其宽约在五六尺、七八尺之谱,高出田身数尺之上”[10]。小圩平均高程为2.25 m,略高于西部湖荡地区,地面高程为1.80~2.30 m。小圩面积一般约为20.0~26.7 hm2,圩内河道很少[12],以致肥料、河泥较多被施在小圩四周,即靠近河边的地方,日积月累下形成了“框式”小圩地貌。“上框田”靠近圩岸高地,“下框田”位于圩田的边缘,外接湖荡沼泽,“中框田”为前两者之间高度适中的田[5](图7-3)。

2.2.3 东部圩里区——大圩

东部圩里区地势高爽,地面高程为2.40~3.20 m,平均高程为2.66 m。此区域的河道浅且狭窄,圩田东侧的捍海堤坝使其易旱不易涝。通过整理资料得知:新中国成立前期兴化地区有记载的大圩共9个(图7-4,表2)。

表2 清代兴化地区“大圩”数据统计[12]Tab. 2 Statistics of existing “Big Polder” in Xinghua in the Qing Dynasty [12]

从形态学角度来看,大圩由若干小圩组成,而小圩可以近似看作多个垛田单元的组合形态,农田形态发育呈现出由东至西由“整”到“碎”的过程。

3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聚落景观

兴化地区的聚落在其农田耕作和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逐渐发育,不同的地理、水文环境造就了形态各异的聚落[14]。乡村聚落的布局和形态是长期以来兴化先民与自然环境相互选择、适应的结果,其特有的水-田-村布局模式是聚落内生产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形态写照。

3.1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聚落分布

根据《江苏省农业生产情况·兴化县》文献中记载的各个行政区户数、人口、村落和农田数据情况,可以粗略地分析圩-垛田景观格局下聚落的基本数据特征(表3)。

表3 1956年兴化地区各行政分区人口、耕地面积数据[15]Tab. 3 Popul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data of each administrative area in Xinghua District in 1956[15]

大圩耕作区人均耕地面积为1 888 m2/人,小圩耕作区人均耕地面积为 2 017 m2/人,都高于湖荡垛田耕作区的人均耕地面积(1 358 m2/人)。其原因为湖荡区土地破碎,开垦艰难,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而大、小圩耕作区具有相对完善的圩堤防护系统,所以人均耕地面积较多。

聚落人口则可以反映出聚落规模。小圩耕作区和大圩耕作区的聚落规模较小,平均人口在300人每村左右,聚落密度(区域内村庄数量/区域面积)分别为0.010和0.016,而西部湖荡垛田耕作区的聚落规模相对较大,平均高达700人每村,远高于小圩、大圩耕作区,但聚落密度为0.004,远低于小圩、大圩耕作区。这是因为湖荡区水网密集,土地资源较少,人们往往选择在高地聚居。虽然聚落数量远低于小圩和大圩耕作区,但规模较大,这也使得其耕作半径普遍较大。《江苏省农业生产情况·兴化县》中记载该片区有的村—田距离甚至长达5 km。

综上,从西部湖荡区到东部圩里区,乡村聚落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和村庄密度都在逐渐增加(图8)。

图8 兴化地区各行政分区村落数量对比图Number of villages i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sub-districts in Xinghua

3.2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聚落形态

兴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育经历了散点型—临水带状型—岛型—水网团块型的过程(图9)。

图9 乡村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图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rural settlement morphology

古时修建的人工水利设施常丰堰、范公堤为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在串场河(古范公堤)一带,南宋以后沿灌溉农田水渠方向开始出现分散居住的小规模村落(散村),也就是兴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原始形态。此时的乡村聚落集聚性特征并不明显,房屋零散分布于田间,房屋之间的联系弱,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乡村聚落,也缺少明显的聚落中心。

1)乡村聚落由散点型向临水带状型发育。随着人口迁移和大圩格局的建立,聚落从串场河沿岸向西部地区延伸,多数乡村聚落呈带状分布于大圩圩堤或灌溉河渠附近。在此阶段,乡村聚落由单纯的散户逐渐发展成为宗族社会的水乡村落。形态主要为临水带状,且沿主要河渠的方向由带状发育为凸型结构。

2)乡村聚落由临水带状型向岛型转变,且逐渐发育成为水网团块型。大圩格局确立后,随黄河北移,兴化中西部的河底淤泥大面积露出,东部高爽地带的大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更多的土地,聚落营建开始向中西部逐渐深入。乡村聚落形态也由临水带状型逐渐向岛屿团块型转变,聚落规模也逐渐增大,集聚性特征也越发明显。如同毛细血管网络般的河湖水系将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河道-灌溉河渠-沟洫层级化的水利系统构成农业乡村聚落布局的骨骼,以岛为中心的农耕、水利与聚落有机结合的水网团块型聚落愈加成熟,成为里下河腹地独有的“水-田-村”聚落格局。

4 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造就了兴化地区独特的地理水文环境,在兴化地区圩-垛田景观的发展中,水文环境、农田格局及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圩-垛田景观格局的形成是水与土地不断拆分、整合的结果,这种圩-垛田景观格局下的“水-田-村”布局模式将土地划分和水网塑造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起来,从而获得了高效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体现了劳动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智慧。

数千年的水文作用和土壤母质的发育奠定了兴化地区的圩-垛田景观基本格局,形成了“水-田-村”布局的地域性特征。由东至西,随地势降低,水网逐渐密集,土地破碎化程度增加,农田的基本耕作单元面积逐渐变小,农田肌理呈现出由“整片圩田”到“细碎垛田”的变化特征。

聚落的地带性特征则相反。从东到西,经历了从分散到聚集的过程。究其原因,是人居环境与区域水土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聚落与农田的分布特点,清晰地呈现了兴化地区的“水-田-村”布局的地带序列特征(图10)。

图10 圩–垛景观地带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der and stack field landscape

5 结语

水是兴化地区最重要的景观动力,自然的水文系统和人工干预发展出极具地方特色的圩-垛田传统农耕系统。笔者通过对圩-垛田景观分区域、分层次的研究分析,认识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自然变迁的双重影响下,圩-垛田景观产生的原因以及地带性分布特征。

然而,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兴化地区面临着湖泊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缩小、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其历史悠久的圩-垛田景观的发展与保护面临许多阻碍。笔者认为,应从恢复水环境“生态性”、延续圩-垛田景观“地域性”及传承传统农耕的“科学性”等方面,保护和发展作为兴化传统农耕智慧的结晶——圩-垛田景观。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3、5分别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8]、[10]、[12]绘制,其中图3底图来源于里下河地区卫星地图(1976年);图6-2引自参考文献[13];图7-3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6]绘制;表2~4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0-11]、[12]、[15]整理;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耕作农田景观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景观平面图》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黑板像农田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