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补生
静思斋为故纸藏界黑马,自谦“在史学之门外,作藏界之清流”,素以收藏研究黄埔军校史料,整理影印历史文献而闻名遐迩,访客达55 万之多,其中不乏黄埔后代寻求前辈军校毕业照片,及专家学者索取难觅史料。博主80 后,网名粪石公,实名取父母姓氏叫于岳;缘由外公岳仑在四野文工队为《我是一个兵》谱曲,故具革命军人基因,虽非黄埔后人,却热衷于收藏黄埔同学录,并整理名录公示于博客方便后人查询,并无偿提供前辈军校戎装写真,解其思亲之苦,分享其瞻亲之乐。此举乃为亲爱精诚之表现,亦谓黄埔精神所感召。
笔者和于岳因同好相识而结忘年之交,经常研讨彼此对黄埔藏品的解读,十余年从未间断。近日,见于岳又淘得宝岛回流黄埔故纸,搜奇抉怪,借以分飨读者。
这是一张上世纪30 年代的邀请函,信笺红色竖格八行,天头印有红色宋体“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入伍生预备班用笺”,函文为复写蓝色文字:
/ 邀请函。
敬启者:嘉宴岁阑,古人所训,同舟风雨,袍泽情殷,更期除旧换新,互臻亲爱,周复裁桃种李。策纪首功,顺总理之天人,惟领袖为木铎,藉坚金石角厉精神。爰择岁除日午后五时,假本校工字堂聊作东道之主,藉谋团聚之欢;尚兾骑轩并临,是为至幸,耑颂,岁祉,并祝双釐。同仁均此,恕不分函。
唐冠英、易龙同订
十二月廿七日
该邀请函的背景,可参考陈宇编著的《黄埔军校年谱长篇》中的一段记载:
/ 第1 总队长唐冠英。
/ 第2 总队长易龙。
南京时期,1934 年9 月中央军校录取第十一期新生入校,主要来自北平、洛阳、汉口、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前来投考的热血青年不下万人,录取者先后到南京入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经考试录为正取生700 人,编为入伍生第1 团,后称第十一期第一总队(1934 年9 月入学至1937年8 月南京毕业),总队长唐冠英少将(别号超伯,江苏阜宁人;保定军校九期步科毕业)。备取生700 人纳入预备班,称入伍生预备班,编为入伍生第2 团,后称第十一期第二总队(1934 年9 月入学至1937 年10 月九江毕业),修业期延长两个月,主要是每日补习3 至4 节文化课,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文化课的开设,是为学习军事课而打基础的。总队长易龙(别号见田,原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丹徒;保定军校二期步科毕业)。本期学生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五科,步科人数最多;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第1、2、3队,每队设3 个区队,每个区队设3 个班。第十一期两个总队的教育实施,与前几期无甚差异。
本期学生从9 月开始接受入伍生训练教育,举凡衣、食、住、行均有规定;衣指着装,由军装的折叠、摆放、取拿、穿着和还原的分解动作做起,反复演练,再进行连续动作。军装的取放,穿戴次序都要求整齐划一,不得有半点杂乱,连绑腿打几道花和皮带卷几道圈,都是严格要求一致的。食指饭厅用餐,进入饭厅在固定位置坐好,值星官发出“开动”口令方可动筷,吃饭十分钟,只要值星官一喊“起立”,不管吃饱与否必须立即放下碗筷出饭厅。住指宿舍内务,凡离开自己的铺位,被单要铺得一展平,被盖要叠得四角棱正像豆腐块,四边要成直线。皮带、面盆、衣物、鞋袜的摆放都要一条线,连牙刷、牙膏、肥皂和口杯把儿的方位都要一致,毛巾叠成方块置于面盆中央。各区队副和队值星官则有检查内务的职责,班长是班内务的当然责任人,整理内务是磨练学生的心志和毅力,小过必纠。行指行为举止,军人要衣着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姿,叫作军容。军容和军纪是一个军人合格与否的外在标志,学生经过训练教育都十分自重。
转眼间到了年底,唐冠英、易龙二位总队长关心学生生活,共同商订次年2 月3 日(农历年三十)举办宴会,并拟定了邀请函,函文大意:一年将尽的时候,将举行盛宴。古人曾说:同舟风雨,袍泽情殷。在入伍训练期间,我们共同经历了紧张而有序的生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期待辞旧迎新那天,同学们以互赠礼物表示亲爱情谊,循环着礼尚往来。为遵行孙总理遗嘱亲爱精诚,联络师生感情,发扬黄埔精神,于岁除日(即年三十)下午5 点钟,在本校工字堂团聚,我们恭候大家的光临。12 月27 日,邀请函由总队部司书复写多份下发各队周知;想必岁除日那天工字堂的宴会一定是在欢乐喜庆气氛中圆满结束。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证是史和论的基础”,续写黄埔校史必源自黄埔文献实物及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不可或缺。“岁月无言,故纸能语”,这正是收藏黄埔故纸的意义。
邀请函中提到的工字堂位于军校北部。据黄埔校史《南京本校之建设》记载:
本校教职员每周必须聚餐一次,因职员随校务进展而益增多,故决定建筑可容千余人会食堂一所,于1929 年7 月12 日开工,9 月9 日落成,其形如工字,故名之曰工字堂,进门左右有休息室三大间,小便池两所,中为食堂,食堂之东有音乐楼,后有办公室及厨房,两侧有门以通南北,登台高度2 尺,屋檐高度14 尺,屋顶26 尺,面积113.72方丈(1 方丈约等于11 平方米),造价180.00 银元/方丈,合计20.875.80 银元。
/ 南京本校工字食堂外景。
工字堂工程款并非全由国民政府拨与,而是另有出处。1928年秋,张治中(别号文白,安徽巢县人,保定军校3 期步科毕业)任中央军校教育长执掌军事教育工作。其时用人制度:新到任教职员薪饷打七折,名曰试任;过3 个月改发九成,名曰代理;所扣薪饷用作校内兴建和扩建工程的基金。当时新建的大礼堂、工字堂、健身房等,都是用这笔基金兴建起来的。
/ 南京本校工字食堂内景。
校部还制定了工字堂会餐制度,每周至少于星期六会餐一次,参加人员为少校以上教职员和学生代表,费用除学生外,都在薪饷内扣下。餐桌玻璃台面下有白色加花边台布,东西排列二三十列条桌,西面是校部高级官员席位,递次按阶级向东延伸,最东面是音乐厅,军乐队在音乐厅奏乐助兴。会餐时除教育长讲话外,还有娱乐活动,如抽签轮流说笑话、讲故事,或者唱京戏,等等。每逢节日常请蒋校长夫妇参加会餐,有时也邀请外宾参加。这个会餐用意很深,可对内增强内部的团结,对外宣传“亲爱精诚”的军校生活,又可以达到蒋介石笼络人心的目的,因此,会餐制度一直延续下去。
黄埔8 期炮科生赵震(辽宁梨树人,曾留校任中尉助教、上尉区队长)回忆:
我在军校受训时,每星期六中午各队派两个学生参加工字堂会餐。校长经常参加军校会餐,有时偕夫人宋美龄同往。这也是校长向学生表示亲近的一种手段。我参加过几次会餐,开饭时奏乐,没听到校长讲过话。
黄埔10 期步科生岭光电(彝族,四川越西人)回忆:
校庆十周年时,大会聚餐在工字堂,每队选2 人参加。我问参加聚餐的战车队刘文超(别号明远,辽宁沈阳人)吃得怎样?他说:“还是队上会餐比较自由,那里在大官面前有点拘束,菜虽精但少,不便尽肚子吃。”那时已倡导新生活,须知礼义廉耻,处处要检点自己了。
本校工字堂举行公宴招待的国内外来宾不可胜数,以国内团体为多,举例如次:
一、1930 年2 月,全国童子军因检阅会集南京。21日晚7时,本校在工字堂举行欢迎全国童子军大会,蒋校长及张教育长均有极诚恳之欢迎词,至9时余始散,极尽宾主之欢。
/ 学生出游。
二、1933 年4 月18 日, 上海圣约翰大学篮球队来到南京新街口业余体育场,与中央军校篮球队切磋球艺,晚上就餐工字堂。军校篮球队,久已驰名中外,曾打败沪上篮球霸主之外侨海贼队,为中国运动史上最光荣最神伟之权威;曾代表中国队参加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
三、1934 年6 月16 日,南京中央军校举行黄埔建校十周年纪念大会。正午12 时,举行公宴于工字堂,与宴者为校务委员及员生代表约600 余人。宴会时蒋校长有长篇训话《如何准备民族斗争》。
四、1937 年,北平各校学生感于国民政府致力于复兴民族事业,为表示尊崇之致意,特集资筹铸宝剑,中经数月之锻炼,已成干将莫邪之神器,复为昭示隆重尊崇之意,爰组织“北平学生赴京献剑团”。该团一行104 人,于2 月14 日抵达南京。该团久慕黄埔军校盛名,2 月18日赴中央军校参观,由校派员引导参观全校各项建筑与学生各种术科表演,并在工字堂设宴招待。22 日假军校大礼堂举行献剑典礼,由蒋介石亲自受剑,并对该团点名训话,词意恳切,最后在大礼堂前同摄一影以留纪念。
何谓座?汉典释义:旧时对官长或对他人的敬称。在黄埔军校刊物或行文中,常出现某某座文字,如:称校长为校座,教育长为教座,处长为处座,等等。另见1937 年《会声月报》要闻两则,校座、教座,昭昭在目。
其一:欢送前教育长张治中离校
本校前教育长张治中自综理校政以来,锐意经营,十余年如一日,本年入春以来,因操劳过甚,体力渐觉不支,非长期休养,难期康复,经于4 月中旬呈准校座辞去教育长职务,全校官员生闻讯,均依依不舍。爰决定举行公宴及告别式,欢送张教育长离校。兹将各情略志如后:
举行公宴:19 日正午12 时,全校官员生在工字堂举行公宴,是日到会者,除张教育长暨全校官长外,并有学员生代表多人。席间觥筹交错,颇极一时之盛。公宴后,全校各部分别与张教育长合影于总理铜像前,以留纪念。其摄影程序如下:(一)全校各厅处科班课室全体文武教职员与教座摄影;(二)十一期学生第一、二总队全体官生与教座摄影;(三)十二期学生总队全体官生与教座摄影;(四)军官高等教育班代表、骑兵军官教育班、战术研究班全体官长学员与教座摄影;(五)十三期入伍生团全体官生与教座摄影;(六)空军、五校入伍生营全体官生与教座摄影。
举行告别式:4 月26 日,全校教职员生齐集总理铜像前举行张教育长告别式。张教育长于军乐悠扬声中莅临主席并致告别辞,情意缠绵,多所朂勉。训话毕,复举行阅兵式,阅兵毕,即步出校部大门。此际军乐大作,全体学员生立正举枪致敬,校部重要官长暨各队官长均步行恭送至黄埔路口,始各珍重握别。
其二:陈教育长莅校履新
张教育长辞职后,校座呈请军事委员会,特任陈继承(别字武民,江苏靖江人;保定军校二期步科毕业)为教育长。陈教育长奉命后,即于5 月1日莅校履新,并举行布达式,布达式毕,全校教职员生公宴新教育长,藉资庆祝。兹将各情分志于后:
布达式盛况:是日午前9 时,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次长陈诚陪同新任陈教育长乘车莅校,本校各部处团队主管官列队欢迎于校部大门。9 时许即开始举行布达式,由何部长主席领导行礼如仪后,即席宣读布达词毕,全体官生向陈教育长敬礼,继全体参加官员生诵读党员守则与军人读训及校歌毕,复由何部长训词,首述张教育长辞职原因,校座特派陈同志继任教育长之经过,继述陈教育长之革命历史暨校座付讬之重,最后指示今后整饬校务之方针,并勉全体服从命令云。继由陈教育长致词,大意谓:服从校座命令,本我黄埔精神,刻苦耐劳,奋斗牺牲,一致在我们领袖领导之下,负起复兴中华民族与实行三民主义的责任。
举行公宴:布达式举行完毕后,于正午12 时在工字堂举行公宴,藉资庆祝,所有本校少校阶级以上之军官佐属;各总队班团营指派学员、学生代表一人;教导总队营连长以上主官,一律参加。何部长亲临宴会,席终,何部长、陈教育长相继起立致词后,始尽欢而散。
陈教育长莅校履新后,于5月8 日总理纪念周席上,特宣示今后办学之意向,内容分三点:一、遵守校长教训,发扬黄埔精神;二、对于教育事务以躬行实践的精神,努力改进与创造;三、对于办事要确守军纪,力求上进。
/ 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
抗战胜利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简称陆军总部,后改为国防部)于1946 年2 月15 日在南京正式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人选派定如次:庭长石美瑜,审判官高其迈,检察官陈光虞(以上司法行政部派),审判官孟傅文(陆军总部主任军法官)、胡连云(海军部派)、包启黄(军政部军法司派)、蓝东升、宋膺三(陆军总部派)。该法庭设于陆军总部(原中央军校旧址)工字堂内,凡特别重要战犯及犯罪地域在南京者,均由该法庭审判。当时陆军总部拘留在京之战犯,仅内田孝行(日军78 师团长),酒井隆(日本23 军司令官)及下士官等8 人,已开始侦察,俟各地重要战犯解来后,即可正式开庭审判。
5 月30 日,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陆军总部工字堂公审战犯酒井隆。这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以来的首次公审,中外旁听人士及新闻记者、摄影人员共300 余人到庭。庭长石美瑜,检察官陈光虞。上午9 时36 分开庭,瘦削的酒井隆戴深度近视眼镜,着藏青旧西装及翻领衫,在军宪监视下,挟书三册蹒跚入场,就被告席。庭上讯问酒井隆姓名、年龄、籍贯后,检察官宣读起诉书要点并由翻译官逐段译成日语。继根据起诉书逐一诘询被告出身、经历及在日本对中国侵略战争期间之所任职务,酒井隆一一均称是,唯对有关七七事变前后之重要史实之问话,被告均有狡辩推诿。8 月27 日,日本战犯酒井隆经中华民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死刑,9 月13日被枪毙,这是日本战争罪犯在华伏法第一人。为此,目击证人、著名记者王火撰文《战犯酒井隆伏法记》发表于9 月18 日重庆《时事新报》,详述经过如下:
9月13 日午后4 时10 分,日本战犯中将师团长酒井隆在南京雨花台刑场枪决。酒井隆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称为“华南之虎”,作恶多端,当该犯被押下囚车步向刑场时,满布四周山上之无数观众欢声雷动,热烈鼓掌。酒井隆穿藏青色西装,鹅黄衬衣,白花点黑领带,下着褐裤黑皮鞋,戴黑边眼镜。下车后,态度尚能勉强矜持,但脸色已如黄蜡。行刑者为国防部警备区三营九连少尉周文杰,自囚车上扶酒井隆下车,各报记者纷纷上前拍照,酒井隆还略作笑容,被摄影后即在两列武装士兵警戒下,抵达刑场草地。酒井隆向南立定,周少尉掏出驳壳枪,先向其背中心一枪,接连又向左背肋心脏一枪,酒井隆即向右前方仆倒,旋自动翻转仰卧,两腿平伸,双手握拳,上臂微屈,面部狰狞,两分钟后遂告气绝。由于日寇侵华烧杀奸淫之暴行,南京人民体会特深,故当时见到战犯受到惩罚,周围满山满岗群众鼓掌达两分钟以上。监刑官此时命地甲上前检查战犯是否身死,地甲是一六十余岁老头,留有两撇胡须,体形瘦削,奉命走近尸身,掀开西服外衣,先摸胸口,后摸嘴唇,然后回身走向法官说:“报告!死了!”于是四周掌声再度响起。外国记者观看者也连说:“Good!”
/ 日本战犯酒井隆伏法。
9 月14 日,南京市各处遍贴枪毙战犯酒井隆的布告,原文部分如下:
案查战犯酒井隆,参与侵略战争,在香港广东等地,纵兵屠杀俘虏伤兵及非战斗人员,并强奸枪杀平民、滥施酷刑、破坏财产等情,事实昭彰,罪证确凿,业于本年8 月27 日经本庭(中略)判处死刑,兹奉参谋总长陈(注:指陈诚)本月13 日电令:“……原判依法判处死刑,尚无不当,经呈奉国民政府主席批令指复照准,即希遵照克日执行具报为要”等因奉此。特于即日下午三时,将该犯酒井隆一名提案验明正身,押赴刑场,依法执行死刑。除呈报外,令即布告周知。此布,计开战犯酒井隆一名,男,六十岁,日本广岛县人,住东京。
布告之下,围观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