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辨式思维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2-03-22 22:56:40陈婧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莲说屠夫文言文

陈婧

新课标在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一些教师据此在设计初中文言文教学时,立意低浅,只要求记住词句的意思和文学常识等应试性的目标,由此也带来了教师习惯性地主宰课堂以传授相关文言文知识为教学重点的简单教学模式。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想突破低浅简单的教学,必须借助审辨式思维走向深度学习。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达成这样的教学转向,教师需要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在质疑批判中聚焦认知冲突

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现成的答案,借助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来破除从教材到教师的权威性,在具体内容学习中,面对与自己理解、看法相左的观点敢于以“真的是这个样子吗”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努力从各方面寻找多种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在认真求证中逐渐使质疑有理、批判有力。这样的质疑与批判,在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上,往往忽视对文字与细节方面的进一步推敲,让问题得以蒙混过关;如果能够发现这种反常的情形,就是在定向思维的突破中发展了审辨式思维,不仅能够给人带来很敞亮的感觉,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坚持走质疑批判的路子,促成自己新的认知发展。

如教学《狼》,课文写狼与屠夫之间的较量在两狼“缀行甚远”后开始,屠夫害怕便投骨止狼却没有效果,还觉得有被前后夹击的困窘;后来,屠夫看到麦场的柴草堆,奔过去倚靠柴草堆持刀对狼才暂时摆脱困境;再后来才找机会先后杀死了两只狡猾的狼。这样的过程在课文最后竟然说是“而顷刻两毙”,学生平常读课文喜欢追逐故事,沉浸在结果是人对狡猾的狼的胜利之中,容易忽略课文表达中这一认知上的冲突:人与狼的较量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用的却只是“顷刻”。当这一表达被质疑时,教师不是急于下判断或者给出答案,而需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去寻找支持或批驳的证据,看看谁更能说服对方。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审辨式思维发展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二、在分析认证中开展深入探究

初中文言文学习,无论是理解还是欣赏,都需要学生持有自己的观点。即使是浅易的文言文,它所承载的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就是说浅易的是字面语言,读一读就能大致了解;内涵的深刻则需要借助思维,通过分析、推论,才能在層层深入中有理有据地加以把握。

如教学《爱莲说》,作者周敦颐以《爱莲说》为题,但在文章中既肯定了自己爱莲的独特(同予者何人)又肯定了陶渊明爱菊的独特(陶后鲜有人),似乎把爱菊与爱莲相提并论,那么在作者的意念中到底是主张应该更爱莲还是主张应该更爱菊呢?《爱莲说》篇幅短小,初中生读起来也不觉得有多少难懂,但文章内容涉及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意象菊和莲,在内涵的把握上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就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深入文本进行分析才能有所把握。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多年,淡泊名利,不看重钱财,因此他在文章中把莲喻为花之君子,反映的正是他内心为官清正廉洁的追求,尤其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表达中,道出的是他既能看清官场现实又绝不会与之同流合污的志向所在。而菊则是隐士的象征,陶渊明与爱菊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因为他的弃官归隐为后人所景仰。分析出莲与菊在周敦颐心目中代表的意象,再来看文章中将爱菊与爱莲相提并论,才发现没有一比高下的意思,反而暗示了作者深层次的追求:“花之君子者”做不下去就去做“花之隐逸者”。这样才可以辩证地看出作者在文章中写莲又写菊的用意。

三、在综合生成中关注学习成果

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在对话中进行,但如果把对话当成是简单地一问一答,师生之间形成的对文本的一些理解与感悟容易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就难以用合适的方式加以积淀。如果适当地运用综合性学习,关注师生在互动对话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引导学生抓住生成带来的教学契机及时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和研究,最后所收获的必然是有主张、有依据、有分析、有结论的显性学习成果。

还以《狼》教学为例,在总结课文学习的师生对话中,有学生提出:“狼和屠夫比,谁更聪明呢?屠夫是凭聪明战胜狼的吗?”这一问题超出了教师想要的结论——“对待狼一类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而且不是一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对此,执教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转而让学生开展探究这一问题结果的深度学习。学生认真梳理文本里狼的行为中指向聪明的表现,两只狼之间互相配合的默契,超出了一般动物的聪明范围,再与屠夫的判断进行对比,更觉得狼确实够聪明的;但梳理文本中屠夫的表现,会觉得屠夫不是比狼更聪明,而是没有被害怕所吓倒,看清楚狼的忌惮,再逐渐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与狼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最后取胜。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对问题所持有的观点,需要自己寻找支持的证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当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解决时,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更好地揭示,由此体现的也是审辨式思维的参与结果。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低浅简单的模式中走出,带领学生借助审辨式思维走向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爱莲说屠夫文言文
杀狼记
科教新报(2024年9期)2024-04-04 09:15:47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爱莲说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
爱莲说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