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开荣
所谓目标,是指要达成的标准,语文教学离不开对目标的控制。只要紧扣了目标,就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落实重点,课课有得,扎实有序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该如何确立目标呢?
一要看教材编排意图。这些必定是专家们精心设计的,不可无视,但也不必唯命是从,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择。
二要看课文地位。整体性原则认为,单元教学必须把课内教读和课外自读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局部的优化应服从单元整体,也就是說要把单篇课文纳入单元整体去观照,从而确立目标,设置训练点。
三要看课文特点。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学习价值,或结构巧妙,或手法突出,或选材新颖,或形象鲜明,或语言生动等。必须撷取主要之点来确立教学目标,不可舍本逐末。
四要看学生实际。每个学生的素质不一,班与班整体层次有别,一班之内也情况各异。我们要着眼学生实际,或增加难度,或降低标准,不可一刀切。同时要注意的是,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宜多,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而必须突破重点。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确立教学目标,都要坚持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他的《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即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着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务。
确立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自始至终去把握它,而不要随便游离教学目标之外。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强化,这样才能达标。强化目标的措施很多,这里,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撮其要谈四点。
一、横向印证,掌握规律
在教授课文知识点时选取学过的类似课文或课外材料加以印证比较,寻同觅异,以求理解和深化,这就是横向印证。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为了落实“在特定环境下刻画人物特征”的目标,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背影”出现的特定环境,如作者的祖母刚去世,父亲卸职,借钱还亏空,家庭可谓祸不单行。父亲在心绪不佳的这种背景下,还坚持送已成人的孩子上学,确实更有典型意义。接着再分析多方面(服饰、体态、动作)描摹“背影”的技法,体会贯穿全文“背影”凝聚的深情。而后便引入学生佳作《爸爸的背》《母亲的眼神》让学生们品味,从而总结出摹写人物特征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二、纵向扩展,落实重点
即在教授课文时采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手法,来挖掘文章意蕴,探求写作奥妙,从而强化目标。纵向扩展不可全面出击,应围绕目标,抓住关键点。如学习《变色龙》时,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这一目标的理解,笔者扣住“变”字引导学生向文章内容的纵深处拓展:奥楚蔑洛夫是在什么场合下“变”的,“变”的具体情景怎样,他为什么要“变”,“变”的结果怎样,作者描述“变”有什么社会意义,通过“变”表明作者什么情感态度。抓住人物特点,连环设问,层层递进,学生便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主要目标。
三、理论渗透,加深理解
要强化教学目标,就得渗透有关理论知识。感性的东西毕竟是零散的不定性的,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找到举一反三的钥匙。如学习《海燕》,笔者把学习“象征手法”作为教学目标,在执教课文的同时,引导出象征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象征不同于侧重语句表达的比喻,它是文章的表现手法。写物是为了托物言志抒情,所写物象要隐喻某种情理,或取其形似,或取其神似,或取其质同,象征体与本体意蕴要契合统一。如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用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和不革命者,用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黑暗势力。二者的思想与精神有极为相似之处。同时要明白,象征散文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通篇写象征体,本体不出现,如《海燕》;一种是文章前部分写象征体,后部分写本体,如《白杨礼赞》。象征能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可以把文章主题表现得更加含蓄、生动、深刻。教学渗透运用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加深学生理解,强化教学效果,以后学生阅读这类体裁的文章就能轻车熟路,易于理解。
四、知识迁移,提升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教学目标的实现单靠教师言传难于奏效,还要进行知识迁移训练。怎样进行这样的训练呢?笔者常采取示范指导法,教完一篇课文后布置自学若干篇课文,也就是群文阅读。如学习《敬业与乐业》,笔者把“围绕议论文的观点从不同方面引用论据进行阐述”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这篇例文,让学生了解论据的种类、要求、作用等。之后,笔者就出示了系列训练题,让学生自学《论创造性思维》《怀疑与学问》。通过训练,学生对这一阐述观点的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有时还可以是指导学习上段内容就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学下段。除教材之外,还引进课外读物,如学习小说中某种写人特点后,就从课外选一篇有类似特点的微型小说,借助投影仪让学生赏析,而后进行专题写作赏析文在班上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掌握小说的这种写人技巧。另外,还可进行作文仿写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切合实际地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其实,上述四法往往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教学中,我们要确立目标并实施,强化手段来夯实基础,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