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 庄悦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改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結论:将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字:门诊工作;护理质量改进;常规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门诊为医院重要部门之一,是医院与患者对接的重要窗口,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门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很多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加之门诊具有病情不定因素多、疾病种类多、工作繁琐、人力分散等特点,对护理的要求更高,故提升门诊护理质量尤为重要[1]。以往多采取常规护理,但总体效果欠佳,需采取其他护理。护理质量改进是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标准化护理模式,该模式可通过改进工作方式而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门诊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改进的价值,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14±8.58岁)和研究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98±8.2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进行挂号,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分诊,分诊结束后指导患者于就诊科室等待医生叫号;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改进,具体如下:
1.2.1科室实行三级护理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由护士长、质控组长、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与组长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探讨,制定检查细则及改进措施,然后进行全员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提升质控小组成员对持续质量改进的认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确护理人员各岗位职责,制定或完善门诊护理规范和标准,建立门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1.2.2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责任到人,护理人员负责所在区域岗位的患者,改革分工方式,改变排班方式,根据患者需求动态调整人员和弹性排班;强化基础护理,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及时为患者提供便利服务,改善基础设施,为特殊患者提供平车、轮椅等,识别患者潜在的风险,危急重症、高龄、残疾患者等安排优先就诊,优化分诊流程,于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张贴门诊就诊须知、就诊流程图等,便于患者提前进行了解,节约其就诊时间,传染病患者按规定护送或转诊,做好登记和疫情报告,发热患者,指导正确佩戴口罩,将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危急重症患者立即送急诊抢救,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熟悉各专科出诊专家情况,做好患者的咨询服务,并加强患者的宣教,为患者营造舒适、和谐、干净的门诊环境,加强电梯、座椅、地面、卫生间等基础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舒适度,针对不良情绪较为严重者,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合理缓解和改善不良情绪,维护就诊秩序,加强患者的人文关怀,开展延伸服务。
1.2.3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小组每周定期进行护理质控检查1次,同时结合不定期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并记录,针对问题小组定期讨论并制定改进措施,了解并强化门诊护理薄弱环节,促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并分析数据。均采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评价,由患者评价,满分均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重要的前沿阵地,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重要窗口,门诊具有患者人流量大、疾病类型繁多、患者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等特点,门诊护理工作具有业务性强、服务协作性强、工作时效强、管理性强、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短等特点,对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2]。以往于门诊护理工作中多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虽在门诊中应用时间较长,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常规护理已难以适应现阶段门诊护理需求,需选择其他护理方式。
护理质量改进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方式,该护理是针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断改进,从发现问题、明确护理规范和流程、总结分析原因,到制定改进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使其工作模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强化细节护理,并将护理责任制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同时与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相结合,通过及时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护理质量[3]。本研究中将改进措施落实到护理中,后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对护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质量改进是显著有效的。
综上所述,将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立英. 护理质量改进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8):150-151.
[2]缪红, 董承颜.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3):3.
[3]陈丽慧.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0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