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基
灵峰之山b,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c,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d。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e,奎上人居之f。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g,又东注于若耶之溪h,又东北入于湖i。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彻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j,终日坐水傍,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鱼k,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l,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m,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n,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 ,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卷六)
a 活水源: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
b 灵峰:山名,在会稽山上。山中有灵峰寺,是佛教名刹,下文“寺居山中”即指此。
c 陶山:一名陶晏岭,因南朝齐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陶山。下文“华阳外史弘景”即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君,别号华阳外史。
d 欧冶子:春秋时期的工匠,曾应越王聘,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后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太阿、工布三剑。
e 薄(bó):迫近,靠近。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因阁上可听到从松树林中传来的风声而得名。
f 奎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g 潴(zhū):汇聚。
h 若耶之溪:即若耶溪,在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春秋时期美女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i 湖:指鉴湖,在绍兴南,又名镜湖。
j 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正三品。 白野公:即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世居白野山,故称白野公。《元史》有传。
k 鱼:即鲫鱼。
l 鸜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m 脊令:即鹡鸰,水鳥名。
n 群动:各类动物。
会稽的灵峰山,其最高峰叫金鸡峰。那里的草木,多半是翠绿的竹子;那里的树多是枫树、槠树,还有许多松树。那里的鸟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很像鸡,可是比鸡小,身上披着美丽的羽毛,鸣叫的声音非常动听。灵峰寺就在灵峰山中,四面被山环抱着。寺院对面的山叫“陶山”,曾经是华阳外史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院东南的山叫“日铸峰”,曾是欧冶子铸造宝剑的地方。寺院的后边迫近山崖的地方有一座小阁楼,名叫“松风阁”,奎上人就住在那里。
这里有一道清澈的泉水,从山石的缝隙中流出,涓涓细流,冬季温暖,夏日清凉。泉水慢慢汇成一条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渠水涨满,就向西南流去,遇到有沙土的地方就在沙土底下暗暗流过,从沙土旁流出来就形成了四个小水池。往东流到山脚下,汇聚成一个大水池,再往东流就注入了若耶溪,再向东北注入镜湖。这条水刚刚汇成小渠的时候,深不过一尺,清澈可以照见两岸的景物,俯视清流,那山崖上的苍松翠竹花草树木无不在水底倒映出来。所以秘书卿白野公常常到这里来游赏,一天到晚坐在流水旁边,还给流水取名叫“活水源”。流水中有石蟹,如铜钱般大小,还有小鲫鱼,是纯黑色,居住在石穴中,有水鼠经常来吃小鲫鱼。水中的草多是水松、菖蒲。有一种鸟像鸜鹆那么大,黑色的羽毛,嘴是红色的,常常在水边不停地叫,那声音就像竹鸡,但比竹鸡的叫声还要婉转流利。有两只脊令,常从翠竹上飞下来,立在山石上,洗完澡,饮足水,就鸣叫着飞走了。我初春来的时候正是特别冷的天气,这些水中的生物都还蛰伏着没有出来。到了这个时候,全出来活动了。还有四五个小虫子,都如小指头般大小,形状如同半个莲子,整天在水面上转着圈浮游,日光照在它们的脊背上,颜色就像紫色的水晶石,也不知道是些什么虫子。
我既喜爱这条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欢它的源头永不枯竭,而能让这么多的小生物都来依附它,很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奎上人又说:“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经过的地方,能灌溉数十亩良田。”那么,是它的恩泽又能普及万物了。白野公深深地爱上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啊!
《活水源记》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六七月间,刘基因在招抚反元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的问题上与元朝执政大臣不合,被羁管于绍兴府。此时的他心情苦闷,愁绪满怀,于是便与友人一起游览会稽山水,想通过美好的自然景观治疗心理的创痛。在游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刘基写了八篇游记,本文是这组游记中的第二篇。
本文的层次非常清晰,共分为三段:首段写山,次段写水,末段抒发感想。作者先从灵峰山下笔,从两方面写山的景色,其一是山顶金鸡峰上的三大特色:多竹,多枫槠、松树,多竹鸡;这“三多”点染出灵峰山竹树繁茂、山鸟啼鸣的动人景象。其二是写灵峰寺周围的形势和景物,指出有不少名人高士曾在此居住或活动,使读者感受到灵峰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颇具灵气。
作者写山是为了写水,第二段开头便为“有泉焉”三字。写水,意在突出其冬夏不枯、由小到大、奔流不息,表现其不断涌动的生命活力,正因为此,才有了“活水源”这个名字,“活”就是不停息地运动,“活”就是生命的动力。这个“活水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是使它们快乐的天堂。至此,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大自然景象,这景象是凭借“活水源”而存在的。
末段,作者有感而发,点出本文主旨:“活水源”虽小,但水质清澈,终年流淌,泽被万物,这就很像“君子之德”—品格高洁、积极向上、兼善天下,于是将对“活水源”的赞美升华到新的高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位政治家对“君子之德”的不断追求,以及济世安民的胸怀和抱负。(海涛)
sdjzdx2022032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