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罗隐
乘槎者既出君平之门b,有问者曰:“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转转,昏昏浩浩,有怪有灵,时颠时倒,而子浮泛其间,能不手足之骇、神魂之掉者乎?”
对曰:“是槎也,吾三年熟其往来矣。所虑者吾寿命之不知也,不虞槎之不安而不返人间也c。及乘之,波浪激射,云日气候,黯然而昏,㸌然而昼d,乍搨而傍,乍荡而骤,或落如沈,或触如斗,茫洋乎不知槎之所从者不一也。吾心未尝为之动。心一动则手足之不能制矣,不在洪流、槁木之为患也。苟人能安其所据而不自乱者,吾未见其有颠越之心也e。”
(《谗书》卷四)
a 槎客(chá kè):乘槎泛游天河之人。槎,用竹木编成的筏。
b 君平:指严君平,名遵,西汉隐士。传说他知道往来天地的木筏到达天上的时间。
c 虞:忧虑。
d 㸌(huò)然:光亮闪烁的样子。
e 颠越:思绪混乱。
乘坐木筏往来于天地的人出了君平家的门,其中有个人问君平道:“那条河流,天高路远,逶迤曲折,广大而又昏暗,路上有精灵鬼怪,顛簸不已,而你驾着木筏往来其间,难道不会被吓得手脚发抖,把魂丢掉吗?”
严君平答道:“这木筏我驾着它往来已经三年了,一切都熟悉了,我常常想的是我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而不担心驾驶木筏不安全而难于返回人间之事。乘坐它的时候,波涛汹涌,加上有乌云和太阳交替出现,一会儿暗得似夜晚,一会儿又明亮如白昼,忽而大浪拍击,忽而被高高抛起,急速前行,有时落下去就像要沉入水底一般,有时碰到什么东西如同争斗一样,恍恍惚惚,不知道木筏将要驶向哪里,这种情形可谓太多了。但我的心却非常冷静,不曾为之动摇。倘若心一动摇,那么手脚就不灵活了,这并不是洪流和木筏会有什么隐患。如果一个人能够安心于他的依托而不自寻烦恼,我相信他是不会思绪混乱不知所措的。”
罗隐,原名罗横,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后者则提出“仁政”思想,力图提炼出一套供统治者使用的“太平匡济之术”。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一问一答中体现哲理、令人深思。往来于天地间的路坎坷艰险,于是有人问严君平在驾驶木筏往来其间时是否感到害怕。严君平先向提问者描述了驾驶木筏往来天地间所遇到的情况,继而给出答案:虽然环境险恶,但“我”的心却非常冷静,不曾动摇,因为心一动摇,手脚就不灵活了,就可能发生危险。文末“吾未见其有颠越之心也”一句,有版本作“吾未见其有颠越,不必槎”。“不必槎”三个字似乎更能体现作者的本意,难道只有驾槎是这样吗?其实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心神自若、专心致志,坦然而沉着地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成一个强大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摆脱艰难的处境。(海涛)
sdjzdx2022032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