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群文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2022-03-22 01:50:27罗达芳
格言·校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教材

罗达芳

群文阅读虽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但在具体教学中由于部分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学效果未能充分有效地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应仔细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针对性地加以调整与改善,从而促进这一阅读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群文阅读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立意下的多篇文章,以在有效拓展阅读的基础上,深化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使得学生得以在阅读中构建更加全面的阅读能力,如阅读速度、阅读数量、阅读质量等,在此基础上对更多的文本体裁进行学习掌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此过程中,群文阅读模式更加倾向于学生的阅读自主性,需要学生全面参与到阅读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有效阅读,从而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因此,在这一阅读模式下,其不仅是教学生阅读内容,更是教学生学会阅读,从本质上改变了“教”的定义与意义。但在这一阅读模式中亦是具有其不足之处,由于阅读量的加大,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因而无法做到阅读的全面性与细致性,因此,教师的作用则尤为关键,需要能够把握阅读的重点与难点,提高针对性,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的质量效果。同时,还需要教师依据不同的阅读材料与内容,调整阅读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阅读,比如略读、跳读等。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材料单一

群文阅读的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资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有效收集相应的资源内容,多是以课本内容为主,以辅导书的内容为辅的方式。同时,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亦是不高,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加之中学阶段的图书馆设计规模相对较小,书籍内容亦是无法应用至群文阅读的课程之中。种种因素限制了群文阅读的有效进行。

(二)阅读能力不足

一方面,受旧式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于阅读的意识并不强,更加重视课本材料的学习,注意力关注于重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导致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以及连续性,使得阅读能力相对较低。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文章的文本篇幅逐渐变长,学生在阅读时则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抑或是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此一来,则导致阅读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从而减缓阅读课程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不仅未能够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方法上亦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致使在阅读过程中效率较低。

(三)选文不合理

群文阅读的教学并非随意找寻文章进行阅读,而是需要贴合阅读的主题以及教学的目标,如此才能够促使阅读更具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选择文本时则应当注重其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但在目前的文章采用情况来看,选文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文体内容形式多样,学生在阅读中的认知较为模糊;或是文章的可读性不强,阅读效果不佳,且费时费力;再或者文章材料与教学主题贴合度不足,联系较低...等等。此外,还存在着多篇文章跨度大的问题,或是长短不一,或是内容难易程度高低不等,使得学生在阅读时产生一定的困扰。

三、解决策略

(一)开发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范围

1.有效整合课本资源

在新课改的基础条件下,教材中在对于阅读内容以及课程的结构上有了更加科学化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一单元都具有一定的主题,基于此,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则可充分結合教材的设计,以单元主题为有效的阅读资源,将单元内的文章加以整合,以进行阅读教学训练。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则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几篇文章,教师则可据此作为群文阅读的主题,将这一单元中的《黄河颂》《最后一课》等课文整合起来展开教学,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探求答案,以提升阅读的效率。

2.拓展课外阅读

除了教材资源之外,课外读物亦是群文阅读的有效资源。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资源,将其与教材无关的课外读物加以整合集中至班级中,教师可在教师设立阅读角,将学生的课外书汇集到一起,以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同时,教师则需将这些课外读物加以整合分析,以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其中合适的篇章内容作为群文阅读的有效材料。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培养阅读兴趣

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认真阅读,而这一过程形成的核心因素则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阅读大量文章的焦虑感,从而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除了让学生自主阅读之外,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地位性,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课堂,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体验感。

2.教授阅读方法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则是最为核心的教学环节。而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亦是决定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为提升教学的质量效果,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阅读指导工作,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以促使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主题与文章类型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群文阅读常用的方法则有略读、速读、跳读、针对性精读等。同时,教师还应当教授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以进一步提升阅读的效率。

(三)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1.紧扣主题

紧扣主题选择阅读材料是群文阅读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如此才能够使得群文阅读的教与学具有一定的效率。例如在《老王》《卖油翁》《台阶》这几篇课文的教学中,可开展群文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首先需要明确群文阅读的教学主题是什么,并且在以教材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时,亦需要与阅读文本进行比对分析,以体现出群文阅读教学的明确性,以便于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确立群文阅读的主题,从而提升其阅读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注意材料内容与教学主题的紧密度,以明确教学的方向,提升教学的效果。

2.注重能力培养

此外,教师还应当明确教学的思想。群文阅读的教学不仅仅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其他能力亦需要借此加以培养,以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实现,顺应现代教育的指标要求。在能力目标的具体制定上,以少而精为原则,即明确本次群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进而结合主题选择阅读内容。在能力的培养层面,可从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切入。比如,在以“人物”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则可结合写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可选择以描写人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方面选择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对于人物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手法。

3.适时适量

适时适量指的是阅读材料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即一方面,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阶段能力,选择难度适宜的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课程的时间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量的文章内容。同时,在篇幅的长短上,亦需要保持一致性,避免文章过长或过短,或长短不一等现象。也就是说,纵向上,文章内容的难易程度应当适中;横向上,文章内容的长短以及数量应当适宜,从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选择阅读文本,以促使学生的阅读得以在此基础上更具效率。比如,针对初一阶段的学生,文本的内容可以教材的长短篇幅为宜,或是选择稍短一些的文章,在难易程度上,可将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材的课程标准相结合,从适中的角度选择文章,即既能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能力,亦能够使得学生有效阅读的文章等。

结束语

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为使其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教师应结合现存的具体问题,对问题进行剖析,在有效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群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同时,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提高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教育,以加强学生群文阅读的阅读成效,从而全面促进语文学习的质量效果。

361250190822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教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