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力课堂,开展“写—读”互动实践

2022-03-22 01:45:41张梅
格言·校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力尝试创作

张梅

小学学力课堂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读”互动中,教师要突出“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语言积累、语言感知、修辞技能、表达逻辑、篇章架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积极“读”,从课内外的“例子”中得到启迪,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这样的课堂体现了学力课堂的特点,有助于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补白情节,发展想象能力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组织大家展开情节补白的活动,促使他们围绕课文中那些简单含蓄的地方展开联想,尝试用补白的方式填补文章中思维跳跃的地方。这样就构筑了“写—读”互动实践的课堂,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学力。

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教师构筑“写—读”互动实践活动,首先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展现出了闰土的形象呢?文章中提到,当闰土离开之后,‘我’的心中十分难受,那么,你认为后续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家尝试结合‘我’和闰土的人物特点展开想象,进行情节补白。”教师让学生分析总结一下“我”和闰土的形象特点,学生认为“我”喜欢闰土,认为他很博学健谈,所以愿意和他相处,而“闰土”则十分热情,也很喜欢和“我”在一起玩。结合这样的情节发展,学生尝试设计了故事的后续内容,如有学生提出:“我想写的是‘我’想念闰土,于是就缠着父母,让他们带着自己去见闰土,两个小伙伴见面之后,一起去瓜田里玩耍,大家都十分开心。”在这番想象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体会到了人物的特点,同时也提升了创作能力。

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尝试大胆地将自己的创意想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样就能起到沟通交流的效果,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合作分享是一件共赢的事情,这让他们的思想品德也得到提升。

二、形式迁移,树立结构意识

在“写—读”互动实践课堂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力,还要培养他们迁移应用的能力。很多学生缺乏结构意识,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归纳各种文章结构,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思考要如何合理选用。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所激发,他们能将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转化为动力,积极展开创作。

在学习《母鸡》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尝试找出文章中体现“我”情感变化的词句,并说说作者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学生找出了“我一向讨厌母鸡”“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等词句,发现它们分别位于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这样就将整篇文章的结构串联了起来,展现出了“我”对母鸡的态度有所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撰写《我的动物朋友》,思考一下可以用哪些不同的结构进行创作。如有学生选择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写了“狗是十分忠诚的动物,狗对我十分友好”,然后又分几个部分展现了狗和“我”友好相处的场景,最后总结,写“我愿意永远和小狗当朋友。”此外,还有的学生模仿了《母鸡》的结构,但是有所变化,写出了小动物的情感变化,先写“我捡到一只流浪猫,但是它却很害怕我”,然后又写“流浪猫和我渐渐熟悉起来,关系变好了”,最后又写“我和流浪猫最终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

在学生构思写作结构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大家积极展开“写—读”互动实践活动,促使他们提升学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耐心对比,积极分析,养成科学谨慎的学习态度,从而起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三、重组素材,培养创新精神

在创作的时候学生常常面临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作品如何选择素材,然后积极展开课外拓展阅读,搜索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要构筑“写—读”互动实践,让大家交流写作素材,看看有哪些材料更新颖,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珍珠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择了哪些素材,并探究作者为何选择这些素材。学生首先发现,作者展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体现了珍珠鸟和“我”和平相处的状态。教师又让大家分析作者为何要如此选材。学生认为:“作者想要写的主旨是人和动物的信任,所以这样的材料是十分符合要求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作文《我的心爱之物》,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主要思考如何能选择材料展现出“心爱”的意思。如有学生提出:“我有一个布娃娃,虽然很旧了,但是它却是我的心爱之物,因为这是我的外婆亲手为我缝制的。外婆现在已经去了天国,我拿着这个娃娃就好像外婆还在我身边一样。”学生尝试写了自己和外婆一起玩布娃娃的素材,这样就促使材料变得更贴切,符合题目的要求。此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选择一些更具有个性化的材料,写出独特之处。

创作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尊重他们个性的教学形式,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探索精彩作品的材料,然后思考如何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运用更新颖的材料,写出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收集到更多素材,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创新精神。

四、课外拓展,升华个性情感

在组织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时,教师要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升华他们的情感,进而起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拓展阅读,获得丰富的阅读情感,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思考如何能将自己的个性化情感融入文章中。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学力,更好地构筑“写—读”互动课堂。

在阅读了《宝葫芦的秘密》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课后自主阅读的活动,尝试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全文,又或者阅读其他的童话故事。此后教师又组织大家围绕这些童话故事展开讨论,说说是否能融入创意,展开“故事新编”的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构思的故事先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训,然后再展开自主创作。如有学生打算写自己得到了宝葫芦,便利用它将“雾霾”都吸收进去,让空气变得更清新。同学认为这样无法突出环保主题,没有展现出对社会的思考。学生进行了修改,添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人们发现宝葫芦能吸收雾霾,于是肆无忌惮地释放雾霾,最后宝葫芦饱和后崩溃了,將所有的雾霾都吐了出来,人们后悔莫及。学生发现,这样一修改后,故事内容更丰富了,而且能让读者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在“写—读”互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拓展阅读,而且还要在阅读中总结写作经验,并将自己的感悟运用到自主创作中。这样的写作活动能让学生逐步激发情感,同时也能促使他们提升写作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力课堂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为宗旨,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和转化力,通过“写—读”互动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养成勤于学习的毅力,最终科学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让学生得到整体提高。

1502501705202

猜你喜欢
学力尝试创作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一墙之隔》创作谈
学历与学力
尝试
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中学语文(2017年28期)2017-01-29 00:28:33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