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园缘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是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积累的重要途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思所想所见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信息交流。新课程中提出:“培养孩子学会学习,即具有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交往、思维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语言的交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幼儿能有序地表达,还能提高幼儿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创设适宜环境,提高幼儿表达的兴趣
1.创设科学活动的物质环境,引发幼儿想说的兴趣
幼儿的语言是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共同需要,也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投放活动材料、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如在《潜水艇的秘密》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塑料瓶、气球、打气筒等,幼儿通过组合安装这些实验材料,组成了一艘“潜水艇”,“潜水艇”下水后,幼儿通过给瓶中的气球打气,不断地调整气球的大小,从而控制潜水艇上浮下沉,体验其中的秘密。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和小组的成员共同商议实验过程和结果,在不断的讨论中与环境材料进行更好的互动。
此外,创设科学活动的物质环境中还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照其行为表现来选择合适的情境进行创设。如小班幼儿思维直观性且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通过易操作、可爱的形象切入,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的兴趣。如《骨碌骨碌车》這份操作材料,色彩鲜艳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木珠“车轮”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目光,通过不断地尝试操作,更换不同形状的车轮,孩子们在玩玩、说说中自然而然地感知到圆形易滚动的特点,表达出“车子的轮子都是圆形的”。而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强,在投放物质材料时可以投放适宜同伴合作或竞赛类的材料,如在《我们在呼吸》区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投放了轻薄的丝带、秒表、记录板等等,通过将轻薄的丝带贴在鼻子上让幼儿感知呼吸,在同伴合作中通过记录正常情况下幼儿半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和原地跑步后半分钟内的呼吸数,引发幼儿的思考。通过简单的物质材料投放,幼儿得出了“原来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是会发生变化的,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变多了。”
由此可见创设适宜的科学活动物质环境,投放适宜的物质材料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探究的兴趣,引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2.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大胆交流的欲望
宽松的活动氛围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有表达的欲望。如在《各种各样的树叶》的活动中,教师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在落叶纷飞的金色世界中,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寻找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若干,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幼儿的心情得以更加放松,幼儿们认真地观察比较着每一片树叶,有的将树叶叠放在一起比较大小形状,有的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树叶的纹路叶脉,有的观察树叶上不同颜色……“我发现了,他们的大小轮廓都不一样”,“我发现了有的树叶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活动氛围中进一步引发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思维的活跃性和大胆交流的想法。
3.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积累语言素材
幼儿的现有经验来自于生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通过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让幼儿能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拓展,自然底找寻到适宜的、贴切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因而教师可以寻找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的探究行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给予充足机会,鼓励幼儿进行信息交流
在科学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能调动幼儿主动表达的愿望,在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提问进行适当的留白,充分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当幼儿对问题的描述不是很清晰时,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肢体暗示来耐心地启发幼儿。当幼儿的回答较为简单,教师可以抓住关键点进行及时的追问,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想法。当幼儿的表达较为急切,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并进行清晰的讲述。师幼互动尽可能地扩大覆盖面,通过不断地反问来给予不同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在小组进行信息收集时,教师应当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自发的语言交流,讨论发现的现象和发现。在集体进行信息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同伴的表达,鼓励幼儿对同伴的讲述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互动。
三、借助记录数据,辅助幼儿充分表达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观察发现中提高对活动记录的表达能力。幼儿通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使零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
1.使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并说清其含义
要引导幼儿在记录中能用简易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醒、提问等,帮助幼儿做到记录清晰,在说明实验记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疑、追问等形式幼儿清晰地将图符用语言说明表达出来。比如在中班《有用的厨具》活动中,教师就在活动前与幼儿开展了这样的讨论:“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动作快?”“用汽车在开的样子表示。”“动的时候速度很快,会有线线在旁边的,书里都是这样画的。”“汽车开的很快的时候,排气管里会冒出白色的烟。”于是在与孩子们进行讨论之后,老师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速度快:开动的汽车冒着白烟并在旁边添加了动线。由于是与幼儿讨论后的成果,在现场的教学过程中,当孩子们看到这个符号时,马上异口同声的回答到:“要用很快的速度完成任务!”
2.借助适宜的记录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表达
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语言特质是简洁明了、准确表述,通过借助适宜的记录方法更能将实验中的发现表述出来,促进语言的发展。
无论是集体记录还是小组记录、个别记录,都是借助记录表的力量让幼儿的语言表达有据可依、有理可寻,通过计划绘图、操作数据、实验现象的记录也让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内容更为丰富,结果更为精确、简明。
272850078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