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提升青少年国际交流水平

2022-03-22 22:02:21任海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命运共同体

任海峰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宏大而深远的命题,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需要一代一代人付诸实践。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交往水平,要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疫情前青少年国际交流交往情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端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交流呈现出人数众多、领域宽阔、形式多样、成果丰厚等特点,达到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互相促进、民心相通的效果。

从青少年交流对象看,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是主体,年龄集中在9-18岁之间。以西方发达国家和日韩等国家为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有所上升,与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略少。

从青少年交流形式看,主要集中在10个方面,赛、展、演、节、坛、营、研、游、学和志愿服务。国内学生参与国际科技类竞赛和邀请外国学生参加国内赛事渐趋活跃;经常有组织机构举办走出去、请进来的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关注儿童发展的国际论坛不乏青少年演讲的身影;冬夏令营、研學旅行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志愿者服务对提升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培育优良人格道德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从青少年交流的组织机构看,归纳为10类,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群团组织、学校学院、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文化院团、科普机构、体育队、民营教育企业、留学中介和旅行社等。政府和群团方面,主要是出于国家外交、公共外交或者外事需要。校际间交流或者以在校生为对象的交流,是交流的主力军。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文化院团、科普机构、体育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广泛开展交流。民营教育企业、留学中介和旅行社,在开展冬夏令营、语言培训、研学教育、留学服务等方面,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从青少年交流的成果和意义看,作为东道主,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外国青少年进入中国后,通过寄宿家庭或者目的地交流,全方位体验中国的地域、历史、文化、艺术、生活、餐饮等,见证中国发展的神奇速度与繁荣程度,感受中国青少年的茁壮成长,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作为出访小客人,收获在于开阔国际视野,感受多样文化,增长见识见闻,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兼容和碰撞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增强交流能力、开放观念、民主意识,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激发全球范围内合作、竞争、创新的内生动力。通过结交各国同龄朋友,增进跨国友谊,消除抵触情绪,促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人脉资源,奠定感情基础。但也存在走马观花、盲目崇拜、以玩代学等问题。

2.疫情期间青少年国际交流交往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国际交流交往造成巨大影响,从开始的封闭机场到国外来华人员要经受14天隔离,除了在华外国青少年还能继续交流外,原定来华的交流活动或推迟或取消,中国的青少年不能走出国门,世界各国与中国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活动基本停滞。

部分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交流,以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主题的论坛得以正常进行,也有机构尝试运用大数据、云技术开展交流,如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开展的“美美与共·患难与共”“‘心手相连 世界有我’中外青少年云互动活动”“中国孩子的一封信感动了意大利一座城”等,产生了影响较好的交流效果。虽然如此,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还是有效果差距。

在以往交流中建立起来友谊的青少年,也能够继续以信息技术的方式,如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保持联络,各自介绍情况,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状况不多,大多数青少年之间几乎没有了联系。

3.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国际交流建议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审视即将到来的青少年国际交流的蓬勃伟力,以有效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高度,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提升创新,促进青少年国际交流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加强党对青少年国际交流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外事、宣传、教育、文旅、体育等部门和有关群团组织组成的协作机构,并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部门牵头。服务于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着眼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和参与全球治理,青少年国际交流有大文章可作,要精心设计规划,拟定三年、五年、十年交流规划,稳步扎实推进,久久为功。

根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在方案策划阶段,要润物无声嵌入理念宗旨,无形中提升交流品质和层次。区分中央、省、地市、县组织交流的层级,层级越高理念宗旨的交流内容越全面。市场化的青少年交流,遵从于市场规则,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加强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分析。

升级交流形式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在赛、展、演、节、坛方面,对标对表国内外的活动内容,国外的要区分出高中平等次,有对应地开展广泛交流接触,国内的活动要查缺补漏和创新升级,根据不同的国家打造区域性的重点活动,重点带动全面;在营、研、游、学和志愿服务方面,国内外交流中要统一话术,着重讲好中国故事。

以交流对象为本,筑牢青少年友谊。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工作重点,拓展与相关地区和国家的青少年交流。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不争论不辩驳,延展双方的共同语言。青少年交流中嬉戏玩耍、互帮互助等细节往往会成为人生美好回忆。一次美好的交流活动结束后,运用现代化网络手段,让青少年之间继续联络,友谊长久、信任加深,在具体话题上也能深入探讨,互相影响,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

编辑 _ 汤灏

1990501186282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命运共同体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少林与太极(2023年6期)2023-08-25 02:08:30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0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8:48
国际交流与合作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06
命运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1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3: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