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

2022-03-22 22:02:21刘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本书融合素养

刘艳

“作业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以全面育人为指向,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内核,以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作业内容和实施的筹划安排。作业的功能不仅在于巩固与深化课堂学习内容,更在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作业应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移,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制定奖励机制,替代纸笔类重复性识记作业。以部编版教材七(上)《狼》为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识记《狼》一课的文言词汇、文白对译,并开展小组挑战赛,识记效果最好的小组获得“成长卡”。

二是依据学情基础和多元认知理论,开发个性化作业设计。以《观沧海》作业设计为例,学生在以下四种作业中选择一种:说一说,即用自己的话描述本诗的画面;画配诗,即为本诗作画配图;改写,即将本诗改编为散文或现代诗;比较,即将本诗的画面与《天净沙·秋思》的画面进行比较。

三是整合教學资源,探索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作业设计。例如,将练习册《学习·探究·诊断》里的课后习题《赠汪伦》融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堂教学,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两个意象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

四是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布置分阶段作业,开发系统的作业档案库。比如,可以将全课的作业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作业,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画面,设计读诗、画诗、改诗(任选其一完成)等作业,用时大概15分钟;课堂作业,旨在把握格律特点,设计按格律自填一首诗的作业,用时15分钟;课后作业,旨在巩固课上所学,作业为完成《学习·探究·诊断》相关练习,用时10分钟。

五是结合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索长效与短期相结合的作业设计。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探索长效任务与短期作业相结合的模式,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是叙事散文,我们通过大单元设计,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梳理事件、把握细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学生通过采访亲人记叙出生那一日。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我们给学生设计的作业是分阶段的,即学习课内文章写作方法—自主阅读亲情主题的名篇—拟定采访提纲—列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六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融合式”整本书阅读的作业设计。利用学校课题成果——“真读平台”,分解整本书阅读难点和长度,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和“教读+自读”融合的形式。以部编版七年级(上)《朝花夕拾》为例,借助“真读平台”,进行为期10天的阅读,学生每天观看导读视频后完成阅读任务,并进行通关答题,有效提升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后进行专题讨论交流,完成专题写作。

(本栏目文章根据作者在首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栏目编辑 _ 王雪莉   张晓震   于萍   汪倩   李刚刚

2176501186341

猜你喜欢
整本书融合素养
《论语》整本书阅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