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荣干
摘 要:群文阅读,即围绕某一主题将相关文章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进行阅读。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在对比中感受不同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写作技巧,增加写作素材积累,提升阅读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活动,引领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感受和学习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已掌握的写作技巧,积极锻炼自身的文字表达能力,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群文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将已有的阅读经验运用到作文创作之中,学会写好作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却将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导致学生语文认知系统脱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难以提升。有效的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而反过来,写作也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基于群文阅读视角,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读写活动,切实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基于群文阅读活动,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切入点,力求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文本留白,搭建群文阅读桥梁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总是将群文阅读定位在“阅读”上,这是不全面的。群文阅读既是一种阅读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多元能力、个性思维的方式。教师要利用好群文阅读,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的传统态势,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正确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涵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获取信息、概括信息和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
群文阅读信息最直接的来源是课本。如果教师仔细研读教材,便会发现课文中有不少“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些留白,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课文中的留白部分进行补充。学生基于课文留白进行的创作,相当于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设的一道桥梁,将读写连接了起来,能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寓言故事,笔者便基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展了群文阅读,并尝试以课文中的留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在学生阅读《蜘蛛开店》后,笔者以细节描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文中关于蜘蛛形象的描写,接着鼓励学生仿照同样的句式描写螃蟹;在学生阅读《大象的耳朵》后,笔者以文章结尾处的留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猜测大象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鼓励学生结合想象进行描写;当学生阅读《青蛙卖泥塘》后,笔者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思考青蛙在泥塘中的生活,并鼓励学生用文字进行描述。如此一来,学生便能结合自己的想法展开创作,将在阅读中学会的技能灵活运用到写作练习中,这样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基于文本主题,创新群文阅读形式
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时,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普遍缺乏一定的逻辑,行文脉络毫无章法可言,思路混乱。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应着眼于群文阅读的优势,通过自主阅读、对比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作出更为精彩的作品。
例如,笔者在进行主题为《春天》的习作教学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是记流水账,用大量的文字描写自己的游玩经历,缺乏新意。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同样的主题开展了一次群文阅读活动。本次群文阅读选择了《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要求学生阅读完所有文章,并分析这些文章的结构与创作思路。有的学生提出:“这几篇课文都与主题密切相关,但是内容的呈现方式却各不相同。”笔者接着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些文章在结构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课文《找春天》侧重于描写春天的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满鲜花的小路》则是以故事为主,春天在文章中只是一个时间节点;《邓小平爷爷植树》描绘了春天的活动,侧重于体现邓小平爷爷这个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活动,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感受不同作品的写作手法与结构,在接下来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就能结合阅读经验,创新自己的写作手法,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
三、鼓励个性写作,推进群文阅读深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读写结合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用写作去驱动阅读的深入。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有针对性的典型文本为载体,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主要内容,沟通课内与课外,实现以一篇带动多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双重发展。这种具有体验性的读写结合训练,可以有效拓展教材内容,并且有机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借助群文阅读展开写作教学时,很多教师通常会以模仿起步。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主创作,而不是模仿。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和写作手法,但也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些个性化元素。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都是童话故事,对此,笔者基于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开展了一次群文阅读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并总结童话作品的特点。在群文阅读后,笔者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创作童话故事,可以是自己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也可以是想要传达给他人的道理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想象力创作的作品,既流露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
四、关注审美提升,提升群文阅读层次
语文学科是最基础的学科,对學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持续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有效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的长远目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由体验美到鉴赏美的过程。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的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学生反复品味。因此,教师可以基于课文中的经典作品,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引领学生体验不同的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经典古文《司马光》时,笔者以课文为主体内容,又选择了课外古文《孟母三迁》《叶公好龙》等文章为拓展阅读内容,三篇文章共同组成了群文阅读。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编入小古文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对文言文这种文体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打开一扇通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因此,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品析文章的内涵,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接着,笔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复述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助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层次的提升。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引领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感受和学习各类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视野下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5):7-8.
[2]李祖文.找寻群文阅读的另一个出口——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新探索[J].小学教学设计,2017(13):23-25.
[3]罗刚淮.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表征[J].教学与管理,2019(2):25-27.◆(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220850118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