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
【摘要】布莱希特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刻的德国文学大家,提出的戏剧理论“间离效果”被沿用至今,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长盛不衰。作为一名高产的作家,在流亡期间,布莱希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窥见中国古代思想和哲学的影子。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的流亡剧作以及诗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以求更好地理解布莱希特一众文学作品中的深意。
【关键词】布莱希特;流亡文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2-0038-03
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承袭以及接受使得跨文化研究的意义非凡。在德国和欧洲文学中,中国文化是一个相对罕见的话题。布莱希特是西方戏剧史上接受东方影响,特别是中国影响的典型。布莱希特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他借鉴中国传统的戏剧原则,形成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在他的作品中大量涉及中国文化元素,字里行间充斥着中国思想和哲学,包括剧本《四川好人》 《措施》《高加索灰闌记》,诗歌《青岛兵》《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以及他翻译的众多中国诗歌。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的影响,来探讨布莱希特与中国的跨文化关系。
一、布莱希特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国诗人、剧作家、戏剧改革家和理论家,以他的剧作和戏剧理论闻名于世,他所创造的叙事剧脱离了传统戏剧的束缚。早在青年时期布莱希特就显露出了文学才能。十五岁时他编辑的学生杂志《收获》出版。1913年布莱希特创作出他的首部戏剧《圣经》,此后他创作出了《巴尔》(1918)、《夜半鼓声》(1919)等名作。
其他流亡作家相比,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展现出强烈的兴趣。虽然流亡的经历让人倍感孤寂,思念祖国及亲人,但这段时间也成就了他。他多次使用中国主题和“中国榜样”来表达他对自己的流亡以及反法西斯的情绪。1933年布莱希特被纳粹驱逐出德国后,他开始用全新的视角思考自己的价值。1933年至1947年间是布莱希特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他的大部分杰作。他的现代美学思想以及叙事戏剧学贯穿了他的全部剧作。
二、流亡文学
一直以来,德国的流亡文学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德国的流亡文学产生于纳粹时期。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党执政,直至1945年,纵观德国历史,这十二年可以被称为是德国的至暗时期,同时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硕果累累的时期。希特勒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不仅仅是政治上,也是精神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纳粹分子使用国家权力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左翼新闻工作者和犹太人。许多德国作家被迫离开德国,流亡海外。他们最初逃到欧洲邻国,但是随着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蔓延,他们不得不继续逃亡。在这段困难的时期,这些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抛弃祖国,反而拿起了笔揭发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德国境外涌现了大批文学作品,即流亡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坚决反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他们为家乡的局势而苦苦挣扎。
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形式是小说、诗歌和戏剧。尽管反法西斯主义作家所持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战胜法西斯主义。布莱希特是这一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在纳粹势力和流放的双重影响下,他渐渐认识到了文学手段的影响力。
三、布莱希特流亡诗歌《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由于资本主义和专制帝国主义的剥削,布莱希特将目光转向中国哲学,以求新的解决方案。在第一次接触德布林的《王伦三跳》后,布莱希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那时起,布莱希特就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流亡期间,相似的经历和启迪式的哲学对布莱希特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戏剧相比,布莱希特的诗歌鲜少受到关注。事实上,布莱希特早在年轻时期就对诗歌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写于布莱希特1938年流亡丹麦期间,是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主题诗歌。在了解中国文化后,布莱希特将中国历史与自身的流放经历紧密结合,最终创作出了这首诗。《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是一首叙事诗,共十三节,1939年发表在《国际文学》上。
(一)内容摘要
诗中的“老子”原型来自中国。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晚年,腐败邪恶势力增长,面对王室的衰落和王子之间的纠纷,老子大失所望,决定离开家乡。在书童的陪同下,老子打包了必要的随身物品,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在这一路上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老子乐在其中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当老子意欲通过关卡时,他并无钱上税。出于对知识的浓厚兴趣,税吏向老子讨教。老子当然不会拒绝礼貌的请求。在整首诗的结尾,布莱希特还向税吏表示了感谢,正是税吏的求知欲,为人们讨得了老子的大智慧。
(二)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体现了老子学说对布莱希特的深远影响。诗中这样描写道:
当他年届七秩,体衰老迈,
大师远离喧嚣,被迫无奈。
因为邦中善良复衰,
恶毒卷土重来。
大师就此系紧鞋带。(卫茂平、马佳欣、郑霞,2002:283)
第一节诗中布莱希特主要解释了老子的生平背景以及出关的原因。国家的善良被邪恶压制,因此老子决定辞官归隐。据史实老子在他的作品中直接抨击谴责了当朝的腐败,即周朝。统治者靠着剥削人民终日泡在酒池肉林中,而他的子民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大道”是老子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表示“终极真理”。老子认为,只有“无为”,人类才能摆脱外界的干扰,回归本性。“无为”是拯救国家的唯一出路,这也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最终选择流亡的原因。法西斯的行为与“无为”放弃使用暴力的“道”相矛盾。因此,法西斯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不可能长期存在。任何为谋杀人类而欢欣鼓舞的人,都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他的目标。在这一节中,虽然布莱希特只描述了老子流亡的原因,但他表示同意老子“无为”的观点。他把这首诗与他自己的情况结合,解释了他流亡的主要原因和意图。
税吏兴致盎然地追问:
“他从中摸到了什么窍门?”
童儿言道:“弱水经久地运动,
终会使强大的石头屈从。
强者驯服,这点你懂。”(卫茂平、马佳欣、郑霞,2002:284)
这部分诗取自第五节。布莱希特用书童的话来点出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这与布莱希特地流亡经历有关。根据老子的哲学,水象征着“弱”或“软”,接近于“道”。布莱希特和所有反法西斯分子都被认为是弱水,而法西斯则象征着坚硬的石头。对于统治者而言,“弱水”是最不起眼的事物,而忽视这些毫不起眼却又现实存在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被击败。结合老子的“无为”,石头无法避免被水打败的命运。布莱希特像水一样改变了自己和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击败了强大的石头。面对暴力的纳粹分子,布莱希特用老子的“道”为同胞们寻得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三)诗歌中的老子
布莱希特作品中的老子与中国历史上的老子有所区别。虽然老子的形象是基于中国的老子,却在西方文化里“成长”。
他打点行装,所带不多,
却也有这样、那样要裹。
比如烟斗,晚上要抽,
比如小书,时常要读。
还有一路上估计所需的馍馍。(卫茂平、马佳欣、郑霞,2002:283)
一杆烟斗、一本小书、一些干粮足以证明了老子简朴的生活。他认为物质条件与“自然”和“道”并不相符、除老子之外,很多东周王朝的哲学家都致力于节俭。布莱希特通过描写老子的这些细节来展现他的价值追求和世界观。布莱希特并不知晓老子在流亡途中带了哪些随身物品,但却含蓄地将自己的流亡经历写进诗歌中。这也体现了布莱希特对老子的认同及尊敬。
四、流亡戏剧《四川好人》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布莱希特从1930年就开始着手构思以及写作戏剧《四川好人》,于1940年完成。借由这篇文章,布莱希特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当时的欧洲普遍对东方文化乃至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布莱希特中国人的形象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联系起来。布莱希特流亡去到美国后受到了资本主义的迫害。因此,他想通过这部戏剧唤醒人们,让人们重新思考是否需要改变这样一个社会。戏剧中的沈黛是典型的大善人,生来一副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处处帮助他人。而就是这样的好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不如意,步履维艰。这也暗合庄子的“有用之材,受累于世”。在这部戏剧中,布莱希特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古代中国智慧的欣赏和认同。他善于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描绘来验证中国哲学的真理。布莱希特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与自己的文学作品相结合,为西方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同时,也使得中国哲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它赋予了中国古代哲学新的时代意义。
(一)内容摘要
在序幕中,卖水人老王出场,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起因。卖水人老王早早来到城门口迎接三位神仙。然而,城中各户人家均无视三位神仙的到来,并无人愿意为他们提供住所。面对老王的问询,一位男子回答:“我怎么知道,你的神仙是哪路神仙?谁晓得接到家里来的会是什么人。”(丁扬忠,2012:8)这不仅仅是男子的一家之见,也暗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现实的残酷和当局的剥削使人们变得多疑且冷漠自私。只有以卖身为生的女子沈黛愿意收容三位神仙。为了感激沈黛的帮助,三位神给了她一千元作为回报。另一方面,三位神不希望沈黛被现实打败。因为这一千银元,沈黛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她决定不再做一个妓女。她盘下了一个香烟店,做起了正经买卖。出人意料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沈黛的善良,人们源源不断的上门请求帮助。生意一天天的糟了起来。四川的人们皆是自私自利之辈。八口之家、卖淫者、穷人、失业者都上门来讨要食物。这家店已经濒临破产。
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在危难之中,但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局势。没有人能结束或者扭转这种苦楚的局面。相反,人们都渐渐变成了恶人。为了让商店继续经营下去,沈黛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沈黛唱道:“好人难以自救,神仙无权无势”。在绝望中,沈黛扮做她的表哥隋达。隋达不似沈黛那样心软。他铁面无情,有原则,守法律,救小店于水火之中。可最终,隋达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民愤,人们合力将他告上公堂。此时,遍历人间的三位神也回来了,可他们对此也深感无奈。他们游历世间的经历告诉他们,这世上必须得是隋达这样的人才能生存,但却不愿沈黛这样的好人消失,无奈之下,他们同意隋达可以每月现身一次。
(二)《四川好人》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戲剧《四川好人》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的文化和戏剧技巧对布莱希特都有很大的影响。他将“叙事剧”和中国的表演艺术相结合,发展“辩证剧”。在戏剧《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一方面运用他新的戏剧理论,一方面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第六幕和第七幕之间的幕间戏发生在老王的梦中。他在茅屋中发现了一本奇怪的书,要读给三神听。“宋县有个地方叫作荆棘林……这就是有用之材的下场。”(丁扬忠,2012:115-116)这原取自《庄子·人间世》。在剧中,这引发了卖水人和三位神的讨论。显然,这些树木被比作人类。所有有用的树木都被用锯和斧头毁掉了。沈黛是三位神在世间发现的唯一一位好人,同时,好人作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有一个好结局。卖水人认为,只有最无用的人和最坏的人才是最幸运的人。他从沈黛的经历中获悉,好人需要神的帮助才能有好的结局。
卖水人说道:“也许她对这个世界实在是好得过分了。”(丁扬忠,2012:116)从他的话中可以知道,好人沈黛的生活并不如意。自从开烟草店以来,大家都求助于沈黛。沈黛始终遵循乐于助人的原则。但人们却从来不为沈黛考虑,他们只是利用沈黛的善良以求实现自己的利益。最终,她不得已伪装成隋达来解救自己。这些人认为隋达是一个坏人,对他们并无益处,是一个无用人。然而,在隋达的带领下,烟草厂开张了。这也与庄子的观点一致,即人或物不为世所用,才能终其天年,否则难逃厄运。四川的好人沈黛总是受累于其有用性。布莱希特不否认庄子的观点,并且将其置于现实中,以求发现好人是否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除此之外,孟子有关的哲学也体现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整部戏始于三位神寻找好人。沈黛是他们发现的唯一一位好人。沈黛告诉三位神,她也想做一个好人,奈何生活所迫,她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活的困难不能保证她能一直做好人。在这个悲惨的社会里,单靠某个人的善行是远远不够的。那些人像小偷和寄生虫一样,利用沈黛的善意并榨干它。通过分析,不难知道沈黛本就是好人。为了生存,她迫不得已停止施舍善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是坏人。戏剧的结尾并没有告诉人们沈黛是否会变成坏人,而是鼓励大家去发现真善美。布莱希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目睹了人们陷入灾难。在了解了孟子的哲学后,他开始思考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资本社会对人类的剥削是可怕的。布莱希特认为,应重新思考这个社会的戒律和道德准则。
五、结语
布莱希特的流亡文学作品因其政治色彩比他流亡前创作的作品更有教育意义。对布莱希特来说,文学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对抗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武器。他赋予文学以新的意义,同时通过文学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支撑。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人们对社会产生怀疑。这也导致了欧洲乃至西方文化的危机。布莱希特一直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运动。他独特的“跨文化”写作风格为西方文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老子流亡途中著道德经的传说》中,布莱希特用中国历史和哲学阐释了流放的真正意义。对布莱希特来说,流放为他创作提供了空间,也为反抗纳粹和法西斯提供了力量。在戏剧《四川好人》中,他巧妙地运用中国表演艺术,而且神话般的形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布莱希特将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呼吁普罗大众共同改变社会。中国文化一方面给布莱希特带来了文学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也赋予了社会价值甚至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卫茂平,马佳欣,郑霞.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2]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四川好人[M].丁扬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76850078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