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十四五”时期的几个转型

2022-03-22 09:09赵凯强 范周
出版广角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货十四五文旅

赵凯强 范周

【摘 要】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文化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延展。面向“十四五”,深化对文化产业的整体认知,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重要转型,对于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文化产业;“十四五”时期;重要转型

【作者单位】赵凯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范周,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3.00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一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就辉煌: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当前,“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经成为过去,回首2021年,文艺创作精品频出,新兴产业蓬勃生长,文旅融合逐渐深化,传统文化转化利用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仍未消散,文旅企业依然在艰难前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依旧频现叠加。

在此背景下,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认知,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转型,对描绘未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步入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业界需要深入研究总结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防疫当先”: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共进退

当前,疫情正逐渐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量”转变为“常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持续性与扩散的规模性远超人们的预期,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仍在延续。2021年,从8月份的张家界到10月份的大西北,疫情的不确定性成为影响文旅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疫情防控常态化对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建基于防疫安全之上的产业创新,才是切实有效的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文旅行业迎来了史上最艰难的挑战,文旅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展望》中提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过去两年我国在出入境旅游方面,除必要的外交、商务和边境旅游外,其他出入境旅游业务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状态。2021年预计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人数分别为3198万人次、2562万人次,且这些刚性旅游需求未充分实现市场转化。在节假日旅游方面,2021年,我国出游消费金额、出游距离、出游半径及出游人数等方面总体均呈加速收缩态势。以2021年国庆假期为例,《2021年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报告》显示,旅游市场总体呈“高开缓走低开”走势,55.1%的游客人均消费低于500元,游客平均出游半径为141.3公里,比2020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在旅游消费方面,预计2021年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4.31亿人次,旅游收入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和35%,分别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和53%。

面向“十四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将相伴相生。这就要求文旅及相关从业人员转变类似于“等疫情过去……”“要是没有疫情……”这样的思维,深化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认知,正视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客观困境,把疫情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常量”来综合考虑。在深化疫情防控认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引导文旅企业深刻认识到唯有创新方能破解当前文旅产业的发展困境,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性发展方面持续下功夫抓落实,不断推出各项针对性强的措施助力文旅企业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切实提高文旅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活力,为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二、“生态优先”:生态效益将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推动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與重要内容。文化产业虽然属于轻资产产业,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与产业融合化的不断深入,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思维,生态优先已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产业生态化将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党的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以黄河、长城、长征、大运河为代表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均将生态效益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在重要的决策部署中,生态红线具有一票否决权。乡村旅游、精致露营、城市更新、文化产业园区、老旧厂房改造等文旅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视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生态问题。一是国际文化贸易存在污染转移[1]。长期以来,因具有大量劳动力及广阔的消费市场,我国文化制造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那些本应在国外加工生产的文化装备在我国被大量制造,带来的污染便随之转移到国内,严重透支了我国的环境资源。二是文旅项目开发不当导致生态破坏。目前,我国依然存在部分因急功近利而忽视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原则的文化工程,不仅损失了大量资本,而且破坏了当地的原生环境。三是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顽疾。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指出统一实行清单管理,以各省份为单元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制发特色小镇发展导则,引导树立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导向,强化正面引导和分类指导。统筹典型引路和负面警示,推广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典型经验,加强监督监管、整改违规行为。特色小镇因同质化竞争、忽视差异化发展而导致项目烂尾的情况值得业界警醒。可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面向“十四五”,生态效益将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成为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搭建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作共赢。二是将绿色循环文旅项目作为发展建设重点,为其提供专项帮扶资金。三是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地区分等级有序发展。在“生态优先”理念下,文化产业可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稳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领先”:数字虚拟新兴业态将进一步逆势蓬勃生长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与疫情反向倒逼双重因素的叠加下,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虚拟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典型特征的数字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在整体经济发展运行中逆势上扬,并逐步迈向产业深化应用、行业规范发展、资源普惠共享的新发展阶段,数字化发展浪潮势不可当。在文化产业领域,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同步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日益成为其立足新发展格局、开创新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1年,元宇宙与NFT打开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想象空间,一个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全新社会图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与技术、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被再次重构。《2021元宇宙年度报告》显示,元宇宙正逐步过渡到行业成长期,或将造就一个巨大的市场[2]。2020年4月,美国说唱歌手Travis Scott(特拉维斯·斯科特)在《堡垒之夜》中举办的虚拟演唱会有近2770万人观看。一年后,游戏《堡垒之夜》宣布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并计划用以开发元宇宙。2021年3月11日,知名加密艺术家Beeple(迈克·温克尔曼)创作的数字画作《每天:最初的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的首次NFT拍卖会上以超过6900万美元的竞价卖出,开辟了NFT的新纪元。有关数据显示,NFT在2021年的交易规模至少达到269亿美元。元宇宙与NFT是不是一场虚火我们尚不可知,但其在2021年的火爆足以证明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浪潮已经席卷而来。

面向“十四五”,数字虚拟新兴业态将进一步逆势蓬勃生长。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我国文化产业要正视数字科技的“双刃剑”作用,客观理性地看待新兴业态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一方面,文化产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动数字化建设与智能化转型,积极推动相关行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文化数字化与产业融合化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也要警惕数字泡沫,不盲目跟风,始终保持对新科技、新业态的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数字新兴业态的评价与研判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估新业态与新技术带来的多元影响,以此完善对新兴业态的法律监管与行业监督,实现对数字虚拟新兴业态的科学治理与正向引导。

四、“红色复兴”:红色文艺作品依然是内容创作主旋律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的到来,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歌颂时代英雄人物、彰显革命英雄事迹为主题的献礼文艺作品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此外,疫情下的中国速度使国人深感国家的强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力量被极大地释放,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主旋律作品很好地迎合了当下民众的内在精神诉求,红色文艺作品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一股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红色文艺复兴”浪潮正在兴起。

2021年,红色文艺作品创作精品频现,爆款频出。以《觉醒年代》《功勋》《理想照耀中国》《时间的答卷》《勇敢者的征程》《红船》《闪亮的记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和网络视听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其中,电视剧《觉醒年代》更是以豆瓣评分9.3分、超26亿的微博讨论度、频频霸榜微博热搜的突出表现成为2021年度当之无愧的爆款电视剧。在电影领域,以《长津湖》《1921》《革命者》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市场表现亮眼,反响热烈。其中,电影《长津湖》以57.74亿元的票房夺得中国电影史票房冠军,同时也是2021年全球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作为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演出,用全新的艺术展演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壮丽恢宏的百年征程,同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面向“十四五”,红色文艺作品依然是内容创作的主旋律。为此,一方面,文化产业要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創新红色题材的创作表现形式,把红色文艺创作当作重大工程来抓,努力提升红色文艺创作的精品意识与市场意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要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理念,坚持文艺书写人民、文艺为了人民,积极鼓励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文艺作品类型,真正实现文艺领域的百花齐放。

五、“横纵联合”:各行业间跨界融合与联动发展将愈加深化

在万物互联、数实共生的技术背景下,产业间的融合壁垒与联动障碍被打破,“文化+”的融合特性在技术赋能下将在更宽的领域、更广的范围促成文化产业化和产业融合化。文化通过创意形成的生产要素正广泛介入其他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使其他产业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属性、审美属性、功能属性与商业属性,从而实现文化赋能与产业价值链延伸[3]。产业间的跨界融合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行业间的多元联动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近年来,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间的联动、融合发展日益紧密。横向上,跨界融合日趋多元。“文旅+直播”“博物馆+短视频”“非遗+电竞”“文创+扶贫”“潮玩IP+盲盒”“传统文化+沉浸式展演”“中医药+互联网”等一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尝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万物皆可加”的融合时代正在来临。不同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将极大地加速不同生产要素间的相互流通,建构更多元的文化商业模式,产生互惠两边或多边的经济效益。纵向上,联动发展日益深化。《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显示,网络文学已是动漫、电影、电视剧、游戏等相关文化领域的重要生产资料。围绕网络文学改编的产业链上中下游日趋顺畅,网文影视化模式日趋成熟。与此同时,《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指出,以网络文学为核心,动漫、电影、游戏及电视剧等不同主体间的叠加联动将更有可能成就优质IP,行业上下游间共通、共创、共生的IP构建模式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

面向“十四五”,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跨界融合与联动发展将愈加深化。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者要深度把握当前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各行业不同主体间的跨界联动,强化不同门类间的共创、共生,激发两边甚至多边的多元效益。同时,文化产业也要警惕盲目的跨界融合。文化产业各行业间应秉持“宜融则融,能融则融”的理念,对适宜融合的产业进行多元的跨界聯动,对于那些不适宜融合的行业,则要坚持其行业本身的差异化发展。

六、“城乡共振”:城乡协同发展将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抓手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当前全党“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战略重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通过城乡区域内的互动融合与统筹规划,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与共同发展,将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振兴项目稳步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模式成效显著。浙江安吉通过对全县城镇及各乡村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探索了一条以农业发展为产业支撑、以美丽乡村为发展依托的城乡互促、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2020年,安吉县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达46.6亿元,游客接待量达1056万人,全年总营收达21.48亿元。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通过统一管理运营集体资产,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开辟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2020年,战旗村产业产值达3亿元,村集体资产达800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制定统一管理办法,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投入专项发展资金,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乡村民宿经济发展。2020年,莫干山镇旅游收入达25亿元,拥有高端民宿200余家。

面向“十四五”,城乡协同发展将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以城带乡、城乡协同将成为各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同认知,系统化统筹发展将成为未来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常识。为此,有关部门应做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推动城乡各产业间的融合、协调发展。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注重各城镇及各乡村间的发展差异,在统一领导之下对优势村镇给予政策激励与资源嫁接,对贫弱村镇进行精准扶持与定向指导,实现不同城镇和乡村的差异化协同发展。

七、“国潮崛起”:文化自信推动新国货消费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持续增强的经济实力,重大危机前彰显的强大社会治理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是国货品牌崛起的深层动因。当前,新一轮新国货热潮悄然来临,新国货消费成为中国消费品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疫情、内循环等多重因素的交叉影响下,新国货消费正逐渐走向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舞台中央。

文化觉醒时代,新国货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宠。近年来,除传统老字号品牌稳步发展外,汉服经济、古风美妆、国风潮牌等各种新国货品牌发展迅猛,成绩亮眼。《2021新青年国货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有40%以上的年轻人愿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体力行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相关数据显示,在日常消费中,有70%的90后消费者和80%的00后消费者会选择新国货。在京东平台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5个品牌中有4个是新国货品牌。而在抖音电商平台上,新国货数量占比达到87.5%。与此同时,在2021年新国货总消费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达到46.35%,三、四线城市占比达到29.79%,其他地区占比为23.85%[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国货消费已然在当下中国消费品市场中流行。

面向“十四五”,文化自信将推动新国货消费迎来发展黄金期。在深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中国人将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审美标准,开拓代表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商业美学。基于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新国货品牌的激励和扶持力度,强化对国货品牌企业的行业监督与创新引导,深化传统文化对当代年轻人的正向引领,助力新国货消费更好更快发展。相关企业应积极搭建新国货品牌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大力推动国货“出海”,提升国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充分激活传统文化的潜在生命力,实现国潮文化的当代复兴。

八、“风口即来”:北京冬奥会将助力冰雪旅游迎来发展机遇期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冬奥会的举办,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旅游,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型休闲娱乐方式。目前,全国各省市陆续提出发展冰雪旅游与冰雪经济,积极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助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装备制造业发展,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初现雏形。冰雪旅游将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促进文旅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调查显示,2022年元旦假期期间,以冰雪为主要活动背景和消费场景的本地游、周边游持续升温,滑雪体验、温泉体验、民俗参与、民宿精选等雪上综合消费体验成为冬季旅游的新亮点。北京延庆、张家口崇礼等冬奥会项目所在地的冰雪景区度假区热度持续走高,武汉神农架三天接待冰雪游客约4万人次,深圳、武汉等南方地区的室内滑雪、滑冰、冰球等冰雪项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与。《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预计2021—2022年的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3.05亿人次,我国冰雪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5]。此外,我国冰雪旅游将形成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新疆地区“三足鼎立”,西藏、青海“两带崛起”,全国“全面开花”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面向“十四五”,北京冬奥会将助力冰雪旅游迎来发展机遇期。冰雪旅游将成为未来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讲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旅游故事,亦将成为文旅行业从业者的重要责任。为此,各省市有关部门要深刻洞察冰雪旅游的发展契机,积极谋篇布局,科学系统规划,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冰雪旅游及相关配套服务,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田新玲. 生态文明视域中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解析[J]. 新闻爱好者,2013(12):35-38.

[2]2021—2022元宇宙报告[R/OL]. (2022-01-13)[2022-02-01]. https://new. inews. gtimg. com/tnews/3eed360f/6df7/3eed360f-6df7-4960-8476-e078fd976ffb. pdf.

[3]陈晓莞. 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消费升级视角[J]. 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79-181.

[4]文化觉醒时代,宝藏国货迎复兴机遇:2021新青年国货消费研究报告[R/OL]. (2021-09-30)[2022-02-01]. https://mp. weixin. qq. com/s/sG147hlsh1XA3Ic9W6gRig.

[5]《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发布[R/OL]. (2022-01-14)[2022-02-01]. https://weibo. 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25622743105591&

sudaref=www. baidu. com.

3351500589278

猜你喜欢
国货十四五文旅
千年国货奶茶店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国货之光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