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梅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课程标准这一言简意赅的表述,让我们对当下阅读教学形态的审视有了新的视角——“熟读精思”固然是小学阶段需重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却非是唯一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包括浏览、泛读、速读等各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显然,要有效落实课标要求,以单篇阅读、精读细究为主的常规阅读教学已经难以胜任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时代使命!突破单篇阅读局限,开拓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已经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宽视野”文本选组活动:关联与重构
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群文的组合必须关注“组合点”的挖掘和设计,只有建立明确、合理、稳固的多文本组合关联点,才能确保群文阅读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我们将具有如此文本组合点的“群文”。
教师可以加强对象关联,提升群文的内在吸引力。群文作为“多文本”存在,它向讀者提供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它本身,更在于阅读过程中,它与其他文本的关联。正如德国学者姚斯(H. R. Jauss)所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我们以六年级第三单元一组影响形象的群文——《桥》和《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来谈谈对象关联如何实现提升群文的内在吸引力。本组群文组合设计以“人物对象”为关联点,引导学生在不同故事情境中揣摩、体会、探究和比较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案例1:六年级第三单元英雄题材群文阅读一组
阅读本组群文,思考两位英雄“同中有异的危机处理手段——‘退党’与‘打死他’”并探讨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他们处理危机的手段,能否相互调换?理由是什么?
本案例以达成阅读共识为目标,将读者的阅读过程引向共同理解的格局,表现在研读议题上,群文的研读议题都是指向“共性”的。这个案例提示我们:群文组合的设计者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多文本”的共性问题,使群文组合成“有内隐结构”的“超文本”,产生1+1›2的教学效果。
二、情节对应活动:激发群文的阅读召唤力
德国美学家伊瑟尔(W.Iser)提出“召唤结构”的概念,认为它是“文本中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的作用在于能够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中的未定之处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文本的意义空白”。这种“召唤结构”在不同情节的互织中形成巨大的可以让师生参与其中进行议论和对话的意义空白,从而形成巨大的召唤力量,让师生不由自主地卷入到“理解”之中,从而产生神奇的阅读效果。
案例2: 我校五年级群文阅读第三单元编排纲要
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一组:《滑一刀》、《十月》、《暮归者》
“多次环境描写”的文章一组:《小英雄雨来》、《夜莺》
就语言形式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相对独立一个的语言整体:在表达内容上,它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表达意义上,它具备相应的封闭性。案例2的群文组合设计,体现出了不同思维形式牵引下的情节对应关系。当若干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编入“群文”的结构时,它们的组合有了新的质变。这种质变体现在“情节”的对应和比照上,在“求同求异”思维的牵引下,使群文具有了单篇文章难以具有的阅读感召力。
演绎推理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和推理。演绎推理支撑下的情节对应,强调共性情节的提炼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群文的阅读过程,达成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其基本逻辑过程如图4:
三、纵向支架的操作活动:培养阅读技巧
单篇的课文教学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上,通常以默读为主,采取多种阅读的方式:跳读、浏览、略读,有时也会反复地读,有时会采取探究的态度阅读。人们同时认识到,所谓的“单一阅读”并不存在。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应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一般阅读教学无法企及的区域影响——群文阅读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具体地说,即:速读、跳读、浏览等技巧。所谓观其大略就是读书要善于掌握其精髓,善于抓住要害。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群文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默读、速读能力为主,这是群文阅读的个性任务。
有了群文阅读,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生趣,多了一份鲜活。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矛盾,如语文整体学习兴趣的提高与学生的个别差异扩大之间的矛盾,大班环境下如何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教师工作量之间等矛盾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群文阅读研究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0(5):16-18.
[2]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3]伊瑟尔沃尔夫冈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1.
[4]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09-137.
[5]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第5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