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视域下户外“亲自然”游戏活动的创设

2022-03-21 13:29胡坚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游戏

胡坚

摘 要:户外活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国家发布了相关要求和规定,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指出明确方向。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国家再次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创设予以重视,致力于打造出幼儿安全、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在全身心投入户外活动时体会快乐,获得健康的成长。本文最先说明了课程游戏化理念下传统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不足,其次阐述了“亲自然”户外活动的内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设路径。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亲自然”游戏

【中图分类号】G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4-0080-04

The Creation of Outdoor "nature-friendly" Game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HU Jian  (Kunshan City Huaqiao Central Kindergarten, China)

【Abstract】Outdoor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owth process of young children and a key link to ensu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The state has issued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 to point out a clear direction for outdoor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amifi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he country once agai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on of outdoor games, and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safe, rich and diverse games for 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 to experience happiness and achieve healthy growth when they are fully engaged in outdoor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and secondly explains the content and advantages of "pro-nature" outdoor activities, and proposes the creation path on this basis.

【Keywords】Curriculum gamification; Kindergarten outdoor games; "Nature-friendly" games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已经指出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的重要地位,并且对创设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这项工作做出了系统规划。游戏活动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以“隐形”课程的形式出现,为幼儿综合成长带来了巨大帮助。但传统户外游戏环境在幼儿成长中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有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如今创设“亲自然”游戏活动,为幼儿打造全新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1 传统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缺陷

(1)户外游戏环境单一

在大部分幼儿园中,都存在一些绿植树木,比较常见的是桃树、松树、银杏、桂树,这些树木在美化景观上能发挥很大作用,一些幼儿园在上面挂上知识牌,对幼儿进行常识科普,但达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还有很多幼儿园主要会创设运动类型的户外环境,建造塑胶操场为幼儿提供体育项目的场地,幼儿园可利用塑胶操场进行幼儿体操、幼儿足球等项目,在塑胶操场上还可搭配一些运动器械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锻炼幼儿身体的作用,但功能单一化严重,不能达到创设户外游戏环境真实的目标。从整体角度出发,幼儿园在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时还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重视美观轻视教育、重视购买轻视创造、重视局部轻视整体,这在影响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影响幼儿园文化层面的建设。例如,多数幼儿园都会购买大量体育器械放置在户外,但户外不仅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还可以举办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等,在体育器械大面积存放在室外后,幼儿园便无法举办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此外,大多数幼儿园在构建户外游戏活动环境时,往往只按照教师的意见,幼儿的想法无法被考虑在其中,所以户外活动环境与幼儿实际需求不相符,幼兒无法投入到环境中,并且固化的环境无法吸引幼儿,幼儿便不能认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2)游戏呈现随意化

户外游戏呈现方式的随意性包括两点,其一是由教师主导的户外游戏环境设计缺少系统规划,没有活动设计目标,其二是在户外游戏进行时,教师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幼儿完全主导,想做什么游戏就做什么。如果没有系统的规划,户外活动的设施种类和场地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设施的使用功能不能被完全被发掘出来。教师不能充分指导,幼儿往往跟随自己的主观感觉选择喜爱的户外游戏。比如,喜欢绘画和角色扮演的幼儿会专注于涂鸦和扮演各种人物,就会相对缺少体能上的训练;还有一些幼儿只偏爱某一个项目,喜欢爬和钻的幼儿会偏爱钻笼游戏,投掷、攀登、跳跃、平衡等技能无法得到锻炼。随意选择户外游戏会导致过强或过弱的运动强度,幼儿的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威胁,不利于全面发展。

(3)不了解“游戏化”内涵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拓展活动,在游戏前的热身环节,“景区教官”会让大班幼儿“向右看齐”,但幼儿往往会感到茫然,之所以会不知所措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他们几乎没进行过队列训练,所以不理解“向右看齐”的意义。以课程游戏化为背景减少集体教学时间后,体育课减少,幼儿不能准确理解投掷、拍球、跳绳、单脚跳、双脚跳等动作。并且许多教师不理解课程游戏化的深刻内涵和实际意义,只对其进行字面理解,矫枉过正,将从前对课外活动的高度管控直接转变为不管控。教师对幼儿选择户外活动的材料、内容、流程、强度等都不进行干预,让幼儿占据游戏选择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户外游戏活动难以达到较高教育效果。

2“亲自然”游戏活动的内容和优势

(1)构建“亲自然”户外游戏活动

当前自然生态游戏活动的建设还在不断摸索中,在建设时可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思考、边思考边行动的方式改进创新,各大幼儿园可在行动中构建“亲自然”游戏活动的框架,首先可开设主题活动、资源活动、班本活动、远足活动。每个幼儿园可依据周边的田地、山水自然生态资源,比如,山和周边的菜地、田野等可使用的资源,将资源材料充分挖掘,在幼儿园自然游戏活动的研究和开发中加入本地自然生态资源特有的材料和相关故事,为深入游戏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在资源活动进行时,幼儿园可邀请幼儿家长加入到活动中,取得家长对深入挖掘自然生态资源活动的理解。在打造自然生态课程时,要精心地对自然地区进行踩点,周密计划游戏活动开设方案,并提出远足活动紧急安全预案,建议幼儿家长也参与到远足活动中。在开展远足活动时,幼儿会有比平常积极的心态,心情也会变得愉悦,幼儿将用心体验远足中自然界新奇的事物、观察未曾见闻的景象、探究每个新鲜的元素、体会其中的乐趣。各大幼儿园每年可安排两次远足活动,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有助于幼儿在游览自然中,激发探究自然的心理、体验生态的美,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让自然发挥力量,培养幼儿探究、感受生态现象的能力,增加幼儿创造、挖掘自然的智慧,将无限的自然资源变成幼儿成长经验的延伸。

(2)“亲自然”户外游戏活动的优势

首先,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幼儿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亲自然”户外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原本的户外环境外,加入了许多自然元素,比如,在幼儿园中改造出一条弯水沟,在上面搭座小桥,地面上铺设鹅卵石,水中可栽培一些水葫芦、铜钱草,养殖多品种的小鱼、蝌蚪等,水面上放置莲花灯;幼儿园中还可以利用空地开辟出果园,种植一些枣树、杏树、石榴树、桃树、梨树等,教师可带领幼儿认识每一种果树,幼儿也能借助对果树的观察享受自然的乐趣,期待果树结果到收获、分享的全过程,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食堂前修建一条长长的鲜花路,幼儿便可在园中与自然接触,感受到自然之美。其次,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幼儿园周边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花草、山水、沙石等,幼儿园便可为幼儿打开户外游戏活动的视野,在课程游戏化的视域下,教师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在户外游戏中,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思考,增加创造力。在幼儿主动与自然的互动中,能够表达出亲身体验、心中所想所问,收获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幼儿园开设的自然生态活动符合幼儿当前年龄所需的内容标准,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近距离接触自然、与自然生态互动,在溪水中玩耍打闹,在小山上观望景色,在田野间探究知识,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成长,促进身心健康。最后,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也能在“亲自然”户外游戏活动中学习到更多自然知识,并借助自身能力将自然元素转化为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的操作、探索。

3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亲自然”活动创设路径

(1)合理应用户外区域

对于户外活动区域的划分,有以下建议:首先,要保证游戏活动的情境性。挑选一个时间、地点、舒适度都合适的地区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有重要影响,幼儿在这种环境下愿意主动思考、行动、创造。我国已有许多教师,为了提供幼儿优质的户外环境活动,寻找并阅读参考大量国内外已打造出的高水平户外游戏案例,结合幼儿园实际环境特点和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发展状况,对户外游戏活动划分出合理区域,并重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可打造出草地骑行区、沙地水滩游戏区、土坡探险区、树木表演区、花草乐园趣味区、勇敢战士挑战区等,使这些区域分别为独立的游戏活动空间,但区域之间产生联系。在设置户外区域时,教师要考虑国家政策规定的幼儿各年龄层次的语言、动作、艺术发展目标,让每一地区都有足够的价值,体现出用小场地完成多项活动、用小环境打造多元情境的理念。在实际的游戏活动场景中实现幼儿的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幼儿进入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要保证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以多维效应、多类型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打造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增加游戏趣味性,这是开展“亲自然”活动的又一标准。各幼儿园可按月计划出户外游戏活动,每天按时开展小型多类别、取材方便、无固定模式的户外游戏活动。让各班幼儿分批次到小山坡上,用捕蝶网抓蝴蝶,带上捕虫器与小昆虫交流嬉戏,在山坡、壕沟中神秘探险。在山坡的斜面上,教师还可以组织滑草活动。幼儿们在小山坡上来回探索,玩沙子、投球、跑步跳跃,便会形成多彩的场景。在树木乐园里,教师可指导幼儿使用幼儿园资源和各类自然资源,如树叶、大树、轮胎、石头等,开展户外写生、树叶贴画、树叶编制、轮胎涂鸦、保鲜膜绘画等活动。幼儿园中的美工教室在培养学生繪画兴趣上还稍有欠缺,如果能合理运用自然产物,让幼儿在广阔的土地上尽情感受自然生态风光,便能绘制出属于他们内心的完美图画。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童话书里的道具,让幼儿在树旁建立的童话小屋中模拟真实的场景,体会到童话故事中的快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资源在森林小屋里还原自然环境,幼儿便能够随时观察花草,研究花草树木生长的独特奥秘,探索木工的工作,用石子和树枝体会搭建乐趣,感受原生态环境。在树木周围,教师可使用竹排打造舞台,提供给小朋友与自然融合的表演场所,舞台的背景可用旧竹排搭建,上面悬挂一些杯子、碗、锅和不同容量的水瓶,幼儿可以在敲打产生的不同声音中找到乐趣。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次机会感受大自然中的美,用新奇的方式去表现、创造。如此一来,幼儿园的舞蹈、歌唱活动不用在枯燥无味的教室中进行,教师只需携带音响,幼儿带着小板凳,便可以实现在树林中歌唱舞蹈、展现自我的优质户外活动,人与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融合。

最后,要保证游戏活动的创造性,多元化配置场地。幼儿进行各类活动经常集中在幼儿园主楼前的草坪上,所以幼儿园要多利用自主游戏时间,对其多元化配置,使其更好地与自然接轨。指导幼儿运用幼儿园资源库的废旧材料,搭建迷你飞机场,建设候车大厅、指挥塔台、飞机跑道等区域,让幼儿之间分组合作,进行每日的搭建活动。这类原生态构建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幼儿园的草坪曾经只作为足球运动场地,教师可依据幼儿的设想将其改造为野战场,根据户外游戏需要放置轮胎,并用废弃衣物制作麻袋,为幼儿打造出真实性较高的野战游戏现场。在木屋的戏水池处,教师可开展水上冒险活动,打造捕鱼、运水、探究水轨迹、吹泡泡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进行水中游戏时,有效地提高了创造力并满足了好奇心,同时也发掘到水的神奇之处,产生自主创新的想法。

(2)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若想更好地找到户外活动游戏化的方向,必须要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具体有以下三点措施:首先,让幼儿园教师充分理解游戏化户外活动的内涵,对教师对其现存的误解逐一厘清。第一,户外活动不仅仅指户外体育活动,户外的涂鸦、爬山戏水、种植养殖、建构活动、角色扮演等都属于户外活动。教师要设计各式各样的户外游戏活动,让幼儿的各项能力在大自然中得到发展。第二,在课程游戏化视域下,集体教学活动也包含在户外体育活动范围内,教学中有目的的走、跳、跑、钻、平衡、攀登、投掷等训练有助于幼儿身体协调发展,并且能和小伙伴一起感受游戏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心理。其次,要认识到教师是幼儿活动的主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想学习的东西既可以是主观感兴趣的东西,又可以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幼儿自发兴趣和被动引发兴趣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幼儿在所学内容上产生兴趣就可以。教师万万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幼儿身上,但可以借助材料或创设情境使幼儿感兴趣,让幼儿参与到多样化的活动之中,培养身体各项机能。故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要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在鼓励幼儿学习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最后,要借助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质量提升。幼儿每天至少要进行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幼儿该阶段的发展由户外活动的内容、方式决定。因此,教师要有教育幼儿的明确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幼儿多观察、多倾听,把握时机构建环境,合理支持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举例子说明:户外拓展活动中经常有一项“真人CS”,幼儿之间慢慢开始流行枪战游戏,男孩子们经常会做出开枪的动作,在某一处进行瞄准、射击,三五个人组成团队进行对抗,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教师在面对此情景时,可建造一面迷彩墙,将园中的小土坡作为“战场”,用一些纸、塑料作为“武器”,让幼儿轮流进行防御者和进攻者的扮演。由此一来,幼儿的想象能力、建构能力得到增强,并且在来回跑步、跳跃、匍匐的运动中,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得到锻炼,心情也变得愉悦。

(3)增强游戏活动科学性

户外游戏活动实现的基础是科学的活动流程,教师要具备目标意识,根据当前幼儿的需要以及活动主体构建环境,提供材料,达到吸引幼儿的目的。具体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按照幼儿发展目标设计户外活动方案。户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实现主题目标,教师在设计时要结合幼儿发展的近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伴随课程游戏化理念,教师要多带领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进行操作、实践。比如,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自然中树木从芽苞时期到长出新芽时的变化过程;开展“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幼儿到自然中拾捡落叶、写生绘画,用落叶、枯树枝、秋果、芦苇做出拼接画等。

第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要具备系统性,指活动要既要保证幼儿上下肢体的灵活与协调性又要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的整体发展。教师要调整好幼儿各项活动所占比重,平衡各项活动比重来使幼儿身体不同部位均得到有效锻炼。如果之前的游戏重点锻炼腿部,那之后的游戏要对身体其他部位起到锻炼效果,可以设置为锻炼上肢灵活性的游戏。比如某幼儿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绘画活动,那么接下来就要引导他做一些身体锻炼;某幼儿喜爱攀登运动,教师就要吸引他做一些钻爬、投掷等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的系统性还体现为教师要多留意幼儿参与活动时的状态,组织集体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动作技巧,减少幼儿发展不均衡的可能性,提高户外游戏活动的效率。如上文提过的队形训练,便可培养幼儿的空间方向感和团体配合能力,技能技巧也会在训练中得到了解;如投擲类活动,在教师讲解前,幼儿大多数只会将物品随便朝正确方向一扔,在教师系统讲解后,幼儿便能领会投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比赛,让幼儿比拼谁扔得更远,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第三,要依据幼儿个性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达到某一阶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不相同,故教师必须考虑到幼儿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的场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应用不同的指导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支持,使幼儿在原基础上得到发展。比如,教师可提供幼儿不同规格的攀登架让幼儿从矮到高循序渐进的攀爬;在幼儿园的绘画区提供种类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以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并准备阶梯踏脚,让相对较矮的幼儿也能通过“支架”的帮助进行创作;幼儿园中的梯子横档间隔大小以及竹梯高矮,都要依据各个年龄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秋天时,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绘画区准备一些树叶,指导幼儿在绘画板上依次画上树干,然后告诉幼儿这次活动的任务是展现“秋天的森林”。可引导幼儿在树叶木上粘贴红、绿、黄三色团圆的超轻黏土、在树木上直接贴上不同颜色的树叶、用手蘸颜料在树干上印不同颜色的树叶或用新技巧拓印树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使绘画板上呈现出色彩斑斓、饱含童真的“秋天的森林”。

综上所述,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教师转变老旧、保守的活动模式,打造更积极、新颖、多变的户外活动的全新理念。自然资源是幼儿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教育有重要作用,幼儿的成长少不了自然资源的影响。教师结合自然打造“亲自然”户外游戏活动,能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接触大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孙兰凤.乐享自然游戏 体验诗意生长——农村幼儿园户外野趣环境创设拾景[J].早期教育,2021(Z1).

[2]武淑霞.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J].山东教育,2021(12).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游戏
游戏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