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渗透研究

2022-03-21 01:23曾慕华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洞庭湖学科

曾慕华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后,人类与病毒共同生存成为一种新常态,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尤为必要。本文浅析了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道德的策略,设计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案例。

关键词:生态伦理;地理教学;环境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人类、社会、自然的关系。从上世纪早期的公害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到最近发生的“新冠疫情”,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1]作为地理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还要很好利用这些灾害事件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使学生尊重自然界万物的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从被动的“要我保护环境”转变为主动的“我要保护环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是水乳交融的共同体。

一、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1.新教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新版地理必修教材一和二更加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且大部分章节活动探究内容的落脚点也与生态文明有关。选修六《环境保护》更是从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管理五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关于环境保护的种种,由此可见新教材对高中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地理学科是与人类生存环境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建立学科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以世间万物为教材,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用所学的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2.新课标强调人地协调观落实

人与地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永恒主题,“人地协调观”作为高中地理新课标中首要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指导人们解决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高考试题的析题和答题中也处处渗透着“人地协调观”。因此,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要,通过对学科教材蕴含的德育元素深度挖掘来落实学科育人目标,通过参与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手段,将“人地协调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

1.以乡土知识渗透生态伦理道德

一般的生态教育主要是教給学生普适性知识,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虽然这对于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却忽视了学生对本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至于对身边发生的生态问题视若无睹或者不能主动联想到所学的生态知识。针对这种现象,乡土环境教育成为地方性知识背景下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2]乡土环境是大家较熟悉且容易接触的场景,乡土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亲密”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到地区间的差异,由普通到特殊,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联系,使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更进一步。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带学生走进自然,探访民间对生态知识有一定见解的人;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实地考察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例如:长沙的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占用周边大量农业用地,还破坏了城郊和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带学生下乡考察,并聘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同时,长沙还有生态植物园、规模不等的山地、湿地等都可以作为乡土素材运用到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实地参观或教师上课引用。

2.以跨学科教学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高中新课标比较大的变动是教材的框架体系,教育价值观更为明晰。各个学科的价值观和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可以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这也被称为跨学科教学。科目之间关注自然的视角及学科任务有差异,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致的。地理教师在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时,不仅着眼于本学科自身,还应挖掘地理学科中能与其他学科有关内容建立联系的部分,将他们有机整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且能培养人文关怀,达到“1+1>2”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可以引用语文中的《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讲述土壤污染时,可以引用蕾切尔·卡森的作品《寂静的春天》,书中对滥用农药DDT导致的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现象进行批判。在讲农业区位因素这节内容时,可以引用政治时事热点生态扶贫的案例: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林下菌子”、“林间草药”、“林上果子”的立体农业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靠自然资源实现了乡村振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互惠的生动体现。跨学科进行教学,不失为人文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道德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多学科视角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始终对大自然身怀敬畏之心。

3.以“角色扮演”置身于生态道德冲突

高中区域地理综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根据不同地域空间特点及地理要素的组成,运用地理基本的原理进行具体问题分析。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其中“角色扮演”不失为辨析区域案例的最佳方法,但该方法运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能够深入情境,从角色立场思考问题。基于现实材料的环境问题案例教学,内容生动、真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和关注实时热点的兴趣。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设定不同的活动角色,其形式可以是个人思考后发言、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者开展课堂辩论赛,学生可以从多重角度、多重身份身临其境感受道德冲突,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发散思维,还能使之以平等的心态在不同的维度上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理解。如在讲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扮演当地农民、工业部门负责人、电力部门负责人、政府等讨论某一河流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在讲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时,学生可以分别站在农场主、政府、农业技术人员的角度分析现存问题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角色扮演的目的不在于“演”,而是要通过“演”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会方法、渗透正确合理的资源、人口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勿让“角色扮演”留于形式。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教学案例设计

本文选取必修三区域地理中的《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学生熟悉的洞庭湖为例,设计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教案。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梳理湿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知识;

(2)学会分析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提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湿地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湿地生态系统的效益。

【教学难点】:湿地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掌握湿地的作用以及破坏的危害

材料一 有着“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洞庭湖是全球重要的湿地之一,被称为物种基因宝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的欧美黑杨开始作为造纸经济林在洞庭湖广泛种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水田、洲滩荒地和部分湿地保护核心区都被承包出去种植欧美黑杨。因其生长需要吸收大量的水,使得其所在的湿地水分日益减少,逐渐变为陆地。为了有利于杨树的生长,造林老板还动用挖掘机开沟填土,改变湿地土壤结构;使用灭虫剂护林,造成了土壤和水污染。欧美黑杨树密集的地方,植物苔草大量减少,候鸟无处安栖。而且洪水季节还阻碍行洪,影响防汛。如今欧美黑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已经广为人知,很多地方已主动清理欧美黑杨,这给湖区造纸业和欧美黑杨种植老板造成巨大损失。从原先的大面积种植到现在的赶尽杀绝,使洞庭湖区的人们开始思考湖区生态环境的未来走向。

材料二 洞庭湖区几乎都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大多经济欠发达,普遍存在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湖区农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手段。湖区中的黄茅洲镇民心村凭借苎麻种植,80年代建立了中国麻类研究所,并成为全国“苎麻第一村”。黄茅洲镇民心村还在现有特色综合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生态景观,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公园式景区,打造旅游观光农业。

材料三 洞庭湖区自古就有洪涝灾害,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近200年来湖区特大洪涝灾害频发。2020年,洞庭湖的水位持续超警38天,创下新世纪以来超警时间最长记录。[6

學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从材料中可以分析湿地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根据材料得出湿地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功效。

(2)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答案。

(3)你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欧美黑杨入侵外还有哪些原因?

学生跟教师的提示回答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和工业废水。

(4)为什么近200年间洪涝灾害频发?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答完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后,教师放出遥感图,让学生清晰直观感受到洞庭湖面积这些年的变化。

(5)导致湖泊日益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的“阅读”部分,分析湖泊日益缩小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并提及语文课本上范仲淹《岳阳楼记》里描写洞庭湖的景色,使学生感受洞庭湖昔日的风光,与如今形成强烈对比。结合材料提示学生洞庭湖与人类是休戚与共、相辅相成的,它不仅是周围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而且还能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一旦洞庭湖受到损害,人类也会跟着遭殃。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湿地被破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派代表进行发言,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环节二:了解修复湿地采取的措施

当洞庭湖污染严重、水患无穷,威胁到周边生存的动植物和人类时,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拯救和保护洞庭湖。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看看近几年为了修复洞庭湖采取了哪些措施。看完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相关措施。

环节三:探究洞庭湖的开发前景

湖区当地政府对洞庭湖进行开发的根本原因是促进发展。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洞庭湖周边的居民、政府官员、造纸厂或者种植经济林的老板及游客等角色立场,分小组探究洞庭湖究竟是该开发还是该保护,如果是开发的话应该怎么开发才能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使得效益最大化,如果保护的话应该如何保护?

环节四:课后探究

周末洞庭湖刚好举办观鸟节,教师与学生去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学习,在洞庭湖生态保护协会专家的带领下观看洞庭湖历史变迁与科普馆,用望远镜观察稀有候鸟,去麋鹿园看麋鹿,乘坐快艇观察湖中的江豚,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领略生物的多样性,返校后四人为一组交一份带有图片、视频和文字的研学报告,投票前三名的研学成果将在班级微信公众号展示。

总之,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不仅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地理学科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学地理教学者,我们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借鉴国内外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经验,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渗透,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姚晓娜.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赵艺璇.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途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张蓉蓉.高中地理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案例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胡瑞瑞.许树辉,阮小妹,等.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探索—以人教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J].地理教育,2020(S1):47-49.

[6]曾文.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M].湖南师范大学,2018.

3260501908260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洞庭湖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超学科”来啦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