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
摘要:生活德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之一,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教育原则,强调将学校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相结合,让学生从学校生活中获得成长,改变灌输、说教的德育模式。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素质课程之一,提升体育教学现状是落实“五育并举”教育要求的必要手段。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入手,分析并讨论生活德育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为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水平、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生活化
引言:陶行知先生于几十年前提出的教育理论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仍有应用空间,这种教育理论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将生活德育理论与小学体育课堂相结合,让德育真正走入小学生的心里,切实提升学生群体的综合素养,是应用生活德育理论的最终目标。小学体育教师应正视生活德育理论的价值,改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的体育学习氛围。
一、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
陶先生是我国的一代教育家,一生奔波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诸多有关教育的先进理论。这些教育理论放在今天仍然有应用的巨大空间,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基石。生活德育理论是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是一个诞生于陶先生一生教育实践的理论。生活德育理论萌芽于陶先生留学期间,深受杜威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后明确提出“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德育要注重自治”的教育主张;发展于九一八、一二八事件前后,陶先生明确生活德育理论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认为德育应当是动手体验的德育、充实生动的德育而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灌输德育;成熟于七七事變后、建国前,陶先生结合战时教育的需求提出将教育与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满足特殊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二、生活德育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避免小学生在一成不变的体育学习中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学生喜欢的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为学生提供创新的体育教学服务。比如,教师在三年级“跑”的体育课堂上可设置接力跑类的竞争游戏,教师慢速骑自行车、电动车模仿公交车,学生在一圈400米的赛道上以4 x 100米的方式站位,接力追逐“公交车”,能够追上“公交车”人数最多的组获胜。为了提升竞争接力跑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鼓励未参与接力跑的组出学生站在赛道上承担障碍物的责任,模拟路上的“行人”,追“公交车”的学生遇到“行人”需要绕行一周后方能通过,负责被视为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竞争游戏不仅激活了小学体育的课堂,还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融入学生的内心,可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生活德育教育。又比如,教师在篮球课堂上可组织投掷游戏来锻炼学生的投篮熟练度,在篮板上划分出不同的得分区域,引导学生将篮球投掷向篮板内框左右两个上角,获取更高的得分。在篮球运动中,除了运动员直接将篮球投入篮框形成空心球外,将篮球投向篮板内框左右两个上角是得分的好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不直接要求学生投篮得分,转而组织投掷到固定区域的投掷游戏,可让学生在趣味氛围中提升投篮准确度、提升球感。
(二)在集体活动中落实德育
集体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小学体育课堂是最常见的集体活动阵地之一,也是生活德育理论的主要实践途径。班级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个学生个体,这些个体因不同的个性、喜好又结成一个个小集体。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积极安排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将学生个体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学会用集体力量去解决困难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示范跳远一类体育活动的技术动作,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教师可鼓励学得快的学生去帮助身边没能学会的同学,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优点实现集体成长。小学体育课堂上的集体活动可使学生互相发现优点,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集体的力量,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德育。
(三)提倡以学生群体自治渗透德育
如今的小学生群体大多出自独生子女家庭,少数出自二孩、三胎家庭,大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学习能力差等不足。小学生们对家长、教师的德育说教存在排斥感,往往会在说教之下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情绪,不利于学生的素养成长。但如果让小学生群体进行自治,可顺利将学生从被管理角色转为半管理角色,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家长的良苦用心,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引导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大多在课外开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校外驶过的车辆、路过的教职工、教学楼里的读书声甚至飞过的麻雀分走,不少学生注意力分散伴随着嬉戏打闹、影响其他同学的举动,若教师全盘管理不仅会压抑课堂整体氛围,还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将纪律问题托付给纪律委员、体育课代表、小组长进行共同管理,帮助学生形成群体自治意识,为体育课堂营造更好的氛围。教师可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作,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生活德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论,也是我国今天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石。小学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课堂,教师需应用生活德育理论,将体育活动与学生自治、团队意识培养、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活德育理论的应用需要较长时间去落实,小学体育教师需做好心理准备和教学方案准备,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何昱嵩.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35):75-76+79.
[2]顾飞. 陶行知教学法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指导——记小学生“前滚翻”教学[J]. 华夏教师,2020,(21):60-61.
[3]戚芹芹. 陶行知思想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 田径,2020,(06):47-48.
[4]郎宇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8-159.
[5]张院.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重要性[J]. 才智,2016,(05):28.
337150058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