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艳
摘要:目的 浅析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155例LDH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与对照组78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查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7.40%,高于对照组85.90%,P<0.05。结论 LDH患者经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高发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临床提出微创手术治疗LDH疾病疗效显著[1]。手术可解除椎间盘压迫神经根现象,减轻疼痛,但仅仅依靠手术治疗并不能保证患者完全康复,术后患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依然会较大影响治疗效果,由此可见术后需要结合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与合理的功能锻炼方可达到理想效果,其中家庭康复护理工作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3]。文章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55例LDH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155例LDH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与对照组78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50/27,年龄平均为(44.2±12.6)岁,患病时间平均为(11.6±2.0)个月,病变部位:L4/5部位45例、L5S1部位3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0例、高中及以上37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52/26,年龄平均为(45.0±12.0)岁,患病时间平均为(12.1±2.1)个月,病变部位: L4/5部位46例、L5S1部位3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及以上36例。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经皮脊柱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意定期随访;可正常沟通;读写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急慢性躯体疾病者;不熟练使用微信;保守治疗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护士术后评估患者疼痛表现,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止痛药,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带领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康复训练内容,患者出院后护士每月电话随访1次,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方法为:1.科室成立延续性护理管理小组,纳入4名责任护士、1名专科医师,护士长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统筹管理工作,医师负责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护士负责收集患者术后康复资料、督促患者日常行为、协助医师共同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工作。2.护士创建微信交流群,患者出院前统一扫码入群,指导患者修改群名片,方便识别身份,护士分别收集LDH疾病相关知识、文章、文档、视频、音频资料等。3.护士每周一至每周五晚上6点开始由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在线,在微信交流群内解答患者提出的家庭康复相关疑问,分批次进行电话随访,确保每位患者每两周电话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病情好转表现、给予个性化康复建议与健康指导,纠正患者错误生活习惯,监督改正患者不良行为,给予鼓励与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评估患者ODI与JOA评分。ODI评分标准:满分50分,观察项目包括10个条目,每项评分为0-5分,得分低表示障碍程度低[4]。JOA评分标准:观察项目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满分29分,得分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轻[5]。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及并发症预防共4个方面,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小于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2组ODI、JOA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评价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P<0.05;见表2。
3 讨论
LDH疾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主要症状为腰腿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临床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按摩、牵引、抗炎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有限;通过手术治疗可帮助解除髓核压迫神经根表现,快速缓解疼痛表现,但术后康复周期较长,由此可见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十分必要[6]。
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术后3个月复查ODI、JOA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组术后6个月复查ODI评分低于干预前、JO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7.40%,高于对照组85.90%,P<0.05。分析原因发现,大部分LDH患者手术治疗出院后依然需要经历漫长的康复阶段,但传统护理模式中患者出院后即与院内护理断层,患者居家期间依然处于带痛生活状态,患者依然存在护理需求,而延续性护理干预则较好的满足了患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护士为患者提供随访,提供个性化指导,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家庭康复管理现状,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及时给予指导与干预,加速康复进程[7]。护士经过微信随访、电话随访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生活习惯与不良行为,提高患者依从性,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持续有效的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护患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经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LDH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高丽萍,张欢,王霞. 基于ERAS理念的延续性管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0):118-120.
[2] 张凡,张新芳,杨媚. 基于家庭无缝隙理念的延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256-3258.
[3] 梁志群,陈荣庄,陈玉冰,等. 基于微信的中医护理技术延续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3):283-284.
[4] 陆红霞,吴春花.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椎间盘突出症行脊柱微创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0,18(15):1865-1867.
[5] 俞梅,覃应莲,牙爱萍,等. 基于微信的中医护理技术延续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9,33(4):679-681.
[6] 杨荣丽. 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复发的应用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4):165-167.
[7] 李秀文. 分析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微创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3):91-92.
[8] 浦长静,康文,陈阳阳. 延续性路径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31-33.
380950190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