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策略与本土改造: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研究

2022-03-21 23:36:18任晟姝李昕婕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2期

任晟姝 李昕婕

摘 要:乘亚洲电影迅猛发展的风帆,近五年来,越南电影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其中贡献尤为突出的是喜剧类型影片,出现了一批高票房、好口碑的喜剧类型佳作,这批作品在延展经典喜剧类型创作策略的同时,融入大量本土元素,改造、开发成为独具区域特色的越南喜剧类型电影,这也成为近年来越南电影突围发展的票房灵药和重要经验。

关键词:越南电影;喜剧类型;类型策略;本土改造

中图分类号:J993/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2)02-0087-06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2.02.009

越南作为东南亚最为重要的电影出品国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家层面都非常重视电影的本土化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新世纪以来,越南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积极鼓励本土电影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法令包括,2006年出台的《电影法》以及2013年由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电影局规划制定的“电影强国”目标,前者明确规定了越南引进外国电影数量不应超过本国电影制作的两倍,从而实现保护本土电影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后者则设置了2020年与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力争使越南电影成为“东南亚电影强国”和“亚洲电影强国之一”。从中可以窥见,越南政府层面寄希望于电影产业成为越南文化领军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下,越南电影行业开始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深挖本土优势、探索新的创意方向,电影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商业化、娱乐化的价值转向。在此基础上,越南类型电影创作日渐成熟,形成了以爱情片、动作片、恐怖片以及喜剧片为主导的商业市场格局。其中,喜剧类型片既在数量和制作规模上蔚为可观,又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与此同时,在反馈口碑上亦是可圈可点,因而,已然成为当下越南商业电影创作中的“头部”类型,成为越南电影实现“本土突围”、打破海外电影垄断的重要策略。近五年来,越南电影银幕相继出现了《我是你奶奶》(2015)等一大批高票房喜剧类型佳作,充分展现了本土电影的市场成就,也凸显了喜剧类型电影在越南电影市场的成熟与优势。下文通过概述2015年至2020年间越南喜剧类型电影的创作概况,对其类型化叙事策略以及本土化类型改造进行简要探析。

一、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概况(2015年至2020年)

2015年是越南电影商业转型的关键一年。2015年12月11日上映的越南电影《我是你奶奶》翻拍自韩国电影《奇怪的她》(Miss Granny,2014),影片一经上映,便刷新了单日本土电影票房记录,最终以1020亿越南盾的总票房成为年度本土电影票房冠军以及 2015年年度总票房亚军,仅次于同年4月在越南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我是你奶奶》也成为越南电影历史上第二部票房超过1000亿越南盾的本土影片,正式开启了越南电影的商业新时代。之后连续五年,喜剧类型电影始终占据票房优势,成为院线宠儿,截至2020年12月,越南本土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几乎都是喜剧相关类型影片(参见表1)。从创作数量上而言,2018年和2019年越南平均每年本土电影产量约40部,其中近半数为喜剧相关类型制作,从中可见,喜剧类型电影在创作领域的制片优势。

透过分析表1中越南本土电影票房数据不难发现,喜剧类型创作已经成为支撑越南电影票房的重要构成,自2015年以来,9部总票房超过1000亿越南盾的本土影片中,喜剧相关类型占据7席,比例超过77%,反复印证了喜剧类型影片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而从具体制片策略上分析,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又可以细分为翻拍喜剧片、本土原创喜剧片、商业IP系列喜剧片三类,充分彰显了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一)翻拍喜剧片创作概况

韩国电影资本的参与和投资对越南电影市场发展影响巨大。2014年至2019年间,韩国曾多次成为越南电影的最大投资国,由韩国资本参与建设的院线占据越南院线市场总额超过六成。

韩国资本的大量摄入也直接影响了越南电影的前端项目开发、中期影片制作以及后期宣传发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好莱坞长期占领越南电影市场的局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质成功的韩国电影项目,被引入越南、进行本土化翻拍,这也日渐成为越南商业电影的重要开发模式之一。近五年来相继出现了翻拍自《奇怪的她》的《我是你奶奶》、翻拍自《阳光姐妹淘》(2011)的《灿烂岁月》(2018)、翻拍自韩版《丑女大翻身》(2006)的越南版《丑女大翻身》(2017)、翻拍自《我的野蛮女友》(2001)的《不顾一切爱你》(2018)、改编自《爸爸是女儿》(2017)的《爸爸的灵魂、女儿的皮肤》(2018)、改编自《我妻子的一切》(2012)的《家有蛮妻》(2018)等一批创作票房佳绩的影片,其中,喜剧类型作品占据主流,成为最受市场青睐的翻拍来源。这类翻拍喜剧片在本土化过程中并没有经历强烈的“水土不服”,反而有效地结合了越南本土元素,将韩版原有的喜剧设定、强冲突情节等融汇其中,使许多本属于韩国文化的异邦想象,获得了越南年轻观众的认同,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收获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和舆论支持。

(二)本土原创喜剧片创作概况

在翻拍类喜剧片异军突起之际,一批具备海外专业背景的青年导演也开始探求本土化与原创性,其中,喜剧类型片成为这批导演赢得市场的重要方向,制作了一批喜剧佳作,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包括阮正直、杜德盛等,拍摄了一批极富越南风情、充满本土情趣的喜剧类型影片。

越裔美国导演阮正直(Charlie Nguy ê~n)一直致力于本土喜剧类型电影创作,先后拍摄了《以后再说》(2010)、《人逢喜事》(2012)、《明日再别》(2014)、《疯狂粉丝》(2016)等十余部原创喜剧片。正如有研究者认为阮正直“在每一部喜劇电影中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坚持做着越南本土电影市场中最接地气的喜剧电影,他也在根据观众的口味变化做着相应的改变。”[1]2018年由其指导的爱情喜剧片《我的男妻》(2018)在票房和口碑上实现双赢。这部电影改编自法国畅销小说,讲述了女强人和替妹妹兼职管家的家居男之间的爱情故事,融入了大量越南本土都市生活和喜剧场景,上映之后大获好评,跻身年度本土电影票房三甲,并最终获得870多亿越南盾的票房佳绩。

由舞台剧导演出身的杜德盛(Duc Thinh),是另一位始终专注于喜剧类型创作的越南本土导演。2018年由他执导的《超懵巨星》以1090亿越南盾的高票房创造了越南电影的新纪录,成为2018年度越南本土电影票房冠军和年度总票房亚军,仅次于好莱坞超级影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超懵巨星》由著名喜剧演员长江(Tru'ò'ng Giang)一人分饰两角,讲述了从小跟随父亲和母亲而分开的双胞胎兄弟桑和童,桑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超级明星,而童是一个养猪的农民,忙于事业的桑让他的弟弟童假扮他来陪伴自己的地下女友,不料童爱上了哥哥的女朋友,二人因互换身份也闹出不少笑料。2019年,杜德盛又执导了取材于越南民间故事的古装喜剧《状元阮琼》,再次获得票房成功,成为越南本土古装喜剧类型的代表作。此外,他还导演了《明星老师》(2019)和《记住忘记的人》(2020)等一系列喜剧类型片,成为越南本土原创喜剧的重要领军人物。

此外,由越南本土导演阮黎芳卿执导的《西贡三姐》(2017)、黎青山(Thanh Son Le)执导的校园喜剧《未满18岁》(2017)、日中(Nhat Trung)执导的家庭喜剧《怀孕的妻子》(2019)等均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三)商业IP系列喜剧片创作概况

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中,本土IP的打造和系列片拍摄也成为这一类型电影创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其中比较成功的是由李海(L H ai)导演的《翻脸》系列,以及由南西多(Nam Cito)与班仁(Bao Nhan)联合执导的《剩女大翻身》系列,通过一系列影片的积累和传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极强观众粘性的、越南本土电影IP。

“翻脸”系列影片自2015年开始上映,保持每年一部的创作进度,2020年已连续上映了5部,其中《翻脸4:行走的客人》(2019)票房最高,影片利用恐怖元素与喜剧类型进行杂糅嫁接,且用歌舞场面消解恐怖氛围,成为商业IP续作创新突破的重要典范。“剩女大作战”系列则由当红女演员武范艳咪(Diem My)、宁杨兰玉(Ninh Duong Lan Ngoc)等担任主演,将喜剧类型与爱情元素相融合,创造了兼具“话题度”和时代感的都市爱情喜剧IP。

二、类型化叙事策略

纵观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电影创作,可以发现,许多该类影片都基本秉持“公示化情节、定型化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这三大类型电影标准特征,完整复现了喜剧类型电影的创意原型和叙事套路。

(一)公示化情节:滑稽困境——欺瞒对抗——重获新生

“公式化的情节”是标准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常使用“三幕剧式”的大情节戏剧结构,以谎言动机作为推动叙事的主要策略,借助“误会”“假冒”“身份错位”“不合时宜的对白”等完成喜剧情境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沿袭了好莱坞喜剧类型的传统精髓。

越南喜剧类型电影的主人公,常常由意外陷入到滑稽的困境中,并通过“欺瞒、撒谎、圆谎”等桥段实现一系列冲突的完成,最终相互理解对方并重获人生意义。例如阮正直导演的《我的男妻》,讲述屡换管家的事业型女强人梅与冒充妹妹假扮管家的好男人英雄之间的搞笑爱情故事。影片借用了经典好莱坞类型片常用的戏剧化结构进行叙事,第一幕“滑稽困境”:女主忙于事业无心打理自己家庭生活、屡换不称职的管家、宠物狗得了抑郁症、原生家庭的童年伤害致使她希望晋升逃离至东京以远离母亲(实际是为了期望得到母亲肯定);第二幕“欺瞒对抗”:男主顶替妹妹充当管家,女主每次即将揭穿之际都被男主蒙混过关,二人在彼此的手机信息交流中产生感情,直到一次女主的意外回家,害怕宠物狗的男主终于暴露真实身份,二人发生剧烈冲突;第三幕“重获新生”:随着男主不合时宜的失败告白,二人关系破裂,影片也随之推向高潮,女主陷入事业低谷,在男主的协助下,女主终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家庭理念,继而解开心结、化解与母亲的关系,正视童年家庭问题,事业也迎来转机,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公式化的情节”设定广泛应用在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剧作中,例如,《爸爸的皮肤、女儿的灵魂》讲述父女灵魂互换的尴尬局面;《西贡三姐》中主人公从1966年穿越到2017年的现代社会,无所适从却改变了过去的自己;《超懵巨星》中双胞胎兄弟通过假扮对方、终于完成了彼此救赎,诸如此类“公式化”套路桥段在《灵魂错位》《明星老师》《美丽的谎言》等喜剧片中不胜枚举。

透过这些越南喜剧类型电影中常用的“欺瞒谎言”“灵魂互换”“穿越重生”等喜剧桥段,不难发现,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从本土故事与民俗风情中寻找戏剧元素,并借助类型片叙事规律,日渐形成了一套基于本土立场的类型叙事模式,完成了类型片情节套路与本土生活的有机结合。

(二)定型化人物:大女主與小男人

“定型化的人物”是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二。越南喜剧类型片中常常使用“身份倒错”来塑造反差性格人物,一改东方男权传统文化中女性地位低下、隶属家庭的刻板印象,在爱情喜剧中塑造“大女主”与“小男人”这一组对立甚至对抗的定型人物。例如,《怀孕的妻子》中女主人公玲是一位时尚行业从业者,气质高贵、工作干练,而男主人公海则是没钱落魄却坚持职业的摩托车修理工;《我的男妻》中女主人公梅是一位商业翘楚、一心追求事业的女强人,男主人公英雄则成为女主家中的“田螺姑娘”,任管家兼男佣;《未满18岁》中则是不满18岁的未成年少女无知且无畏,而花花公子中年大叔反而成为被戏弄、最终陷入真情的弱者对象;“剩女大作战”系列,每部主人公皆为电视台主持、公司老板等女强人设定;《家有蛮妻》中女主人公秋容虽为全职太太却刁蛮霸道,而男主人公则是敢怒不敢言的妻管严;《西贡三姐》中女主人公是越南1960年代大胆新潮的西贡小姐;《灿烂岁月》《我是你奶奶》等翻拍喜剧片也均为女性主导的叙事设定。

从中可见,思想独立、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业已成为越南喜剧类型片的重点塑造对象,她们普遍社会地位较高,工作能力极强,性格真诚、善良,甚至强势、骄傲、敢爱敢恨,与男性主角形成鲜明反差和对比,其叙事推动功能相较男性角色也更强,因而,“大女主”与“小男人”作为定型化喜剧人物,越来越成为越南喜剧类型影片中相对典型的人物设定方式。

(三)图解式的视觉形象:时尚的都市景观与现代风貌

“图解式的视觉形象”,是类型电影的特征之三。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类型片的空间设定主要聚焦在现代都市,呈现出一个不同于以往清丽、古朴、自然的越南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时尚感强、都市化普遍、充满潮流气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越南形象。例如,《西贡三姐》中对好莱坞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時尚感魔头出场”和“变装”等经典场景的影像借鉴,展现了越南的时尚设计圈风貌,类似场面还出现在《超懵巨星》中身为明星的桑的工作和拍片现场、《怀孕的妻子》中女主人公职业化的工作场景、《我的男妻》中女主人公演讲汇报时360度场景切换的现代工作场景设计等,玻璃灯吊顶、时尚T台、巨大的LED背景屏、航拍的都市霓虹,呈现出现代越南的都市生活景观。

越南喜剧类型片的视觉形象还呈现在利用场景影调完成情绪外化和叙事推进。如《我的男妻》中,女主人公的工作和家庭场景是蓝色调为主,规矩整洁、现代化、科技感强,也预示着女主人公的性格冷漠、不近人情,无法融入温暖的家庭生活,而男主人公所在的场景通常是昏黄色的暖色调,如厨房、花园、啤酒摊、饭店等,呈现出其居家、温暖的性格设定,二人关系破裂之际是冷色调的雨天,二人重归于好则是暖色调的家庭小院。

这些空间的选择和场景的建构,充分运用了类型片借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来传递情绪、辅助叙事的基本功能,体现了越南喜剧类型片在类型策略运用上的成熟与惯性。

三、本土化类型改造

尽管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类型影片的商业成功离不开类型化策略的支撑和标准喜剧类型剧作的辅助,然而,真正使越南喜剧类型影片能够成为国民度最高、受众下沉面最广的核心原因,乃是越南喜剧类型片在创意过程中积极的本土化改造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配”态度,保证了越南喜剧类型电影能够真正“接地气”,令观众“喜闻乐见”。

注重越南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是越南喜剧类型电影走出独特风格的关键策略。无论是《状元阮琼》《灶君》中对古代民间故事、民间神话的影像改编,还是《西贡三姐》中选取的越南传统服饰“奥黛”作为主要叙事元素、以表现“母”与“女”“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和融合,或是《功夫米粉》中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音书写与视听呈现,以及《回家过年》中采用公路喜剧形式讲述经营大巴车的姐弟二人与一路乘客间渴望回家过年的集体心愿,均可鲜明地感知到近五年来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中,不再一味续写好莱坞式的“西方故事”或单一改写“韩国情境”,转而越来越多的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向本土故事和传统文化靠拢、寻找剧作灵感,呈现出特定的民族类型风格。而这也映射出越南本土电影人创作价值取向的自觉转变,即用国际化手法讲述本土故事,融入本土传统文化,正在日渐成为当下越南喜剧类型电影创作的新方向和发力点。

2015年至2020年是越南电影商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成为越南类型电影创作的高峰期。作为越南电影的“头部”类型,这一时期喜剧电影的创作与转型充分展现了越南电影的类型意识与文化自觉,折射出越南电影在市场化进程中所坚守的商业立场和民族本位。

参考文献:

[1] 崔军.当代越南电影“生力军”:女性导演与越裔导演研究[J].电影评介,2019(23-24):126.

(责任编辑:杨 飞 涂 艳)

148850078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