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路边有一家传统皮具店,门头上悬挂着“同德箱包厂”的招牌,在周边的文艺小店中显得格外低调。走进店内,老式缝纫机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仿佛一尊雕塑,在一盏小灯下默默穿针引线。老人名叫肖德林,是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的居民,今年89岁,这行手艺饭,他已经吃了七十多个春秋。
一手绝活,自创“天衣无缝”修补术
在缝纫机旁,十几件皮衣皮草高高挂起,据肖德林介绍,天气寒冷时,皮衣修补也处于旺季,这些挂着的皮衣都是客人送来等候修补的。他随手拿起旁边一件黑色的男士皮衣,介绍道:“这件衣服是前两天一对中年夫妇送来的,价值三千多元,外出游玩时不小心在竹林中被树枝刮坏。送来的时候,胸口、后背、袖子等多处有十几条划痕,我花了三天时间一点一点修复,你看,现在即使在阳光下也看不到丝毫损坏的痕迹。”对自己的手艺,肖德林很自豪。“还有这件女士的咖色皮衣,原价要六千多,是正宗的山羊老羊皮,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皮质了,送来的时候门襟处的皮质都损坏了,但是材料难得,主人不舍得,委托我一定要替她修好。”他说。
戴上老花镜,从架子上拿下一件旧皮衣仔细地检查上面的裂口,又从工作台的抽屉里拿出一沓皮子,一张张和皮衣上的裂口比对。肖德林表示:“要把皮具修得一丁点也看不出来,非但要注意‘补丁’的颜色、皮质,还要注意上面的纹理。修皮具不同于衣物织补,更像是书画装裱,操作起来更需要经验和耐心。”凭着几十年的琢磨,肖德林自创的“天衣无缝”修补术也赢得了一波又一波的好口碑。而最让肖德林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经人介绍找来,希望能帮他修补价值十万元的皮衣。因为意外,这件皮衣被扯开了一道将近半尺的大口子,在外国友人将信将疑的眼神中,肖师傅自信地接下了这单。两天后他再次来到店里,看到皮衣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道口子竟像被老师傅擦掉了一般。这位外国友人把皮衣拿到太阳下左看右看也找不到一点修补的痕迹。“老师傅你真神了!” 操着并不流利的汉语,他紧紧握住了肖师傅的手。
一身干劲,成为苏州首批“个体户”
据肖德林介绍,14岁那年,他从老家泰兴只身一人来到苏州阊门附近的专诸巷,拜一位远房亲戚为师,学起了裁缝。三年后,学成出师的他和两个师兄合伙在阊门下塘街开了一家小小的裁缝铺。但因为经营不善,只能勉强糊口。无奈之下,他关闭了裁缝铺,去厂里做起了中山装。上世纪60年代,肖德林又转到了位于察院场的轻工门市部,在生产车间负责制作皮包。一个裁缝从此阴差阳错做起了皮匠。上世纪70年代末,肖德林离开单位,带着满身干劲在五卅路开了这家门面不大的同德箱包皮革厂,做起了在当时相当时髦的“个体户”。这么多年来门面地址一直没变过,楼下一层将近30个平方米是用来加工和销售皮衣、皮包的工作间,楼上一层则是他们一家人的起居室。如今,由于年事已高,体力也不如从前,最近几年肖德林接的皮衣、皮包订单越来越少,主要做些修修补补的活,那些拿着破损皮具找上门的顾客都是因为他的名气和手艺来的。
一份热爱,手艺人坚守半世纪
由于长年坐在缝纫机前忙碌,肖德林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他挽起裤腿,展示了右脚上包裹的层层中药。“我这只脚需要不停地踩缝纫机,时间久了,小腿肿胀,只能敷上中药活血化瘀。”他说。除了腿脚不便,肖德林的心脏和脊柱几年前都动过手术。“我已经五代同堂了,儿子儿媳们都劝我退休。但是他们不懂,我虽然年纪大了,做得慢了,但依旧可以‘打包票’,没有我修不好的皮具。看见生意来了,我开心啊。”肖德林笑着说,“你想想,一件价值上万的皮衣,一旦破了就不能再穿了,就这样丢了岂不可惜,而我可以让它‘起死回生’。”据肖德林介绍,每次修补,他只收一些手工费,但却都要把整件皮衣拆开了重新组装,一来一去也要花掉一两天时间。他并不缺钱花,更多的是不想让顾客失望。由于操劳,肖师傅双手十指的关节看起来有些变形。虽然身边很多人都劝肖师傅安享晚年,但他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准时接待顾客,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打烊,逢年过节也不例外。他说:“只要我还做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36225019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