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想思维”的 一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2022-03-21 22:29祁梦婧
格言·校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敏捷性形象思维事物

祁梦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原点”进行自主发展,然后绘制自己的认知世界。“联想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是其他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的“能力原点”。因此,本文探讨的一年级语文教学转向就是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前提,以提升联想思维品质为主线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联想思维与思维品质目标

目前的教育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重点,但思维品质亟待提升。当然,教学活动或多或少能提升思维能力,但是零散的无意识的训练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品质。只有系统地构建训练模式,才能将思维品质的提升变得可视和可控。

系统地构建训练模式之前,教育者要较为全面地认识“联想思维”,并设定符合学科特点的目标。

(一)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在人脑内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使不同表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知识的掌握、经验的获得、理解的形成都是靠联想思维完成的。联想思维显然是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性的思维活动。在人构建的认知世界中,如果表象之间的联系够充分,那么它们组成的认知世界就能变得更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提高联想思维的品质来实现。

(二)联想思维品质目标

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很弱的特点,本文为联想思维品质的提升设定了如下六方面目标:

1.“深刻性”:形成“相近联想”的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2.“灵活性”:形成“相近联想”“相反联想”等能力,站在多个角度观察事物,使用规律联想进行学习,最终实现简单合理的表达。

3.“独创性”:形成联想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批判性”:形成联想意识,学习独立思考、善于质疑。

5.“敏捷性”:形成联想意识,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较为迅速地做出反应。

6.“系统性”:形成联想的综合能力,整合不同信息,如归类、改错等。

小学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有丰富的联想资源帮助学生获取认知,同时,也必须建立教材与生活实际的充分关联,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建立已知与未知的充分联系,并且最终提高他们联想思维的思维品质。

二、基于“聯想思维”的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既然要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品质,那么就要注重启发学生在“知识原点”的发散过程中进行联想思维的训练,也就是发展“能力原点”,直至最终形成学生自觉自发的联想活动。

(一)利用识字激发“思维”

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优化字理识字,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较强的形象思维进行训练,着力加强形象思维能力,并推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1.象形字构建相似联想

象形字是体现事物关键特征的独体字,由于学生对于形象的感知能力较强,教学时,教师可借用简笔画强调事物特征,引导学生识别图画与笔画对应关系,建立“相似联想”;然后利用低年段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画画的兴趣进行“以字画图”的语文实践活动,多次训练以锻炼儿童大脑的自主联想思维能力。

2.指事字激发抽象思维

指事字是用符号来表义的独体字,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教师应借助“相似联想”构建形象的图画或者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关键部分来理解指事字传递的信息,相机出示“符号”,再引导学生构建指事字与符号的联想,最终完成理解记忆。这一过程推动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激发了从形象中提炼抽象的能力。

(二)利用“联想”丰富认知

基于“联想思维”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实现课内素材与课外资源的互补,从而拓展认知维度,这也是联想策略的主要目的。

1.“相关联想”扩充知识存储

一年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限且片面,如果经常训练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时空中的事物现象,将扩充信息存储,大大弥补经验缺失。首先是单纯词的积累。教师给出“主题词”,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接龙”,说出的事物必须与“主题词”相关且不重复,小组说出同类事物最多为胜。这个游戏激励学生广泛观察世界并有意识地积累认知。很多课文都可以找到主题,如身体部位、季节、姓氏。然后是事物特征的积累。教师给出事物词,让学生联想生活经验后进行形容,师生评议后达成共识并形成短语搭配。这个过程一方面利用联想进行表达训练,另一方面促成学生对该事物的认识更为多元和全面。另外,“相关联想”也可以通过差异性来提升认知深度。某些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来限定事物特征让大家猜事物,限定词越多,猜得越准确。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判别,最终获得精准认知。

当“相关联想”提高了客观认识的广度、深度,学生就能轻松地用句式进行知识存储的自主选择和串联。整个过程是生活信息的调动、归类和补充,利于思维深刻性、系统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六方面品质的全面提升。

2.“相反联想”丰富认知角度

“相反联想”不仅包括事物差异,还包括“对立统一”,既能弥补认知角度的缺陷,使人联想丰富,又能使人看待事物更全面。教师可利用“相反联想”来解释词语,如反义词、作比较,无须讲解,学生自主联想特征相反的事物就能顺利理解。《对韵歌》就是很好的范例,学生自编对韵歌则能反过来锻炼“相反联想”。

《大还是小》《怎么都快乐》比较特别,因为文中的同一事物存在相反属性,需要引导学生联想相反的事物特征去理解:“大”“小”原指人的年龄,但是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小孩可以说他是“大人”,“自己的事自己不做”的大人就可以说还是“小孩子”;睡觉、上学占用了玩耍的时间令人不快乐,但是它们能带来美梦、知识那也是令人快乐的。

如果一年级时常训练“相反联想”,就能通过开放学生评判事物的角度,促进他们产生对世界更为全面的认识甚至判断。这样的训练越频繁越成熟,就越能提高联想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三)优化“联想”提升表达

1.优化“相似联想”,促进修辞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联想”是相似事物间的联想,如果两个事物相似的属性越多,那么用它们写出来的修辞则更为精妙。比喻句时,教师可在初次创作时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得出相似点后罗列差异,再发动“相似联想”找到符合更多相似点的事物,优化创作。

2.优化“自由联想”,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自由联想”帮助学生将积累的语言编辑成自己的表达,但是自由度不好把控。教师要先给出明确的主题,激活联想,给予范式,让学生有“扶手”可抓,逐步习得书面表达的规则,然后鼓励学生充分调动知识储备进行符合主题的联想,最后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对初次创作的语言进行修改,既要尊重原创,也要合乎逻辑。学生进行基于生活实际的“自由联想”,又遵循语言规则。整个过程是步步推进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系统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训练,后续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则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独创性。

本文所述的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就是充分考虑到其附加效益而进行的“联想思维”训练,是学科能力与系统思维双线并行的一种尝试。当“联想思维能力”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就能轻松、主动地拿起“联想”的画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可以不断打开的认知世界画册。

1609500520238

猜你喜欢
敏捷性形象思维事物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单独中的洞见
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研究
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