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
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影响,为了保障监管效果,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新时期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和要求,了解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会计处理产生的影响。本文围绕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点,提出制度优化与改进的策略。
长期资产管理中,人们偏向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缺少明确的规范和必要的监管,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缺陷与漏洞,导致资产流失严重。所以面对新形势发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升工作管理效能。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以创新理念和信息化建设模式,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精神。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分类标准不规范
由于一些单位对于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长期疏于管理,在这样松散的管理制度模式下,容易使财务人员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细节疏漏,如对固定资产账目漏记、错记的情况。而且在记账中受诸多程序化因素影响,加上缺少完善的管理标准,无法严格按照资产管理规范处理。由于缺少统一化标准,购置资产并未按照必要的程序执行,只反映在会计账面上,缺少专人负责管理和实物管理登记台账。
(二)资产计量要素不明确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形成的债权在会计账目上应表现为“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债权不可能全部收回,通常处理的方式是按照直接转销法,借记“事业支出”,贷记“应收账款”等,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处理简单,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容易夸大资产的总额,对报表使用人员易造成误导。此外,计量要素的模糊也容易产生资产管理的漏洞,容易为个人所利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入账价值规则粗糙
部分事业单位在政府资产入账价值层面存在理解模糊、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这样就无法准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比如:事业单位办公楼产权隶属于开发商,而事业单位与开发商所签订的协议中则规定办公楼无偿归事业单位使用,所有权仍然归属开发商。而事业单位在办公楼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装修成本,那么对于装修费用应该按照资本性支出处理还是费用性支出处理,就会产生资金管理的分歧,增加工作处理的困难。但如果事业单位明确会计准则,将入账价值规则清晰化,则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不同资产类别采用相应的入账方式。
(四)资产清查工作难以推进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是需要保障记账信息与实际信息相符合。为了减少清算工作压力,并且能够有效对固定资产价值核算清楚,需要单位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清查工作。但是实际中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缺少定期清查管理,由于无法及时判断固定资产,所以,也难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清查盘点工作量巨大,为了降低审计压力,对这一环节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事业单位人员配置问题,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
(五)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
由于当前互联网技术十分发达,财务信息化系统依托于网络技术得以顺利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信息化建设不足,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博物馆结合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探究问题的根源,总结经验,并确立解决的对策。具体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不完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财务信息化制度问题;二是信息化技术问题。先从财务信息化制度方面进行分析,部分博物馆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完善,内部信息化制度框架不健全,无法从整体推进财务信息系统管理水平,未能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同时,由于财务信息系统缺少岗位和职能划分,无法为单位多元化数据统一、规范化指导、数据传输发挥功用,缺少对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而且在信息化财务系统平台的构建中,无法基于信息化财务系统对各部门进行管控,无法准确判断信息,开展科学决策。从信息技术问题来说,先进的信息技术会为各行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升信息管理水平。但是落后的技术也会制约其发展。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情况分析,由于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是沿用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抓住并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管理上和技术应用上都缺少足够的重视。这样滞后的发展理念也是造成财务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的主要原因,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落后。深入具体层面分析,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缺少有效落实,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流于形式化,即使安装了系统,也没有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层面;二是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信息技术综合素质不足,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网络技术、综合素质强的人力资源有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整体信息技术水平达不到广泛应用的标准,仅仅按照传统培养模式,对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上进行强化,而缺少对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的补充。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专业团队,补足技术人员在资源配置上的短板。
(六)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现阶段,事业单位中仍存在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的观念较为陈旧和落后,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要求。资产管理观念的落后导致从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能力无法符合现代行业标准,加之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缺乏对财务人员的严格要求,造成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仍处于被动地位。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中的管理者自身资产管理知识不足,无法有效地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评价体系与监督体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若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本身缺乏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就容易造成事业单位无法与具体实际资产状况相结合,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愈加不健全、不完善。与此同时,如果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求,则会造成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的失误,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偏差。另外,事业單位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内容不全,会导致相关的信息缺乏真实与可靠性。而由于财务人员管理水平有限,使得从业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由于业务能力不熟造成资产管理水平与质量得不到保障。事业单位对于资产记录缺乏明确的规范,使记录较为随意且规范性较差,造成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相符合,为事业单位管理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路径
(一)规范博物馆资产分类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能够按照标准体系处理。博物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以文物标本类为主,由于文物不同于一般资产管理,需要我们在管理中既遵循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般规则,又要考虑文物的特殊性。现阶段采用一般固定资产管理规则操作或者藏品总登记账来代替文物固定资产账,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认知的偏差以及对博物馆资产分类规范不清晰、对管理概念存在模糊性的方面,明确文物价值与价格的本质差别,规范和明确文物固定资产账面资金应该反映的是文物的价值还是资金投入量,理解概念性的认知偏差,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二)明确计量归集要素
确立既定的文物资产的计量模式,需要先对文物资产进行分类,综合考虑文物资产在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计量,可以借鉴国际上对文物资产的分类选择,但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细化:一是按照文物资产的界定标准,不管文物资产的实际作用,是用于经营还是文化研究与传承,或者是为政府未来提供效益收入支撑、作为公共服务能力的文物资产,都需要在固定资产报表中进行明确记录,并结合资本条件对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二是对不同的文物资产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计量属性。比如历史成本计量或者公允价值计量等,严格遵照计量原则,采取适合的计量方法。
(三)健全入账价值规则
结合行业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具体价值判断标准,如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虽然“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规范,但是“对批量购买的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短的物资没有明确的记账处理方法”,对于资产入账规则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对文物价值规则优化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物价格的不可估量性,比如出土的文物有市无价;二是确定价格的权威性,需要成立文物定价的权威专家组;三是文物价格的多变性。
(四)优化价值管理办法
第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第二,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加强内部审计,落实管理监督作用,让审计人员围绕固定资产各个环节进行职责落实,降低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及时做好应急处理。第三,建立监管完善的资产保护和审批机制,并保障各环节权责分明,相互牵制,确保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合法合规,以防因为资产分配过程中因为违规操作造成资产流失、资源浪费等问题。
(五)完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有助于帮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管理发挥实际作用,为政府提供助力。所以,为了保障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有效落实,可以从以下层面着手:第一,单位需要对清查盘点制度的完善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第二,明确管理权限,明确岗位职责,在信息化建设平台中,推动资产清查盘点系统有效完善,实现数据共享互通。
(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日益成熟,需要单位秉承时代发展目标,不断优化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从各方面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为此,需要两方面展开:第一,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从共享平台调取所需数据,并进行账账核对,可以降低人力管理成本,提升数据核对效率。同时,还可以确保平台数据的精准统计和有效供给,经过综合比对,可以最大限度保障账目信息的一致性。第二,可以快速提升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效率,节约清查时间,并保障账目信息的核查的准确度。
(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制度管理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为保障事业单位发展能够更加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提升,由于良好的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过程中,知识更新较快,因而需要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保证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够及时更新与优化。通过定期的培训,才能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及时满足事业单位发展要求,使其资产管理水平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系统中缺乏对資产的重视程度,资产清查盘点缺乏保障,因此,需要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其可靠性。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时,需要依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严格地执行资产管理制度,以满足自身发展要求。资产管理制度在制定后,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因而,在制度制定后,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实践,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制定财务资产管理系统的目的,确定好目标,与此同时,依据制定的资产管理目标,进行自身发展的合理规划。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经营环境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需要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及时依照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和资产管理制度目标,进行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资产管理制度。促使事业发展中的决策更加合理和科学,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效率。
结 语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会针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管理观念的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会进一步优化单位资产分类,明确资产计量方式、计量要素及属性,本文针对政府会计制度资产管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后续管理还需要不断围绕时代发展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大连自然博物馆)
38295019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