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兰
摘 要: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方式策略上要从原有的应试思想转变为核心素养的新理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才刚开始了解并接触到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小学作为学习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学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所以,在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需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小学阶段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特征等出发,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希望能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班主任 管理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37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主要包含了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以及教学活动管理这两方面。如何才能有效达成班级的管理目标呢?小学班主任的管理以及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因此,只有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予以创新,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理念的主要构成。作为小学生来讲,不但要了解并接受传统的文化知识,更要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当中,主要是以学生的应试教育为主,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现状。只有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加以变革创新,才能培养并管理出综合素质能力更强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指学生思想品格、思维方式等品质,德育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这两者缺一不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效率优先转变成为效能发展。效率主要是指做事时使用正确的方式,效能则是侧重于做正确的事。在理想的教学情况当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回归于学生自身,只有发展学生的主动意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以及核心素养。效率和效能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效率主要是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进行课堂内容以及进度的主要把控工作,在教学上运用传统的灌输理念,并利用好课堂的有效时间。效能教学则是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只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反,效能教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体验感增强,更着重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只有进行学生的效能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知识的充分掌握,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
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突破主要是指整合课程三维目标,创新之处则主要是以核心素养为发展方向,培育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课堂育人价值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体系的整体学习过程当中。只有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培养三维目标,才能体现整体的教学过程。所以,三维目标的整体提升和整合主要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
1.强调是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指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且更要发展培养思维创新意识以及竞争能力强的新型社会人才。
2.關注人的整体发展
在人的发展当中,从基本的知识技能培养转变为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化发展,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促使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发展
如果要使教书和育人两者能够同时发展,就要着重培养其个人核心素养、社会关爱以及爱国意识。这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不只是关注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要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寻找教书育人当中的发展平衡点。只有提升发展教学的软实力,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1.传统管理方法的落后
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当中,小学班主任还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降低。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中新课改也提出了革新班级的管理方式,但由于小学班主任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班级管理的方式,在管理学生的具体过程当中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长时间以来,就会使得学生的发展出现较大差距。这样不仅不能管理好班级的工作,更加不能做到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化发展。
2.管理理念的滞后性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讲,面对的学生群体年龄较小且思想意识不成熟。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做到依据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及心理特征进行班级管理的改革创新,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来开展工作,但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环境。在当前的情况中,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距没有重视,这就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的阻力,更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小学班主任的课堂教学当中,还是以教师的教学内容讲授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班级的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班级的管理水平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如果不加强班级工作管理的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3.不能有效管理班级整体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学生来讲,每个人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点时,会存在理解的差距。如果教师要了解每一个人的具体学习状况,首先就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且这项工作也不能及时有效完成,在操作上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小学教师就会直接忽略掉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没有详细的了解,这就导致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其次,由于学生对于教师往往存在畏惧心理,这就导致学生即使在遇到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事情时,不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而且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让学生具有很强的距离感,从而也就加大了班级的管理难度。除此之外,教师在管理过程当中只是一味的追求最后结果,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从而无法高效开展班级工作。
四、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分析
1.革新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首先要利用教育改革的政策,进行班级管理理念的更新,这样才能明确班级管理的具体任务以及目标。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发展,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创建积极主动的班级文化,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成才。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利用沟通的技巧,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作为班主任来讲,要认真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有处理好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班主任要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真实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要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寻求解决途径,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对立局面。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班级管理教学中的评价工作,明白每次的评价都是为了调整并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如果要做到全面的评价工作,首先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作为评价的工作之一,不能因为成绩而否定学生的全部。很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但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比较擅长。比如学生对于绘画的天赋以及运动的特长,这都是其优点所在。这就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做到让学生提升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2.班干部轮换制
核心素养教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程的主动性回归于学生本身,教师只需要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也更加互相了解。所以,对于班级的管理建设,班干部的作用非常重要。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的选任工作时,要做好综合的考量工作。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委任,但对于思想道德优异的学生同样要给予机会选择,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较差,这也会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行班干部的轮换制度,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工作当中。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小学班主任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重拾自信心。并且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能够体会到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不容易,促使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3.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在学生的心目中,一般班主任都是严肃的态度,这就造成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小学生在与班主任的交流过程当中,会产生畏惧心理。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亲近教师?首先,班主任要将姿态放低,努力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才能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始终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不管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的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从而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思维方式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导致个人能力会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学会正确看待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并采取灵活的班级管理模式来促使学生的整体发展。班主任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作业布置,并采用教学过程中引导、课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促使小学生进一步的掌握知识点。在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注意把控分寸问题。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提出表扬以及奖励,但要注意要适度表扬,避免学生出现自满的行为。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进行批评时也要注意分寸,不能过度指责,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也会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对于一些教师来讲,他们认为在学校的教育中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虽然文化课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如果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就会得不偿失。古人常说,立人先立德。倘若要培养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就要在学生的品德培养工作当中花时间和功夫。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从而为小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4.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教育批评以及施加压力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短时间的进步和提升。但对于长期的学习发展来讲,这种方式的弊大于利。如果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养成行动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年龄较小,有效实现自我管理的难度较大。所以,班主任要做好引导工作,并制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目标,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可以快速的养成学习习惯。班主任可以制定好班级的规章管理制度,促使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作息。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有效的管理班级工作。如果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出现错误,班主任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采取,要让学生主动地承认错误,促使学生对于事情有正确的认知。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紧跟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步伐。班主任要做好革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工作,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只有针对性的采取并建立规章制度,才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海堂《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学周刊》2020年第26期。
[2] 黄建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挑战,问题与对策》,《好日子》2020年第14期。
[3] 闫志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探究》,《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年第1期。
[4] 覃品秋《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班主任创新管理探究》,《明日》2021年第17期。
[5] 杨志瑞《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探讨》,《甘肃教育》2021年第9期。
[6] 张芳林《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科学咨询》2020年第42期。
[7] 李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析》,《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年第18期。
[8] 王莹《静待花开会有时——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的探讨》,《新课程(教师版)》2019年第7期。
[9] 吴蕴雯《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20年第18期。
[10] 张彦礼《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年第3期。
335150058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