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2022-03-21 03:56白艳郭晓川
北方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融合模式产业融合内蒙古

白艳 郭晓川

摘  要:当前内蒙古马产业呈现融合的发展态势,但学界对马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产业融合视角下的马产業的边界需要重新界定;马产业的多元功能价值是其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消费需求、政策引导、企业逐利是马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量;高科技产业渗透、产业间交叉、产业内延伸是现代马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内蒙古马产业融合发展存在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多元化价值挖掘不够、融合程度不深、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马产业研究理论框架、促进马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内蒙古马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产业融合     马产业     融合机理     融合模式     内蒙古

现代马产业是一个集养殖、加工制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融合性产业。 201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了《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马产业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快马产业与现代加工业、旅游休闲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培育以马产业为基础的新的消费热点。因此,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马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探讨现代马产业融入经济发展的路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马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马产业转型发展的可行性。王怀栋(2015)指出,传统马产业正在向集经济、体育、文化为一体的现代马产业转变,国外的马产业基本完成了转型升级,而中国的马产业还处于转型的初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中国现代马产业发展。芒来、白东义(2019)认为内蒙古具备发展现代马产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马产业经营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内蒙古发展现代马产业具有的可行性。第二,马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李春阳(2013)研究了新疆特色马产业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邓院方(2016)对湖北省赛马文化产业演进和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探讨。乔建国(2019)阐述了内蒙古休闲马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贾双文等(2021)探讨了建立为内蒙古马文化及产业建立标准化的体系的问题。可见,学者们对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达成了共识,并在马产业新业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对现代马产业边界,融合基础、动力、模式等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马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内蒙古马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一、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马产业边界界定

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政府规制放松背景下,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化过程产业融合使融合产业边界模糊,产业边界需要重新划分。现代马产业通过融合发展,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育种、繁殖、驯养、交易的农业产业链条扩展成为包含马产品养殖、加工、休闲,跨越三大产业形态的综合型产业链,未来马产业将呈现多产业链条的网络状发展形态(见下表)。

二、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和模式

(一)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多元价值理论认为某产业具有除了经济价值之外的多元价值,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多功能价值属性驱动产业融合和转型。马的多元化功能价值是马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的升级,马产业的多功能价值被认知和开发,拓展了马产业的增值空间。例如,最初马产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马肉、马乳、马奶酒等初级产品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对马产品进行深加工,制成孕马血清、马骨粉,提取马脂做成马油等护肤品……马产业的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出来,为马养殖业与加工制造业的融合提供了基础。此外,我国的马文化丰富,医马文化、车马文化、马球文化、图腾马文化等,马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蕴含于生产生活、交通运输、艺术作品、运动娱乐中,企业针对这些马文化产品开发,打造出满足消费需求的马文创、马旅游、马演艺、马动漫等产品,从而形成了庞大的马文化新业态。再如,马产业社会价值独特。马业是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路径之一。我国古代就有经云南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马作为运载工具和交易物充当了各国交流的“使者”。习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曾对蒙古马的精神高度赞扬,鼓励大家干事业要有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蒙古马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搭建以马、马文化和马产业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将促进全球马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因此,马的多功能价值开发,是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二)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

马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技术进步、消费需求转变、企业逐利、政策支持的驱动力下进行的。技术创新是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力;生物、信息技术在马产业中的应用,改变了马产业繁育、养殖、交易的模式,提高了马匹养殖和交易的效率,促进马产业高级化和智能化发展。消费者需求升级是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拉动力,现代马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在从牧区走向城市,消费者对城市马产品有更广泛的需求,娱乐竞技、医药保健、骑乘体验、文化消费……这种多功能的诉求,扩大了马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产业拓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马产业融合发展内驱力;马企业在持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利润最大化,敏感地捕捉市场需求、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同行业的企业竞争与协作,促进了不同产业在业务层面的融合。政府引导是马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驱力。政府进一步放松产业之间的进入壁垒,出台了相应的扶植政策,鼓励产业间的融合。如新疆、内蒙古、海南都颁布了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政策,打破产业限制,鼓励文化、体育、旅游、农业等多部门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现代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根据厉无畏(2002)对产业融合模式的划分,本文将马产业的融合模式划分为三类:高新技术与马产业的渗透型融合;马产业与其他产业功能互补的交叉型融合;马产业内部的相互关联产业的重组型融合。

1.高新技术与马产业的渗透型融合

这种方式的融合是以生物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向马产业渗透和扩散,形成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马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可以提升产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相对原来马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马匹植入芯片,可以完整记录马匹烙号、来源、产地、年龄等个体特征,对马的繁殖、免疫、疾病、迁移状况进行信息采集,建立专业化的互联网马产业数据库和马匹交易平台,提升了马养殖经营的效率。

2.马产业与其他产业功能互补交叉型融合

产业间功能互补的交叉型融合使原有产业具有更多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马产业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功能:竞技、观赏、骑乘……这些功能为其他产业利用,形成新的产业形式。例如,旅游业、体育产业与马产业的融合,马的骑乘功能被运用到旅游产品开发中,形成草原骑乘旅游产品,马的观赏和竞技功能被运用到体育产品开发中,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具产业、赛马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3.现代马产业内部重组型融合

产业内重组型融合通常存在于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紧密联系的子产业之间。重组性融合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一体化改变产业组织的方式,将产业间的分工转变为产业内的分工,节约交易费用。例如内蒙古中蕴实业集团将产业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业务包括运动马种改良繁育、马饲料种植加工、马食品加工、马具加工、赛马、马训练、马旅游、马博览会、马文创产品开发,打通了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成为全产业链开发型企业。这类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对企业的资源把控和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适用于一些实力雄厚的马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实行全产业链发展。

三、内蒙古马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马产业面临着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内蒙古马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有关马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探讨还较为欠缺。现阶段的研究还只停留在对马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现象描述上,没有深入本质,建立起马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对现代马产业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对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路径的探讨相对匮乏。实践中对如何优化马产业空间布局、如何培育优秀马企业、如何促进马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如何保证产业政策平稳落地,还缺乏系统的思路和规划。

第二,内蒙古马产业融合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内蒙古依托马资源优势,建立起较为清晰的马养殖业与马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马术赛事、那达慕马文化节庆、马文化演艺等马休闲产业正在起步,但是融合发展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从业态广度来看,马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马文化产品种类少、质量差、缺乏创意,市场竞争力弱。马产业新业态如电子竞技马产业、动漫马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从融合的程度看,高科技产业对内蒙古马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有限。马产业的科技化、信息化发展还不深入,没有形成科学的马匹繁育体系和规模化的养殖基地。马产品营销模式落后,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媒体营销阶段,受众较少,吸引力、感染力不强。马文化博物馆展示手法陈旧,向观众传递信息多以静态的图片、文字、实物形式,缺乏高科技的场景体验和互动。

第三,马的多元价值功能挖掘不深,融合发展的驱动力有限。现阶段内蒙古对马产业的经济价值挖掘不深,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产业利润较低;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有限、马文化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价值挖掘不广,缺乏市场宣传和培育,公众对马产品缺乏了解、对马产业缺乏热情,没有形成大规模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马企业普遍生产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龙头性企业的引领,“农户+合作社+企业”的运营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全行业产业利润较低。政府对马产业的扶植力度有限,每年的畜牧业项目资金投入到马产业发展中的较少,金融机构对马产业运营模式不熟悉,对马产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马产业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

第四,马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欠缺。现代马产业发展,从马匹的培育驯养、疾病防治到骑术训练、休闲服务、经营管理各个方面都需要相应的人才。但马产业各个环节还面临不同程度的人才荒。现有马产业从业者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差、企业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各地区大中专职业院校陆续开设了马产业相关的专业,但由于考生对该专业认知度低,专业较为冷门,报考人数不多,招生规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四、内蒙古马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产业融合是内蒙古马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探索马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

首先,构建马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马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马的分类、育种、繁殖、饲养等相关的马科学知识,也涉及到马产品加工、马运动、马旅游、马文化产业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马与人的关系嬗变、马文化的历史演变、蒙古马精神的弘扬和传承等文化问题,是一个从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再到人文思想领域的浩瀚工程。因此,需要有科学的、系統的理论进行指导,政府要对马产业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为内蒙古马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制定战略、保证实施。

其次,促进新兴马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马产业转型升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整个马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如2017年美国包括赛马、娱乐、竞技的休闲马产业占马产业总价值的68%,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16万个,占整个马产业就业岗位的64%。英国的赛马产业是仅次于足球业的第二大体育产业,每年提供就业20多万个,为英国带来410多亿英镑的经济贡献。可见,休闲马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要促进内蒙古休闲马产业的发展,深入挖掘马文化资源,促进马文化产业化,延伸马文化产业链,提升马文化产业附加值,开发与国际接轨的马文化娱乐元素,加快马文化产业与体育、旅游、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

再次,多元主体配合推进马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企业参与、市场培育、政府引导多动力驱动的结果。企业是马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企业要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寻求与高科技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学习国内外马产业成熟的经营体系和完善的商业模式,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培育龙头马企业。政府要重视马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金融、财税、用地等多方面的产业支持,建立马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构建多元化的马产业融资渠道,给予重点马产业项目资金支持。要积极建立马产业的大数据统计系统,解决现有马产业相关统计指标数量少、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将马产业新业态纳入到统计数据中,合理估计马产业的经济价值。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向公众普及马知识、宣扬马文化、培育消费群体,扩大马产品的市场需求。

最后,完善马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体系。内蒙古马产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人员数量少。因此要加快培育马产业人才的步伐。目前,马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渠道:学校培养和企业、俱乐部培养。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实践技能较为欠缺。企业培养的马术人才实践技能强,但是理论知识欠缺,因此,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走学校培养和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马产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建立起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促进马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栋.国内外现代马产业模式比较及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5,(11).

[2]芒来.内蒙古自治区马产业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19,(11).

[3]李春阳.新疆特色马产业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径[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

[4]邓院方.湖北省赛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

[5]乔建国.“休闲体育”视域下内蒙古马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4).

[6]贾双文,陈爱国,张铎,王秋霞.内蒙古自治区马文化及产业的标准化思考[J].中国标准化,2021,(17).

[7]厉无畏,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8]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9] 李洁.农业多元价值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8,(11).

[10]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与思考[J].软科学,2003,17(2).

[11] 蔣永穆,陈维操.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制构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8).

[12] 王怀栋等,马产业[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者1系内蒙古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康伟

3032500589261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产业融合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建构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