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帕金森病与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Meta分析

2022-03-19 01:02王政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帕金森敏感度异质性

左 睿,王政杰,翁 宇,刘 双,许 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0016)

60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病率为1%~2%,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及运动缓慢等。随人口老龄化加剧,早期准确诊断PD的重要性愈加凸显[1]。目前诊断PD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而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typical Parkinson syndrome,APS)与PD症状相似[2]。病理生理学上,PD的主要特征为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及心脏交感神经末梢摄取减少[3]。123I-间碘苄胍(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23I-MIBG)及N-氟丙基-2b-甲酯基-3b-(4-123I-碘苯基)降托烷[N-vfluoro-propyl-2b-carbomethoxy-3b-(4-123I-iodophenyl)nortropane,123I-FP-CIT]SPECT/CT显像可无创评估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4-5]。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综合评估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0月PubMed、EMbase、Ovid EBMR、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Parkinson disease”“Parkinsonism”“123I-FP-CIT”“dopamine transporter”“123I-MIBG”“SPE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myocardial scintigraphy”;中文检索词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123I-FP-CIT”“多巴胺转运体”“123I-MIBG”“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心肌显像”;存在争议时,第3名研究者加入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以123I-FP-CIT和/或123I-MIBG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价值的文献;②可直接或间接提取四格表数据,包括真阳性(true positive,TP)、假阳性(false positive,FP)、假阴性(false negative,FN)及真阴性(true negative,TN);③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排除标准:①信件、综述、评论性文章、Meta分析、个案报道、指南、会议类文献及动物研究或重复发表文献;②无法获取全文;③检测数据错误。

1.3 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主要提取篇名、第一作者、国籍、发表年份、纳入病例数、研究类型、诊断标准、图像判读方式、诊断截断值、TP、FP、TN及FN等。2名研究者基于Review Manage 5.4软件以诊断准确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6],共包括4个部分(11条)的偏倚风险评估项目,为“是”则1分,为“否”及“不清楚”均不计分;计算每篇文献质量评分,以QUADAS-2总评分>7分为纳入文献质量高;有分歧时提请第3名研究者评判。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 16.0和Metadisc 1.4统计分析软件。以Spearman相关系数判断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敏感度对数和(1-特异度)对数有无阈值效应:r>0.6为存在阈值效应,r≤0.6为不存在;计算I2值,评价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I2>50%提示中高度异质性,I2≤50%提示异质性较低或不明显[7]。根据显像结果将123I-MIBG SPECT/CT分为早期亚组及延迟亚组,评价亚组间异质性。存在阈值效应或异质性较高时,选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以保留原有数据的二维特性,即敏感度及特异度;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

以逐篇文献排除法行敏感性分析。根据研究类型(前瞻性/回顾性)、图像判读方式(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样本量(PD<50/≥50)、发表年份(2000年—2010年/2011年—2020年)、文献质量评分(分数<7/≥7)、诊断标准(英国帕金森协会脑库诊断标准/非英国帕金森协会脑库诊断标准)及国家(日本/非日本)行Meta回归,以探究异质性来源。分别计算123I-FP-CIT、123I-MIBG SPECT/CT及123I-MIBG早期、延迟显像鉴别诊断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其95%置信区间;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各显像鉴别诊断效能的差异。绘制Deek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P>0.05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质量评价 初检得出908篇文献,经排除重复文献、阅读题目及摘要并剔除动物实验、综述等,剩余94篇文献。阅读全文后,最终获得20篇文献[2,4,5,8-24],其中1篇中文文献[24]、19篇英文文献[2,4,5,8-23],16篇回顾性[2,4,5,8,10-16,19-22,24]和4篇前瞻性研究[9,17-18,23],共1 471例患者,包括1 106例PD及365例APS;6篇[4,8,10,13,18,22]为123I-FP-CIT显像、8篇[9,11-12,14,15-16,23-24]为123I-MIBG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研究,6篇[2,5,17,19-21]同时包含2种显像。以QUADAS-2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平均得分为(8.0±1.3)分,提示纳入文献质量较高。文献基本信息及质量评价见表1。

表1 20篇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分

2.2 Meta分析

2.2.1 阈值效应及异质性分析123I-MIBG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无明显阈值效应(r=0.58,P<0.05),而123I-FP-CIT SPECT/CT存在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r=0.89,P<0.01);二者鉴别诊断均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中高度异质性(敏感度:I2=59.86%、75.81%;特异度:I2=82.00%、87.63%),故以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123I-MIBG SPECT/CT早期亚组及延迟亚组均有较高异质性(敏感度:I2=69.66%、55.81%;特异度:I2=81.89%、79.52%),故均选用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

2.2.2 合并效应量分析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2[95%CI(0.76,0.86)]及0.90[95%CI(0.84,0.94)],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68,0.93)]及0.27[95%CI(0.12,0.5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30[95%CI(2.50,11.30)]及1.20[95%CI(1.00,1.50)],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95%CI(0.17,0.28)]及0.37[95%CI(0.23,0.60)],诊断比值比分别为24.00[95%CI(11.00,55.00)]及3.00[95%CI(2.00,6.00)],SROC的AUC分别为0.87及0.81,见图1、2。

亚组分析显示,123I-MIBG SPECT/CT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4[95%CI(0.63,0.82)]及0.82[95%CI(0.77,0.87)],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4[95%CI(0.78,0.98)]及0.79[95%CI(0.61,0.9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1.80[95%CI(3.10,45.70)]及4.00[95%CI(2.00,7.70)],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8[95%CI(0.20,0.39)]及0.22[95%CI(0.18,0.28)],诊断比值比分别为42.00[95%CI(10.00,174.00)]及18.00[95%CI(9.00,36.00)],SROC的AUC均为0.86,见图3、4。

2.2.3 敏感性分析及Meta回归分析 敏感性分析显示,排除任意单项研究均未对合并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故对纳入研究行Meta回归分析,发现研究类型、图像判读方式及样本量等因素均非造成研究间异质性的原因(P均>0.05)。

2.2.4 发表偏倚评价 Deek漏斗图显示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PD与APS均存在发表偏倚(P=0.04、0.03),见图5。

3 讨论

现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均有助于诊断及鉴别PD,其中123I-MIBG及123I-FP-CIT SPECT/CT显像备受关注,前者被德国及美国神经病学协会等指南推荐使用[25],后者则已在英国获得临床使用许可[26]。本研究发现123I-FP-CIT SPECT/CT鉴别PD与APS敏感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作用有限。FILIPPI等[13]以123I-FP-CIT显像鉴别诊断PD,特异度达0.93,明显高于其他研究,可能与该研究仅纳入PD及PSP患者、且疾病均处于病程后期有关,同病程PSP多巴胺能系统损伤、临床症状较PD患者更为严重[27]。病程后期不同疾患差异趋向明显,使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可靠性上升,但因缺少病理学支持,仍存在误诊可能。

经合并分析,123I-MIBG SPECT/CT鉴别PD与AP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及0.84,鉴别诊断价值良好。相比PD,APS患者心肌交感神经功能多相对正常[19],故MIBG摄取显著高于PD;但部分APS患者MIBG摄取低于正常人,可致误诊。此外,心肌123I-MIBG摄取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故年龄亦为可能导致123I-MIBG显像出现假阳性的因素[19,28]。123I-MIBG 2亚组间,早期显像鉴别诊断PD的特异度高于、敏感度则稍低于延迟显像。心肌123I-MIBG早期摄取反映突触前交感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分布,延迟摄取反映功能性状态或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清除能力[12]。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相比APS,PD神经系统储备能力稍低而清除能力较高,故高敏感度的123I-MIBG延迟显像有助于诊断PD,较高特异度的早期显像则更有利于鉴别诊断;而123I-FP-CIT SPECT/CT显像同样有助于诊断PD与分期,二者各具优势。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纳入病例均未经病理证实,存在误诊可能;②文献来源层面仅区分为日本/非日本,可能存在偏倚;③4篇前瞻性研究中,仅2篇包括两种显像,可能造成结果偏差。

综上,123I-MIBG和123I-FP-CIT SPECT/CT显像可互为补充,用于鉴别诊断PD与APS;123I-MIBG早期及延迟显像鉴别效能均较高。

猜你喜欢
帕金森敏感度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