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2022-03-19 22:45代大壮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情境

代大壮

摘 要:学好语文,对于塑造人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古诗词作为语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连接现代和古代文学的纽带,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历史。将传统文化渗入到古诗词教学中,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课堂活力的有效提升,也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树立爱国信心,进而丰富学生的古诗词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阶段 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策略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1.002

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将古诗词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既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知识经验,推进学生文化底蕴提升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走进、融入相关的意蕴中,进而成为一个腹有诗书的才气少年。结合着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生理解古人的观点,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进而提升自己对于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古诗词文化热情的策略

要想真正地将语文课堂变得富有生机活力,就离不开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具体的课堂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通过结合着故事导入以及情境分析等各种方式,既能够带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能够在无形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而针对某些较为具体的知识层面,教师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讲解,也能够起到拉进学生与古诗词文化空间上的距离,引导学生在探索古诗词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到相应的手法的运用,并能够将该种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这种方式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于古诗词文化的学习热情,推进学生古诗词文学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这首古诗时,可以从故事导入法引入,通过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来调动起学生对于本首古诗内容的学习兴趣。“深秋季节正是瓜果飘香的好时节,在秋季的山中,有一条幽静的山路。层层白云嵌套着的远方有一戶人家。停下轿子驻足停留,会发现一片片火红火红的枫林。这竟是因为霜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艳。”教师在进行课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先从深秋季节的景色入手,引导学生先思考深秋季节究竟会有哪些景物?通过对这些景物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思考来进一步展开对深秋季节景物的探索。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深秋的山中即寒山。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来进一步地去探究《山行》究竟描写了哪些景物,又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来写出了景物的特点。通过给古诗本身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结合着相关的故事性来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丰富课堂趣味性的作用,从更深的层次来讲,能够引导学生在参与情境、探究古诗情境的过程中去融入古诗作者情感的表达。结合着这样的方式来展开具体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和思考问题,并在融入相关的枫林晚秋情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于古诗词意境的感知。同时,通过对里面的具体情节来展开对秋季景物变化的具体思考,学生也能够在探究思考秋季变化和景物变化的过程中,去激发其自身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热情。结合着这样的方式,在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机地起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古诗词文学素养的积极作用。又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时,由于苏轼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鸭戏图,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从苏轼与惠崇的故事进行导入。通过给学生讲述作为北宋时期名士的惠崇所绘画的鸭戏图和飞雁图的故事,来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着相关的奇闻逸事来展开对这首古诗的内容的探究。结合着惠崇这一关键词来进行具体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在探究关键字词的过程中,进一步去思考具体的故事情节。在对相关的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过程中,去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创作背景。通过合理的故事情节导入和创新型的情境设计,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够在有效调动课堂氛围、激发课堂活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中来。结合着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相关问题的探究积极性。也能够在丰富学生的古诗词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起到培养学生艺术涵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极作用。结合着这样层层深入的启发式导入,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了解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地去感受到古诗词文化以及了解到与古诗相关的一些写作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也有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也能够学会主动地去挖掘古诗词文化的内容,在与作者进行跨时代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鉴赏文本知识。在无形中培养起自身对于古诗词文化以及与古诗相关的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起到释放自身的学习兴趣,推进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诗词民族凝聚力的策略

要想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就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结合各种绘声绘色的方式来将古诗词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在无形中带动着学生融入相关的古诗词意境中。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有效的联想,进一步将古诗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感受诗词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起自身的诗词民族凝聚力,学会以一种自豪开放的心态去品鉴古诗词,去了解中国传统的古诗词文化。在积极主动地探索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去进一步地挖掘和研读古诗词。

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首以哲理为主的古诗时,由于学生本身从题目中无法了解到古诗的具体内容,而学生对于哲理类的古诗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首古诗的具体内容讲解时,应该结合着相应的多媒体形式,通过给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先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从内容的角度去进一步探索这首古诗具体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而大诗人苏轼又从哪几个角度去深入地挖掘了哲理。通过放映相关的视频,学生既能够了解到西林寺的石壁上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也能够通过对诗词中具体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通过将情境与具体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于新媒体来展开具体的视频教学。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学生眼球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通过各具特色的声、色画面的描绘来加深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同时,在进行古诗词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题西林壁》的故事情节和译文,通过对古诗词展开具体的内容探究,来引导学生在构建相应的情节的过程中去加深对于古诗里面道理的具体探究。在一步步的启发式引导和趣味性探究的过程中,带动学生主动地去融入这首古诗的探究中来。结合着分析和探究的方式,既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思考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从场景构建的角度来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知识的理解。结合着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起到丰富学生对于有关哲理性古诗词的理解、认识,也能够让学生再进一步感知文化,在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古诗词积累量,从而推进自身阅读量的有效提升。而教师在重点讲解诗词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也可以通过结合多媒体来出示相关句子的具体翻译,从情境构建以及翻译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首古诗蕴含的哲理性。为了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讲解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小组互动交流以及分组探究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和互相帮助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进一步地发掘问题的答案。在对各项文本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去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相应的古诗词中的重点词句。为了对“题”这个词在古诗词中的具体含义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诗词句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进行相关的查阅资料和归纳总结。学生在结合着自己日常中所总结的方法来对诗中的关键字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够巩固自己对于词义的理解,在进行多个词义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既能够对相关的关键词意义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于文字的进一步感知能力。通过这样互动探究和分组探究的方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自己学习兴趣的作用,也能够在丰富学生感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古诗词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对于古书注解中关于字词的阅读兴趣。学生在查阅相关的字典辞书,了解相关的词意以及句子的构造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古诗言简意赅的这一特点。通过在互动探究中能够养成一个合作探究的意识,结合着分组讨论,也能够在与同学之间互动沟通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结合着这样全方位的学习方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也能够起到充分运用各种资料来展开对原文字探究的积极作用。学生在理解和探究文字本身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到诗人在作诗过程中的意境。在与诗人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着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起到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以及知识了解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参与古诗词、参与国学的学习过程中去进一步地拓展自己对于文学的知识储备,推进自身综合文学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文化底蕴的策略

古诗词重在言简意赅,几个简单的字就能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生本身对于古诗词就不够了解,且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创设相关的意境,引导学生从画面的角度去进一步地解读古诗词文学知识,既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困难的这一问题,也能够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去挖掘自身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热爱,在进一步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感受到文化底蕴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上册龚自珍所写的《己亥杂诗》这首古诗时,由于从题目很难了解到这首古诗的具体含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先通过对诗人的简单概括来让学生对于诗人以及写作风格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然后再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出这句诗相比较前一句来讲,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学会从“狂雷暴雨般的巨大力量冲击着,却始终无法将社会风气带动起来。我唯有将希望寄托在老天爷的身上,希望上天不拘规格降下人才来拯救苍生”这样的情境中去进一步感受龚自珍的为国而发愁。同时,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诗人本身的情绪变化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从个人和社会多个层面来探究诗人所创作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并结合着相关与之同类的古诗作品来展开具体的探究教学,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探究和思考问题的同时,学会从语言文字以及诗人本身的作诗风格和时代所造成的诗人性格上的多变性等各个角度去探究龚自珍的写作词风。结合着这样多个方向、多个思路去深入地挖掘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也能够在带领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方位地探究古诗词文化,理解古诗词意蕴的方法。通过这样多个文学作品结合的方式进行诗歌鉴赏,也能够在丰富学生课堂趣味、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对于同类古诗词的总结。在进行相关性的语言描述以及手法上的具体探究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同类知识的探究意识。同时,在了解龚自珍的诗词风格及背景的过程中去进一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气节。既能够在层层递进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到龚自珍的生平中去,也能够在带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地去感受古代文人浓浓的爱国之情。在参与思考、参与情境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相应的诗句意思,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在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和国家对于一个国家生存的重大力量。唯有重视民族的力量,重视人民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使一個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树立起学生的民族观,进而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这样创设情境的方式,既能够将原本较难理解的古诗词知识更为丰富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够在无形中带动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式方法,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古诗词文本阅读方式。

总而言之,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古诗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知识体验,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在无形中释放了课堂活力,激发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马雪强《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22期。

[2] 陈秋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魅力中国》2020年第47期。

[3] 柳元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1年第41期。

[4] 母卓娜《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文渊(小学版)》2021年第2期。

[5] 夏荣群《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9期。

[6] 马喜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新课程》2020年第8期。

3224500589200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情境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劳劳亭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