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建楠 牛江蓉 胡端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单纯依赖进口到基本自主化的重大跨越,但部分高精尖领域自给率几乎为零,以至于我们在重点领域频频被“卡脖子”。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基础不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建设。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为了深入探究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和水平,本文对产业基础能力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夯实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的政策建议。
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既包括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也包括提供产业底层结构的产业要素。[ 1 ]
从广义上看,产业基础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即基础产品和技术、基础平台、基础创新体系、新型基础工业设施、基础文化、基础教育和人才、基础政策措施。
基于传统的工业底层结构要素(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动力)分析,狭义的产业基础概念主要包括: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制造装备,工业基础软件,标准和基础检测检验平台(简称“五基”)。“五基”不牢是制约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研判产业基础能力和水平,机工智库认为,从底层架构看,衡量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的关键要素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人才队伍。
从创新能力来看,底层基础技术能力不足,共性技术平台有待提升,试验验证平台(“中试”平台)短缺,严重制约了装备制造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重主机轻部件的发展思维导致重点领域核心部件无法满足整机配套需求;从人才队伍看,高、中、低端人才供给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领军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短缺,中层管理人才断档,工匠人才亟待培育。
基于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现状,机工智库选择“创新能力”进行了重点研究。机工智库认为,在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中,共性技术平台支撑不够、试验验证平台短缺是当前最亟需解决的两大课题。
从共性技术平台看,推动共性技术平台是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研究机构、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研究计划、技术创新网络、技术联盟和伙伴关系等形式推动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为后续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先导作用。各国纷纷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如,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弹射中心。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通过研发跨行业应用的共性技术,成为德国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依托。
在我国,共性技术平台是加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近期,机工智库对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等历年来归口建设的各类共性技术平台进行了梳理。其中,涉及装备制造业的有300多个。由于相关领域存在交叉重复、资源分散等问题,技术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与此同时,原有一批科研院所在集中转企后,其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普遍有所降低,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缺位,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不完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影响到产业基础能力提升。
从“中试”平台看,在技术创新链条中,试验验证环节是研发环节投资的数倍,企业不愿意或无力承担巨大投资和风险,因此被视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难以逾越的“死亡之谷”。这一问题在投资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关系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尤其凸显。“中试”熟化环节缺失既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化应用的重要瓶颈,更是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不高的重要症结。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由于缺少试验验证,国产的力矩限制器(履带起重机所需的核心电控元件)在超起工况下的控制精度很难达到5%精度要求,仍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经验总结修正计算模型。
总体上看,“中试”平台布局缓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动力不足,基于重大技术装备自身特点,技术的“中试”熟化、产品的迭代往往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其中,研发与中试投入比例约为1:6-1:8,涉及的资金量巨大,而且投资风险巨大,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以核主泵研发为例,据沈阳某企业反映,企业核主泵全容量试验台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以一台核主泵1亿元计算,企业销售70台核主泵才能回收投资。二是验证技术缺失。技术的“中试”熟化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自身的质量与可靠性验证问题,还包括与用户的工艺匹配及磨合,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部分装备产品“磨合”时间多达几年,这就需要用户企业的信任、支持与配合,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以高端机床为例,国外领先机床企业试验面积与制造面积之比为1∶1-1∶0.5,而国内机床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差,普遍缺乏实验验证能力和条件,以至于“做得出”样机,但无法通过用户的工艺验证进行完善,最终难以进入高端市场。
机工智库建议,通过推进双“平台”建设,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基于装备制造业自身特点,建议聚焦目标,加快推进三类共性技术平台能力提升:一是由政府、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发起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制度;二是对已下放企业的科研院所,以增强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为目标,实行精细化的分类改革,凡是能提供共性技术的,可让其回归公益属性;三是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重组、合作、共享等方式自主自愿组建共性技术企业类平台。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基于筑底版、补短板,锻长板的战略目标,加快布局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基于不同领域的特点,建议分类推进:在机床、农机、集成电路等离散型行业,支持制造企业牵头建立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试验验证中心;在冶金、石化等流程型制造领域,建立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与此同时,在条件成熟、产业集聚度高的地区,建立行业共性技术试验验证基地,提升面向重大技术装备零部件和整机的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及可维修性等试验测试和鉴定能力。
产业基础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务,既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需求,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分析,机工智库建议:“十四五”期间,从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人才队伍三个方面加快夯实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针对现有问题,聚焦重点领域,通过推进双“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聚焦行业短板,加快补“短”锻“长”,缓解卡脖子困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聚焦人才亟需,建立梯度人才育成体系,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1]朱明皓,屈贤明等,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战略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2):122-128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145350118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