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导读

2022-03-19 22:4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百年孤独失眠症拉丁美洲

作家名片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2014年),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其作品以独有的诙谐幽默、智慧讽刺的笔调和张扬的叙事风格,将身边的任何题材都变得趣味十足。他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即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从而激起读者寻根溯源、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向读者揭示了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及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瑞典文学院评论:“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

内容介绍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以及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作品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感情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经典摘录

失眠症

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乌尔苏拉从母亲那里学过各种草药的效用,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可他们仍然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乌尔苏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丽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认之后,还是确信从未与他们谋面。与此同时,由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个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家中生产的小动物糖果仍源源不断地在镇上出售。大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着可口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和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一开始没人在意。恰恰相反,人們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3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声数华尔兹的普符。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尝试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何寒·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众人决定采取措施防止灾难扩展到大泽区的其他村镇。他们把用金刚鹦鹉跟阿拉伯人换来的小铃铛从山羊脖子上摘下,放在镇子入口,供那些不顾岗哨的劝告和恳求坚持进镇的来客使用。那时行走在马孔多街道上的所有外乡人都要摇动小铃铛,好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他们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因为疫病无疑只经入口之物传播,而所有食品饮料都已沾染夫眠症。这项举措成功地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隔离卓有成效,后来人们就将紧急情况视为常态。生活恢复秩序,工作照常进行,没人再为睡眠这一无用的习惯担忧。

还是奥雷里亚诺想出了办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帮助人们抵御失忆。这发现本出于偶然。他属于第一批病人,已是老练的失眠者,又借此掌握了高超的金银器工艺。一天,他在寻找用来捶打金属片的小铁砧时,却想不起它的名称。父亲告诉他“砧子”。奥雷里亚诺把名称写在纸上,用树胶贴在小铁砧底部:砧子。这样他相信今后就不会再忘记。当时他还没想到这便是失忆开始的症状,因为那东西的名称本不好记。没过几天,他发现自己对实验室里几乎所有器物都叫不出名来。于是他依次注明,这样只需看一下标签就可以辨认。当父亲不安地告诉他自己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都已消失时,奥雷里亚诺向他传授了这一方法。何寒·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他用小刷子蘸上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桌子,椅子,钟,门,墙,床,平锅。他又到畜栏为动物和植物标上名称:奶牛,山羊,猪,母鸡,木薯,海芋,香蕉。随着对失忆各种可能症状的研究不断深入,他意识到终会有那么一天,人们即使能通过标签认出每样事物,仍会记不起它的功用。于是他又逐一详加解释。奶牛颈后所挂的名牌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体现出马孔多居民与失忆斗争的决心:这是奶牛,每天早晨都应挤奶,可得牛奶。牛奶应煮沸后和咖啡混合,可得牛奶咖啡。就这样,人们继续在捉摸不定的现实中生活,只是一旦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这般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

(选自《百年孤独》,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赏析

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是《百年孤独》最大的艺术特色。在这段节选文字中,这一特色首先突出表现在“失眠症”的情节设计中。

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其不仅可以传染,而且会让人忘记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东西,忘记时间,忘记历史,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幻色彩。而在魔幻的背后,马孔多人用金刚鹦鹉跟阿拉伯人换来小铃铛的生活是现实的;对失眠症的描写也是真实的,熬制乌头汤服用、抵御失忆的种种努力和方法也集萃着真实的生活经验。这就是“清醒的梦幻”,作者以此艺术地表现“失眠症”集体性、传染性贻害无穷的背后是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从而揭示出拉丁美洲百年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的内在原因。“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自己的形象”真实却梦幻,“别人梦见的景象”梦幻而真实,这里的象征意味显而易见: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昔日战争的残酷与灾难,更不要忘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民族的贫穷落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其次,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特色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中。

在这样一场魔幻的“失眠(失忆)风暴”中,现实的清醒难能可贵,这就如星星之火,虽势弱却薪不尽、火不灭,始终保持着文明的火种和未来的希望,一旦春风吹过便会熊熊燃烧,直至燎原之势,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在这段文字中,何寒·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个人及家族代表人物便是这样的力量。其真实的疫病感染经历和基于隔离现状的各种抵御办法就像是外来文明侵袭后硕果仅存的火种,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孜孜以求,具有鲜明的“标签作用”,支撑着“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其智慧和远见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正是其民族和文化现实存系的精神纽带,贯穿历史和未来。

2291501186298

猜你喜欢
百年孤独失眠症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国家营商环境排名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超级心理医生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归脾汤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